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柑橘博览园中国柑橘博览园区由黄岩蜜橘始祖地观光园和柑橘博物馆、黄岩名人馆组成。
黄岩蜜橘始祖地观光园黄岩蜜橘始祖地观光园位于黄岩区澄江头陀断江村一带。
据历史考证,断江一带是栽培历史长达1700多年的黄岩蜜橘始祖地,观光园占地5000亩,在观光园的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无公害柑橘生产区,绿意盈目,空气清新,橘香四溢,悠雅宁静。
在观光园的前方和后方,分别是澄江和黄岩的母亲河永宁江,观光园介于两面三江之间,仿佛睡在母亲怀抱中的婴孩。
黄岩柑橘始祖地观光园是黄岩区柑橘博物馆建设的第一期工程。
园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是区林特局和澄江街道。
观光园的景观建设以起源地为立足点,旨在“打造精品,弘扬文化”,首期投资达220万元。
观光园主要由入口广场、咏橘碑林、橘林观光道、仿古木桥、品种园、精品基地、大型橘神雕塑七大功能区组成。
入口广场紧邻公路,主要供游客停车之用。
从入口广场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咏橘碑林。
咏橘碑林共八块,碑上所刻是历代文人的咏橘诗词,这些诗词意境优美,堪称我国柑橘文化和黄岩柑橘文化的见证。
穿过碑林,立于眼前的是一座引人驰足的仿古木桥。
桥高4.5米,桥上方的木架形状仿制三国时代的编钟,木架共17拱,桥下以钢跨为支撑,寓意现代科技托起发源于三国时的古老橘文明。
站在高高的木桥上可以俯看澄江两岸橘林,与远处的橘神雕像遥遥相对,橘海搅胜的韵味十足。
下了仿古木桥,就是纵向的柑橘观光道了,观光道的两旁,便是触手可及的精品柑橘园和品种园,在柑橘成熟是,您可以一边观光,一边随手摘下一颗让您回味悠久的橘果来品尝,其乐融融。
沿着观光道,渐走渐近的便是整个观光园的中心建筑橘神雕像。
雕塑基座高4.5米,共分四层。
橘神像由青铜浇注而成,高4.1米,雕塑总高8.6米。
雕塑以黄岩柑橘的传说为蓝本,描述橘神对澄江两岸人民的挚爱,欢快地为黄岩人民送来甜蜜的橘种的情形。
橘神像体态轻盈,举止优雅,衣纹流畅,婀娜多姿,体现了黄岩历史悠久的橘文化的勃勃生机。
观光园内的柑橘品种园,目前已收入67个柑橘品种品系,在后续工作中,建设和管理单位计划收集黄岩蜜橘多达180个的品种品系,建设占地20亩的天然柑橘品种资源博物馆。
中国柑橘博物馆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柑橘博物馆参观。
中国柑橘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柑橘和橘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占地面积近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建筑主体两层,由主楼、辅楼和通廊、钟塔等组成。
她是中国最大的柑橘产业的文物史料收藏、展示、保护、研究和教育中心,是中国柑橘文化的展示窗口。
中国柑橘博物馆的宗旨是体验柑橘文化,传播柑橘知识,享受柑橘乐趣。
橘博的观众对象是社会公众,是成年人获取知识进行终身教育的课堂,是青少年增长文化科学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序厅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中国柑橘博物馆的临时展馆。
临时展馆面积为1600平方米,分为序厅、橘之源、橘之属、橘之文、橘之事、橘之缘等六个展厅,现在我们所在的就是序厅。
1、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橘颂》,它被称为“百代咏物诗之祖”。
诗人借用柑橘适应南方生长“在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很酸,不能吃)”的特点,来衬托诗人自己虽然被楚怀王冷落,难以在楚国一展怀抱,但仍然拒绝其他国家的邀请,矢志为故乡、为祖国效力的爱国主义激情。
这个斗大的“橘”字,取自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奉橘帖》,原帖存台湾故宫博物馆。
2、序厅右侧是北宋豪放派大诗人苏东坡的《洞庭春色赋》,宋太祖曾孙赵世准为安定郡王时,他喜欢用洞庭湖的黄柑酿酒(即为最早的橘子酒,并称为“洞庭春色”),该酒只供郡王享用,或用来馈赠王公贵戚,苏东坡有一次品尝后,有感而作《洞庭春色赋》,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佳作。
3、序厅左侧是和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长沙》手迹。
中国古典诗词大都悲秋,但毛泽东的这首词,却是一曲秋的赞歌、自由的赞歌、风华少年的赞歌。
鱼翔水中、鹰击长空极力表现出一种冲破一切牢笼的自由之气魄。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隐隐中显露出一种帝王的豪迈气派。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使全词的意境变得无比的壮美!橘之源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第二个展厅——橘之源。
顾名思义,这个展厅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柑橘的起源。
1、中国是柑橘的重要原产中心之一,它们起源于中国的西南部,沿长江逐渐向东南传播,分布于我国南方的广阔区域,并渐次扩散到东南亚及世界各国,据《尚书·禹贡》记载,早在4000年前我国已有柑橘栽培。
这是世界柑橘起源图及传播路径图。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世界柑橘的起源地与传播过程。
图中用橘红色标记的中国、印度、东南亚、澳大利亚、巴巴多斯等国家都是世界柑橘的起源地之一。
中国:枳、金柑、宽皮柑橘、橙、柚的原产地。
印度:枸橼类及酸橙的发源地,考古学家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印度古都尼帕德废墟中发现了枸橼类种籽。
东南亚:甜橙的原产地。
巴巴多斯群岛:葡萄柚的原产地。
大约在1750年,在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岛上首次发现,1823年被引种到美国佛罗里达州作为商业栽培。
巴西:华盛顿脐橙的原产地。
1870年引入美国,1873年被命名为华盛顿脐橙,成为美国主栽培品种。
宽皮橘的概念:顾名思义,用手剥开就能吃的柑橘都属于宽皮橘,是世界上主要用于鲜食的柑橘(橙类鲜食需要用刀切,橙类绝大部分用于加工果汁)。
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宽皮橘品种——无核橘(学名温州蜜柑),它占世界宽皮橘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它的祖先是黄岩的本地广橘。
2、这张图表展示的是柑橘在生物进化史中的地位,按照生物的起源、演变与进化年代成树状结构,柑橘是重要的被子植物,起源于1亿3000多万年前的白垩纪。
3、这张《赖家园全图》木刻,展示的是古柑橘园林图。
据记载,赖家园位于广东化州境内,园内古柑橘成林,自明清以来就成为了贡园,出产的橘子都是贡品。
明清两代文人墨客歌颂《赖家园》的诗歌有一千多首。
4、这是古文字中的“柑”、“橘”、“橙”、“柚”字形,大家可以看到,从甲骨文到篆体到现代的楷体这些文字的演变过程,进一步说明柑橘在我国栽培的历史之悠久。
5、大量的考古及文献说明,中国商业栽培柑橘始于2000多年前。
考古学家在2450多年前荆州楚墓中,发现藏有古代熏衣用的香橙皮;1970年,湖南长沙出土的马王堆墓葬(距今2100多年的汉代初期)、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墓的陪葬品中都发现有柑橘种籽,这些都说明了我国柑橘的悠久历史。
6、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秦汉橘官的封泥、印章图片。
那么,封泥和印章有什么区别呢?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由于没有纸张,当时的官员都写字于竹片、竹简上,政府部门之间传递保密文书时,常将竹简卷成圆筒壮系好,并在一端糊上泥巴,再于泥巴上加盖官印,也叫封泥,它是当时政府、官家的封缄凭证。
上方是四块封泥、三枚印章。
下方是封泥的实物照片。
实物原件现藏于上海市博物馆,已经复制没有展出。
“严道橘丞”中的“严道”现指四川境内的荥经县“严道古城”, “橘丞”则是当时朝廷委派的官员有如现在的“农业局局长”、“林特局局长”,主要负责柑橘生产和供奉朝廷。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汉晋时期,柑橘的经济栽培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东汉时期还设置了橘官、“橘监”来管理贡橘事宜,在《晋令》(300年)中记载:阆中有专收橘税的税官,南朝梁任昉在《述异记》还述及有称为“橘籍”的专门种植橘树的农户。
这些封泥的发现,为史书记载的汉代设置有“橘官”提供了有力的实证。
也表明柑橘在农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7、这是公元66-70年犹太硬币上的枸橼。
公元66年至70年,为了反抗罗马人的征服,犹太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最后他们失败了,考古学家在以色列北部发现了近2000年前第一次犹太人起义所使用的印有枸橼的犹太硬币,说明枸橼的历史超过2000年。
右边的图片是1646年Ferrari所著《柑橘》书中的葡萄牙橙的插图8、这幅剪纸描述了无核橘的故事。
这里先请大家看以下前面黄岩本地广橘的图片。
大约500年前,一位名叫智惠的日本和尚,远渡重洋,来到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浙江天台国清寺进香,受到了中国僧众的热情款待。
进香礼佛后,智惠和尚一行途经黄岩到温州出海回国。
时值黄岩柑橘成熟,他亲口品尝了美味而少核的黄岩本地广橘后,大为赞叹,于是带了一些果实和种子回到了日本鹿儿岛。
智惠把从黄岩带回的种子进行播种,几个春秋过去了,在智惠和尚(据日本记载有一个叫田道直守的科学家)的悉心培育下,柑橘新品种在日本土地上开花、结果。
后来在田间发现有一棵柑橘果实竟没有一粒核,通过嫁接其无核的特点能稳定遗传,这就是无核橘。
由于她是从温州一带传到日本的,所以日本人就命名为温州蜜柑。
温州蜜柑在日本得到推广,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吴耕民教授从日本将温州蜜柑引回到故乡黄岩,通过培育再推广到全国各产区,直至目前成为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宽皮橘品种。
八十年代我国科学家通过比较形态学、同工酶分析,认为黄岩本地广橘就是温州蜜柑的原始种。
9、下面这幅图展示的历代涉橘古籍。
从公元前三世纪的《禹贡》到民国《清史稿》,历代古籍都不乏有对柑橘的记载描述。
这里收集了300多部涉橘古籍的名录。
10、这张图表是世界柑橘分布图,标明了世界各国柑橘栽培面积与产量。
2004年世界柑橘面积中国第一,产量第三,据2008年统计,中国柑橘面积2700多万亩,产量达2200万吨,产量面积均居世界第一。
不难看出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主产国。
11、这张则是中国柑橘主产区分布图,我国柑橘均分布于中国的东南部,湖南为我国第一柑橘生产大省。
橘之属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橘之属展厅。
所谓“属”,是指柑橘的家族的意思。
在这个展厅,我们将看到种类各异、形态不同的柑橘品种。
柑橘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橙黄橘绿,色彩缤纷,小到如黄豆大小的金豆,大至数公斤的文旦、枸橼,皆属柑橘类植物。
1、这四张图片分别是柑、橘、橙、柚的叶、花、果、植株局部解剖后的形象展示,柑、橘、橙、柚是广泛栽培的四大品种柑橘,这四者的叶、花、果、植株都有差异,果实、花以柚类最大,橙类中等,柑与橘同属宽皮橘类大小次之。
2、这张图表明了柑橘类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
柑橘在植物学分类上属芸香科、柑橘亚科、柑橘族、柑橘亚族,金柑属、枳属、柑橘属三属是柑橘亚族共13个属中最重要的属(图中列出了6个属)。
3、下方这张图是柑橘属的分类体系,日本的田中长三郎认为全世界共有159种,是小种分类;美国施文格认为有16种,则是大种分类。
柑橘分类是世界上至今尚未有一致定论的分类,这是由柑橘种类的极端多态性、多样性所决定的。
4、这是柑橘亚族6属的检索表。
下边三张是柑、橘、橙等品种的性状差异。
5、这是柑橘属、金柑属分种检索表(俞德浚,1979)。
6、这几张图表分别是柑橘类果树三属性状区分表、柑橘属主要种类的性状比较表和柑、橘、橙三者的性状区别表。
7、这是温州蜜柑的品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