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总公司信息化建设项目招投标情况汇报在首钢总公司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信息化办公室组织各专业组,按照公开、公正、科学、民主的原则,认真开展信息化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招投标简要过程1、招标准备阶段2月18日,信息化办公室将“关于启动管理信息化工程及一季度重点工作汇报”及“信息化招标工作计划”,上报朱继民董事长。
朱继民董事长、徐凝副总经理作了批示。
信息化办公室组织起草了首钢总公司信息化建设项目招标书初稿。
3月4日和3月11日,徐凝副总经理主持召开首钢总公司信息化招标领导小组第一次、第二次会议。
各专业组组长、宣传部、办公厅、法律事务处负责人及信息化办公室有关人员参加。
对招标书讨论稿提出修改、补充意见等。
2、投标开标阶段3月14日,首钢总公司信息化建设项目招标书定稿,汉思公司、汉普公司、Oracle公司、SAP公司四家公司分别购买了招标文件。
3月27日,在首钢总公司管理信息化工程建设办公室,进行了简单的开标,宣读了投标方的报价。
SAP中国、上海汉思资讯软件有限公司单独投标。
汉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甲骨文软件系统有限公司、韩国浦项数据有限公司联合投标,由汉普公司总承包。
13、讲标评标阶段3月28日,徐凝副总经理主持召开首钢总公司信息化招标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
9个专业组介绍了各自准备情况。
会议对下一阶段评标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3月31日至4月10日,在鲁家山矿进行首钢信息化项目评标会。
汉思和SAP 公司进行了7个半天的讲标演示;汉普、Oracle、浦项数据组合进行了6个半天的讲标演示。
9个专业组评标人员全程参加了集中评标,首钢总公司主要领导4次出席评标会,各部厅领导及有关专业人员听取了本专业的讲解。
首钢聘请的黄小原、何浩然、漆永新、张志军、王立群5位专家参与了首钢信息化项目评标会。
4月15日,参加首钢信息化项目投标的汉普公司、Oracle公司及汉思公司、SAP公司就首钢总公司管理信息化工程建设办公室所问的商务和技术问题进行了澄清。
5月7日,朱继民董事长主持召开首钢管理信息化领导小组会,徐凝、王青海、刘水洋、张功焰、郑章石及各专业组组长参加,会议听取了强伟同志关于首钢总公司管理信息化软件平台与实施招标情况的汇报,研究了下一步如何开展谈判工作。
5月21日,朱继民董事长主持召开首钢管理信息化领导小组会,总公司领导小组成员、项目指挥部成员及10个专业组组长、副组长参加,会议宣布了实施管理信息化项目组织方案等。
4、商务谈判阶段,月,,日至,月4日,各专业组拟定商务合同谈判提纲,做好2谈判各项准备工作等。
,月,日至,,日,按照总公司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要求,分三个大组,同时与SAP 公司、汉思公司展开谈判。
谈判分专业进行,由本专业组长或副组长带队,主要业务处长和业务骨干参加谈判,其它专业组各派一名代表参加。
对一些关键问题,双方展开第二轮、第三轮商谈,直到达成共识。
最终确定商务合同及附件。
参加谈判人员SAP公司5人,汉思公司14人,首钢90多人。
6月25日,朱继民董事长主持召开总公司专题会。
总公司领导班子全体成员、11个专业组组长、迁钢、矿业、抚钢、宣传部、办公厅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强伟同志管理信息化工作汇报,主要包括近期谈判工作、商务合同13个附件、二期ERP主要工作内容、下一步工作问题。
二、各专业组和专家顾问对两个投标组合的评价,一,九个专业组对两个投标组合的评价3月31日至4月10日,销售、生产、质量、供应、设备、财务、人力资源、基础、IT九个专业组及信息化办公室共70多人在鲁家山矿对汉思/SAP和汉普/ORACLE/POSDATA两大投标组合进行了询标、评标活动,形成了书面材料。
各专业组对两个投标组合的主要评价意见如下:1. 对汉思/SAP组合的评价(1)SAP 系统从整体上看较好地体现了软件工程的思想,集成度较高。
汉思公司有着深厚的钢铁行业背景,针对首钢的实际,提出3了“五级分工,厚四薄三”的系统构架,以及四级实施统一平台的商业软件,三级自己开发的技术路线。
同时SAP也针对钢铁企业的特殊需要,提供了钢铁企业解决方案,推出了钢铁版的ERP软件。
在功能上基本能够满足首钢未来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实施过程中针对首钢管理需要进行定制的部分将不会太多。
在业务流程重组方面,汉思公司展示了ARIS这一BPR工具,使用该工具软件能够方便地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
(2)SAP软件平台具有完整、集成、开放、灵活、安全等特点,整体架构严谨合理,特别对大型钢铁企业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软件实施手段先进,软件编程、编码体系、数据建模、培训等有一套先进的方法论支持。
(3)SAP“厚四薄三”的设计理念,基于属性的编码体系,适合钢铁行业特点,比较先进科学;C/S的软件平台,体现其作为管理软件的统一性和适用性;企业流程重组有ARIS工具为支撑,可以形象地描绘和分析企业流程,对流程的重组有较大的帮助;高度集成性、实时性和高效性的产销一体化系统是SAP信息化系统的一个核心部分,可以满足目前首钢以线、棒材为主的生产模式及未来的板材生产模式;有大型钢铁企业成功实施的经验。
(4)SAP的ERP系统能够利用灵活的参数配置实现系统的功能要求。
(5)SAP公司在设备编码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软件功能较为详细,有完善成形的钢铁企业业务流程。
4(6)从项目定位的角度看,SAP公司是以业务流程重组(BRP)基础上的ERP系统实施,实现财务、销售、采购、生产、设备、人力资源等的集中管理,从而对整个集团的资源进行整合。
总体建议是建立一个平台、七大系统、“厚四薄三”的设计方案,采用的是“实施钢铁版商业软件+少量定制开发”的模式。
SAP公司的业务重组理念与首钢的规划目标更接近。
SAP公司比较富有钢铁企业信息化改造的经验,世界500强的80%企业的ERP项目均采用了SAP的软件平台,足以证明其实践能力。
(7)从技术角度上分析,SAP产品在三层架构与Internet应用上较为复杂。
在四级应用软件平台上SAP产品更重于各个应用系统间的数据集成性和整体业务体系的综合利用。
SAP产品在底层数据库上可以选择Oracle数据库以外的产品。
从未来产品的可维护性角度分析,SAP产品的维护内容偏重于产品的配置管理。
(8)SAP R/3系统没有设置集中的预算和财务分析界面,其功能分散在总账、应收、应付、成本、固定资产管理等模块中。
虽然我们所需的对数据对象的处理要求大都能够通过各个模块中设置的功能来实现,但是预算、分析和资金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首钢的财务预算、分析和资金管理工作也是由专业部门集中进行的,如果不能把功能菜单集中起来,会让预算和分析人员在使用中感觉不便。
对于这一问题,SAP和汉思公司的顾问表示可以通过管理者工作台来解决。
(9)销售专业需要对市场分析、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对企业以5外的相关信息分析,为销售领导提供决策信息,目前软件中未有此功能,需要一期项目中要有此部分功能。
产成品仓库应实现货物计算机管理,用电子垛帐直观反映产品在仓库中的实际位置,用以指导发货,但SAP仓库管理是与计量自动化集成的,如何实现电子垛帐管理尚未有明确答案。
(10)两个软件都有使用的可能性,但从供应公司的实际出发考虑,由于首钢处在调整发展时期,今后的经营模式、物资管理范围、采购供应方式等目前都不能确定,业务流程、管理方法很不稳定,使用SAP软件对管理固化要求较高,只能适用于管理相对稳定的企业。
(11)SAP软件的业务功能与首钢人力资源管理需求有一定差距。
2. 对汉普/ORACLE/POSDATA组合的评价(1)在网络体系方面,ORACLE解决方案采用国际流行的三层构架以及五级分工的总体思路,全面支持INTERNET技术,提供开放性的数据接口,同时ORACLE公司自身拥有ORACLE9i大型数据库产品,能够实现应用软件与数据库的完美结合。
ORACLE ERP系统操作上比较灵活,能够较好地满足首钢计财工作的需要。
但是,该系统在板材产销管理方面相对比较薄弱,推荐的浦项公司的MES(生产管理系统)与首钢的实际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2)Oracle公司在数据管理上有突出的领先水平,数据模块处理方面技术优势较大,Oracle的核心技术——对数据的组织、存贮、挖掘、利用等技术是顶尖水平的,数据模型的建立、数据处理等方面的技术是它的优势。
Oracle在ERP方面有清晰的后发优势,它的软6件平台整体架构更具有严谨、合理、先进的特点。
(3)汉普/Oracle 提出的解决方案采用BS 结构,设备管理中特别提出对点检定修的支持,BS软件平台容易操作,易于维护,代表先进了模式。
由于软件平台采取插件模式,扩展性较好。
提出了生产管理区域分为铁区、钢区,根据不同的区域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这是比较合理的设计。
(4)汉普/Oracle具有质量分析和质量挖掘功能,提供了质量改进的方法、模式;在参数的灵活配置方面ORACLE公司没有充分展示出来;界面比SAP公司产品更友好;开放的数据接口,支持超过35个应用软件的标准接口。
(5)从供应公司的实际出发考虑,Oracle软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比较适合目前物资供应公司的现状。
(6)Oracle软件配置灵活、可操作、实用性强,但在钢铁行业流程上没有成形的产品,特别是设备管理专业的组织机构及流程上没体现出先进、合理,缺乏对设备系统的全面集成。
(7)Oracle软件业务功能能满足首钢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的功能性要求。
(8)从项目定位的角度看,ORACLE公司提出着眼于企业未来,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手段和方法,进行管理的创新和流程再造,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ORACLE公司的方案虽说可以贴近首钢目前实际情况设计业务流程,灵活的调用系统功能,可以尽量降低7项目的风险程度,但不易促成基础较薄弱、管理观念相对陈旧的国有企业做深层次的变革。
(9)从技术角度上分析,Oracle产品的IT技术新,对互联网的应用融合性较好,三层架构和企业门户体系也符合未来的IT技术发展方向。
但对于电话线路登录的客户端而言,如果要进行关键的、时效性较强的业务操作,Oracle产品的效果不理想。
在四级应用软件平台上Oracle产品更侧重于在财务、供应等关键业务上进行深入的综合应用开发。
Oracle公司由于采用了工作流技术等与数据库更紧密耦合的工具而只能选择Oracle数据库。
从未来产品的可维护性角度分析,Oracle产品可能要从配置管理到应用开发并重。
Oracle产品的灵活性较强,对未来业务调整和变更的适应性要强于SAP,但相应IT人员和技术的支持成本也会加大。
(10)业务流程重组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管理咨询公司的重要职责,但是汉普公司没有对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办法进行具体的介绍,也没有进行BPR工具软件的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