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及分析化学说课稿

无机及分析化学说课稿

《无机及分析化学》破冰教育说课稿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
1、从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看: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工业分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无机与分析化学知识是后续课程《仪器分析》、《工业分析》、《化工原理》、《化学分析工技能考证训练》等的学习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学好了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才能更好的学习这些后续课程。

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学生要拿到分析证,才能拿到毕业证书,所以必须学好本门课程。

通过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的介绍,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紧迫感。

2、从本课程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看: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一门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课程。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资源的探测;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原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检验;“三废”处理等。

农业中的应用:土壤的普查,化肥和农药的生产,农产品的质量检验。

科学研究:新产品的开发;新材料的研究;等等。

日常生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生活环境的质量监测等。

从以上两点说明本课程是工业分析专业的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主要内容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

根据专业要求,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必需、够用”为原则来选取。

理论部分主要包括:无机化学的物质结构基础知识、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和分析化学的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沉淀平衡与沉淀滴定、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
实验实训:根据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以“教、学、做”一体化培养模式,开设一些与生产实际的应用密切结合的实验。

如混合碱的测定、铁矿石中总铁量的测定等。

三、课程的学习目标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工业分析专业的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所以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总目标是:1、掌握必需的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扎实的化学理论基础,为学生将来从事分析类相关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具体的目标分为三个方面:①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无机化学原子结构相关基础理论;掌握四大平衡与四大滴定的基本知识;了解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滴定操作方法等。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1)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2)观察、识记实验现象的能力;(3)数据处理能力;(4)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1)严谨工作的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

(2)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3)获取新知识、新技术能力,环境保护意识(4)沟通协调能力其中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生存能力,而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发展能力。

四、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和方法
1、中学和大学学习模式的比较
中学的学习模式: 每节课的讲授内容少, 讲授的内容重复较多, 大量作业, 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 自学内容少。

大学的学习模式:每节课的讲授内容多, 讲授内容重复性小, 作业量少, 无课堂练习, 自学内容多,强调自学能力的提高。

由此,可以看出中学的学习模式与大学的学习模式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学的学习,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大学学习,学生是主动的接受知识,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大学学习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一个人学习能力的高低,接受新知识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人终身的发展。

所以不管是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学习方法的选择,还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1)课前预习
2)课堂认真听讲,作好课堂笔记,注明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总结
3)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2、实践教学要求
本门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在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1)我校实验实训条件:学校有一个化学实验室和开设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所需的实验仪器和设备,能开设几乎所有的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

2)实验总要求:在教学中开设和理论相适应的实验,根据我校的专业课程标准要求,该门课程的实验课时占全部课时的38%左右。

所以实验的总要求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基本实验技能。

通过实验深化理论问题的理解和记忆,既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体要求:在实验中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要做到:第一,多动手,勤思考。

第二,注意实验现象的观察,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第三,加强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

第四,书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中的经验和教训。

3、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但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介绍:
1)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项目为载体,完成本课程知识和能力主体框架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将来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2)自主学习教学法
利用网上工具重构知识,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结合,加深理解学过的内容,拓宽知识面,让网上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服务,同时开通网络交流平台,课外师生互动沟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学法选择:①学做一体:通过做找问题,针对问题找方法。

学生在进行每一个测试任务的操作过程中,都要通过做任务而思考问题,再针对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②问题探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诸多实践问题及理问题需要学生自己设法解决,对有困难的问题,我们要求采用问题探讨的方式在学习小组内进行探讨,学生通过查资料,交换观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角色转换:要求学生不要把自己当做学生,要把自己看做是已经工作了的分析人员,
完成的不是实验任务,而是具体的工作。

五、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
该们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故考核评价以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过程考核包括学习态度的考核(课堂纪律、完成作业、出勤、回答问题等)和技能考核(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报告等)。

各占总成绩的10%。

终结考核包括应知应会的知识考核(主要是理论考核)和必须掌握的技能考核(主要是实验考核)。

分别占总成绩的60%和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