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聚乙烯的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

我国聚乙烯的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

我国聚乙烯的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 王解秋(徐州塑料一厂,徐州221000)

摘要从我国现阶段聚乙烯树脂的生产现状出发,简要分析了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与全球发达的聚乙烯生产商,在产品价格和产品性能方面的差距,提出了我国聚乙烯生产尚待努力的几个方面关健词聚乙烯WTO薄膜关悦

聚乙烯是PVC,PE,PS,PP,ABS五大通用塑料中的主要塑料原料之一,也是乙烯衍生产品中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约占乙烯消费量的50%左右。最初根据其密度的不同分为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20世纪F半叶,又新增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它实质上是LLDPE与HDPE的优化品种。其结构介于传统的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的支链结构和高密度的线型结构之间(它实际上是乙烯与a一烯烃的共聚物),由于线型可以使树脂有较高的强度和抗撕裂强度,而支化则可以增加韧性,所以,两者结合的LLDPE改进了原有的聚乙烯的性能,并迅速成为聚乙烯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种。川近年来,随着催化技术和聚合工艺的不断创新,又相继涌现了以茂金属聚乙烯为代表的新一代聚乙烯产品,如辛烯LLDPE,茂金属、“超己烯”的产品性能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这些新品技术工业化的实现和加工性能的改善.聚乙烯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全世界现约有150个聚乙烯生产厂家,2001年总的生产能力为6 500万t,截止2001年初统计,全球前10位聚乙烯生产商的产能和份额分别为: 道化学公司737万t (11.4%) 埃克森美孚公司611万t (9.4%) 埃奎斯塔化学公司319万t (4.9%) Basell公司273.5万t (4.1%) 雪佛龙菲利浦斯公司262万t (4.0%) 北欧化I公司(Boreolis) 201.5万t (3.15%) BP公司173万t (2.6%) 诺化学公司170万t (2.6%) 阿托菲纳公司160万t (2.5%)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 156万t (2.4%) 我国2000年中石化和中石油合计年产聚乙烯树脂300万t.2001年合计年产聚乙烯树脂308万t,总唱户‘沪公洛奋决夕。奋山‘户公决父万资哈奋户。幽怕产尹丫洲声堵‘争‘户价诀v奋必一户[9]蒋云峰,等.煤化工,1999,(1):34一36[10]杨先贵,等.天然气化工,1998,23(2):30一39[11]钊宏宇,等.合成化学,1999,7(1):71一74(12]西南化工研究院.N一甲酞吗琳研究情况介 绍.甲酸甲醋下游产品开发技术研讨会:1996 年3月,成都 ‘收稿日期2002-05一21)

Progress in Synthetic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Methyl Formate Produced from Methanol

He Anyu Huang Yan Zhu Xuetian (Academy of Nanjing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Nanjing, 210048)

Abstract Three methods of producing Methyl Formate from Methanol are reviewed, and utilization of its derivativeproducts are introdimed.words methyl formate methanol dehydrogenation carbonylation application

万方数据化I纵横(Comments&Reviews in C.I.)2002年第8期产量位居世界第四位。 截比到1998年底,我国共有18套低密度聚乙烯装置,生产能力为173.9万:,高密度聚乙烯装置共有8套,生产能力为83.1万t,总的设计能力为257万t/.,其中,LLDPE生产厂有10多家,生产能力为100万t/a,其中生产能力在10万t/。以上的有6家:茂名石化公司;盘锦乙烯工业公司;独山子乙烯化工厂;吉林化学集团公司;中原石化联合公司;广州石化总厂;生产能力在6一8万t/a的有5家:抚顺石化公司;大庆石化公司;齐鲁石化公司;兰化公司;天津联合化学公司,其中大庆石化公司率先在我国实现了LLDPE的生产。 目前,国内的聚乙烯树脂的生产装置普遍缺乏规模经济效益,以年产最高的2001年为例,即使经过消除瓶颈的技术改造后,产量达到设计能力的120%,平均生产规模也不足12万t/a,为此,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聚乙烯装置的改造和建设。现已实施或见报道的有:燕山石化公司的1套20万t/a LDPE装置;扬子石化的I套20万t/a LLDPE/HDPE装置,这套装置已于2002年6月6日峻工验收,预计2002年下半年将正式投产;上海石化的1套20万t/a LDPE装置。中外合资的厂商中有扬子/巴斯夫拟建2套各30万t/。的LLDPE/HDPE装置;中石化/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集团在福建拟建45万t/a LLDPE/HDPE装置;在惠州各建1套为25万t/a的LIVE, 1套20万t的HD-PEE装置。以上项目建成后,我国聚乙烯树脂将新增生产能力210万t/a(其中LLDPE约占50%),几乎为现有装置设计能力的1倍,并且,单套生产规模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单线生产能力在20一45万t/a,平均生产能力将近27万t/a套。(2.3.41空间,市场前景诱人的70%一80%和高密度聚乙烯的17%左右都用于薄膜的制造。聚乙烯薄膜的广泛应用得益于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的大力推行和塑料包装业的蓬勃发展2.1设施农业的大力推行为聚乙烯棚、地膜提供了广大的消费空间 设施农业的发展,是20世纪全球农业科技革命重要成果之一,其中,聚乙烯棚、地膜的广泛应川,为设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长期大面积的生产实践表明,粮食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普遍增长30%左右,经济作物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幅度可达20%一60%;近5年来,我国在这方面的应用已走在了世界前列。据中国农用塑料应用技术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称,去年,我国农作物地膜栽培面积达14.6万k扩,园艺设施栽培面积达1.73万k时,棚、地膜的年消费量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1.6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未来对棚、地膜的需求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也为聚乙烯树脂的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2塑料包装薄膜发展迅猛,使得优质聚乙烯新品日渐受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塑料包装材料一直经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但从近年来发表的数据来看,塑料包装在包装业中仍成为需求增长最快的材料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一代聚烯烃高效催化剂的崛起和合成技术的不断进步,以茂金属聚乙蹄为代表的新一代聚乙烯新品相继问世,它们的性能与传统的聚乙烯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它们具有极高的杭张强度和撕裂强度,熔点低,热封性能好,在同等规格,同等强度的条件下,比PP薄膜更轻,更薄,更符合环保减量化的要求,将成为占领未来包装市场的主导产品,据统计200。年中国塑料包装薄膜产量为150万t,过去5年间平均增长3.3% a 聚乙烯包装薄膜尽管面临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但从资源、技术、经济、环境综合评价,特别是随着聚乙烯生产和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包装领域中它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s7 2000年我国的聚乙烯产量为300万t,进口量为29。万t,表观需求量为640万t;2001年国内产垦为308万t,进口量为4“万t;预计到2005年,聚乙烯的表观需求量将达785万to聚乙烯在中国应用广泛,其最大的应用领域是薄膜,低密度聚乙烯(含LLDPE)

的几个问题

虽然下游聚乙烯加工业的发展,为聚乙烯树脂提

万方数据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带来r巨大的商机,但是,面对世界经济的日趋全球化,中国的聚乙烯树脂工业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3.1缺乏规模效益 我国现有的聚乙烯装置普遍缺乏规模效益,平均单套生产线的产能不足12万t/a,并且,人工成本高,物耗大,在产品价格上缺乏竞争力,目前,有的产品的成本已接近进口产品的到岸价,特别是近年来,周边及中东国家一大批目标针对中国市场的新建装置先后投产,西方国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特大型装置也将投人运营.如阿布扎比聚合物公司在阿联酋附近的阿布扎比的2套总能为45万t/ a的北星( Bomlar) PE装置已投产另外,我们邻近的台塑集团旗下的台塑美国公司正在拟建产能为40万t/a的HDPE装置,等等这些,将给我国的聚乙烯树脂工业带来不小的冲击二3.2产品结构单一,缺乏性能优越的新品 自20世纪下半叶LLDPE问世以来,国际上高品质的聚乙烯新品不断涌现,全球先进的聚乙烯生产商都在不懈的致力于新品的开发和推厂,努力增加新品的生产比例。茂金属聚乙烯自20世纪90年代问世以来,已成功的实现了工业化,并且,加工性能也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市场的推广应用已无技术上的障碍。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正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巴吞鲁日建设2套茂金属乙烯弹性体装置,预计2003年开车投产;雪佛龙公司也已购买了BP一阿莫科公司的In - norene聚乙烯加工技术和陶氏化学公司的Insite茂金属催化剂的使用授权。相信未来几年茂金属聚乙烯在市场将占有一定的份额。另据中国塑料加工业信息中心报道Equistar Chemicalt和Eastman Chemi-cal两家公司通过新的催化技术,分别推出了己烯共聚的LLDPE。据报道,可与辛烯LLDPE,mLLDPE以及其它“超己烯”品级竞争。而我国高性能的聚乙烯树脂的生产比例,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以LLDPE为例,辛烯LLDPE及茂金属聚乙烯树脂的工业化生产,在中国还是空白。目前,我国下游聚乙烯加工业所需要的性能优越、高附加值的聚乙烯产品还依赖进口,这是我国聚乙烯树脂工业一个01待解决的问题。[a13.3加入WTO的影响 2001年,经过多年艰苦的谈判,我国重又回到了WTO,但必须认清,WTO既不是“富国俱乐部”,也不是“穷国俱乐部”,更不是一个“慈善福利院”。那种认

为一旦人世后就天堑变通途,一夜之间就经济爆富的心理是幼稚的表现。应该看到,作为进人W TO的条件和代价,中国的塑料原料市场对外开放是必需的,逐步降低进口关税和增加市场准人量也是必然的步骤。根据中美达成的协议,中国政府承诺,聚乙烯树脂的进口关税从2002年至2008年将从14.2%降至6.5。具体的关税调降时程如下表: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年2008年14.2%. 12.9% 11.6% 10.3% 9.1% 7.8% 6.5殊

从上面的关税调降时程可以看到,未来儿年的聚乙烯关税的下调幅度是比较大的,这意味着进口的聚乙烯将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冲击我国的聚乙烯树脂工业。 另一方面,由于未来几年将逐步放宽外资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介人,跨国公司巨头可能还会通过恶意兼并和收购品牌以及对关键性技术的控制和“本土化战略”以其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来打破国家专营的局面,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未雨稠缪,积极应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