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奶奶的传说 - 副本
碧霞元君是道 教尊奉的女神,俗称 泰山娘娘、泰山圣母、 泰山奶奶,传说是东 岳大帝之女,宋真宗 时封为「天仙玉女碧 霞元君」。 道经中说,碧 霞元君是西天斗母的 化身,在泰山修道成 真,位证天仙,受玉 帝之命,统领岳府神 兵,照察人间善恶。 民间传说碧霞 元君能福佑众生,特 别保护妇女儿童,有 求必应。现在每年有 逾百万的香客游人登 泰山朝拜碧霞元君, 心香一瓣,祈神福佑。
泰山位于中 国北部山东省 中部的泰安市 之北。泰山海 拔1532.7米 , 气势雄伟磅礴, 享有“五岳之 首”、“天下 第一山”的称 号。
• 五大夫松位于云步桥北侧的五松亭旁。盘 路至此,有石坊赫然而立,额题“五大夫 松”。坊西有古松,又称“秦松”,“秦 松挺秀”为泰安八景之一。
• 秦始皇于是带领着文武大臣,和一大群帮闲儒生 来到泰山。他们先在泰山脚下停下来,商议封禅 典礼如何举行。据儒生们说,所谓“封禅”,就 是在泰山顶上祭天,在泰山脚下祭地。前者叫封, 后者叫禅。然而又说,帝王上泰山顶上祭天最好 不要坐车,非坐车不可,也要用蒲草裹起车轮子, 以免辗坏山上的一草一木,才表示得出对泰山的 敬重。这位暴君一听有如此条件,一气之下,不 许儒生们参加祭典,自己带着亲信大臣们上了山。 沿涂不好行车的地方,就砍树伐草,开山凿石。 他心想:“我倒要看看泰山的神泰山奶奶 的,一直十分兴盛。碧霞元君神诞之日是 四月十八,正是泰山地区春暖花开的时候, 每到此时,登顶上山为碧霞元君烧香奉祀、 许愿还愿者,常常是山上山下,连成一片。
泰山奶奶的传说
• 碧霞元君,全称是“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 君”,俗称“泰山奶奶”。 • 据说,泰山奶奶是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 石守道与妻金氏所生之女,名玉叶。相貌端庄, 为人聪颖。三岁懂得人事,七岁即学道法,曾参 拜西王母,十四岁时入天空山黄花洞修炼。天空 山,就是泰山;黄花洞,就是山顶石室。三年修 炼丹成,成为泰山女神碧霞元君。 •
• 秦始皇一行人浩浩荡荡上了泰山,祭了天,还在 山顶上立起一块大石碑。不久,天色突变,乌云 滚滚,眼看就要下大雨。有人说泰山山神发怒的 时候,就有乌云黑雨,山洪暴发,人畜都要冲走。 秦始皇心中有鬼,以为得罪了山神,拔腿就往山 下跑,手下一批人也紧跟而逃。这伙人刚刚跑到 五松亭这个地方,只听得一声惊雷,瓢泼大雨就 劈头盖脑地下来了。秦始皇养尊处优惯了,眼看 要被冲下山去。正在危急时候,忽然发现路边有 一棵大松树。这位不可一世的大皇帝,赶忙双膝 跪在树前,两手死死抱住树干,口中念念有词, 哀求树神保佑。雨下得快收得也快,不久就停了。 秦始皇还真以为树神在护驾,于是就加封那棵救 他的松树为“五大夫松”。
• 虽然传说很久远,但泰山女神之受封还是北宋真 宗时的事。 • 为什么古代民间十分崇拜泰山奶奶呢?据道 教的说法,碧霞元君受玉帝之命,证位仙真,统 率泰山岳府之天将神兵,照察人间一切善恶生死 之事。而且她神通广大,治病救人,护佑一切农 耕、商贾、旅行和婚姻等事。而且,碧霞元君之 女侍塑像中有一个抱有婴儿的女子,这是碧霞元 君阴佑妇女儿童健康平安,能让无孕得孕,有孕 顺产。所以,民间也有把泰山奶奶当成送子娘娘 的。
• 油松 • 松科 松属 树龄:300年 • 此树位于山东省泰山中天门御帐坪西北的五松亭前。据 《史记》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遂封为 “五大夫”爵位,“五大夫”本是秦朝官阶品名,当时被 封的松树只有1株。到了唐朝,陆贽在《禁中青松》一诗 中有“不羡五株封”之句,误以为是五个大夫,于是后人 就理解为五株松树了。明万历九年,于慎行在《登泰山记》 中云:“松有五,雷雨坏其三。”所剩两株又于万历二十 三年被山洪冲走。《泰安县志》又载曰:“雍正八年正月 内奉旨钦差大臣丁皂保补植松树五株。”现存两株,也有 近300年树龄。 • 这两株油松南北并列,相距9米,龙干虬枝,蟠蜿屈展, 为泰安八景之一。明正德年间,泰安知州戴经诗赞日: “野鹤孤云自径还,空名千载列朝班。奋髯特立云霄远, 偃盖长留岁日间。……” • 该树现己列入泰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名录。
• • • • • • • • • •
咏五大夫松诗刻石 乾隆咏五大夫松诗刻石 何人补署大夫名,五老须眉宛笑迎。 即此今兮即此昔,抑为辱也抑为荣。 盘盘欲学苍龙舞,稷稷时闻清籁声。 记取一枝偏称意,他年为挂月轮明。 咏五大夫松一律。 戊辰仲春月,御笔。 【说明】 此诗刻在五松亭西约50米盘路北侧石壁上,刻于 乾隆十三年(1748)。字面高180厘米,宽100厘米。 诗文6行,满行13字,字径6厘米,行书。
• 文献记载 • 《史记》的相关资料 •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登封泰山,中途遇雨, 避于一棵大树之下,因大树护驾有功,遂封该树 为“五大夫”爵位。[2]谁知后世讹为五株。明代 万历年间,古松被雷雨所毁。清雍正年间,钦差 丁皂保奉敕重修泰山时,补植五株松树,现存二 株,虬枝拳曲,苍劲古拙,自古被誉为“秦松挺 秀”,为泰安古八景之一。五松亭旁有乾隆皇帝 御制《咏五大夫松》摩刻。 • 五大夫松以西有拦住山,山坡上有望人松,虬枝 下伸,若躬身招手邀客,又名迎客松,为泰山重 要标志物之一。西北是朝阳洞,一天然石穴深广 如屋,南辟向阳,旧名迎阳、云阳。洞后壁有线 刻元君像。
“虫二”是泰山登山路旁的一块摩崖刻石,位于万仙楼北侧盘 路之西,这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历下才子刘廷桂题镌的。 这实际是个拆字游戏,是“风(風)月”二字拆去边框所得,隐喻 “风月无边”之意,用来形容这里风景幽美,吸引游人驻足观赏猜度 字谜奥妙。风月无边也为泰山七十二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