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最新民法总则全文解读-该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2017年最新民法总则全文解读-该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2017年最新民法总则全文解读-该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民法总则的通过,是中国法治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公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得到精细化法律保护的里程碑事件。

这一变化凝结着中国立法者的心血和智慧。

三次向社会公众征集意见,共收到各界7万多条意见。

由11章202条。

有以下几个亮点:
亮点1胎儿有继承接受赠与权利。

意味着即便是母亲腹中的胎儿,如果有人
向他(她)赠与财产,其权利也将受到法律的保护。

亮点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年龄为8岁,这意味着年满八周岁的孩子可以做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事情。

比如打酱油、赠与东西,以及在父母离异时,自主选择跟父亲还是母亲
生活。

亮点3成年人可协议确定监护人:按照这条法律,成年人在自己身体
健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医疗护理、财产管理等事务
提前以协议的形式,将监护人确定下来,监护人在受托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
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

监护人既可以是亲友,也可以是社会保障机构。

这对于无法依靠子女监护的老人和失独老人,多了一条合法现实的养老途径。

亮点4民政部门可担任监护人意味着原来都是由单位担任监护人,居委会、
村委会、民政部门真正担负起监护人的职责,承担监护监督责任。

亮点5
增加特别法人(原有营利性法人、非营利性法人):张大爷:原来村委会没
有法人身份,如果借不到组织机构代码,就没法签合同。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

意味着可以独立签订合同,到银行开户,遇上纠纷,可以独立地起诉、
应诉打官司。

亮点6网络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这意味着“Q币”、“网游装备”
等网络虚拟财产,都将成为民法意义上的私人财产,受法律保护。

亮点7倡
导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
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这是为免除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倡导培育见义
勇为、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亮点8一般诉讼时效增至3年第188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原来2年。

法律另有其
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亮点9泄露“买傅园慧证件号送胡歌的”,个人信息
泄露咋保护?案例:“40元买傅园慧证件号加送胡歌证件号”据中国互联网络
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报告,95.9%的受调查者表示曾遇到过手机信息安全事件,其中有26.4%的用户因信息泄露影响正常生活,而造成账户资金丢失等直接经
济损失的占8.9%。

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我国刑法中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罪名,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中也有所涉及,但民法通则中并无相应条款。

明确了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利用、加工、传输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提供、公开或出售个人信息。

亮点10撤销监护权后,孩子谁来管?案例:江苏11岁的小玲遭受父亲邵某的长期虐待,而母亲王某拒绝履行抚养义务。

好心人张妈妈暂时收留了小玲。

法庭判决撤销了小玲父母的监护权,但由于相关法律的“盲点”,小玲喜欢的张妈妈不能成为她的新监护人,法院最终指定当地民政局为小玲的监护人。

明确,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应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根据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新监护人。

“有了民法总则,13亿中国人的生活之路将走得更安全、更踏实、更有平等的机会、更有尊严。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