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要: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的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
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对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既是一个转变教育观
念的好机遇,也是一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严峻挑战。

因此,我们必须大胆改革,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
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高中政治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中,就必须以创新
教育为核心,有的放矢,组织教学,才能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创新、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在高中思想
政治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

当代高中生是在改
革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因此,我们在进行创新教育时就要
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

作为政治教师应不断加强
学习,探索创新教育的最佳途径。

一、践行先进的教育观念
观念是人们行动的先导,对于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
的还在于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只有具备了先,才会有先进的教育实践。

素质教育改革要进的教育观念(理念)求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楷模,学习技巧
的传授者,教育科研的专家。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
身素质。

为此,我们应努力做到: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

高中思想政治课素质
教育的核心应“一个人是否具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
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教育观念的转变,必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政治教师不仅具有高尚的政治素质,更
应该具有高深的业务素质。

研究性课程是近年来中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
转化过程中的一种较为新颖的课程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具有研究素质的
教师,即研究型教师。

政治教师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
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形成多层次新型的知识结构,具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
学习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进而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促
进他们德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创新教学方法。

在信息化时代的教学中,教师不再
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的指导者、辅导者、合作者。

素质教育对高中政治教
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不仅要传授知识,教会技能,更要重视情感、态度、价
值观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生眼前发展,更要着眼于终身学习愿望与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意学习方法培养,更要注重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
的培养。

课堂教学要开展师生互动的探究活动,教师不仅要注重教的艺术,更注
重学的方法。

教师要能够换位思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体验学生的处境和感受,
引导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

高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对什么问
题总喜欢刨根问底,他们不在满足于是什么,而要,设置障碍,激发深究为什么了,因而高中教学需要巧妙“布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

在教
学过程中,教师故意布惑巧设学习障碍,干扰学生,使学生处于真假难辩,“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下,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完成创新过程。

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学
阶段的研究性学习,应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
确定研究的专题,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搜集、分
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
习是一种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不要将现成的结论告诉
学生,而是指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
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在培养学生
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三、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创新
首先,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求知的最大动力。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
的源泉和动力,是发展智力的前提,是“打开思维的金钥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动因。

如果学生对某一门课程不感兴趣,不仅会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学生认知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从兴趣人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其次,要善于设疑,激
发学生强烈的思考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质疑、解
疑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把知识一筒子倒净的习惯做法,要善于针
对所学的知识设立疑问,制造学习障碍,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
火花,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完成创新过程。

如讲“商品”时,不是直接提问“什么是商品”,而是采取迂回式提问:①一提到商品,同学们
很自然会想到商店里香脆的牛肉面,可口的饮料、笔挺的西服。

那么,它们是怎
么来的?它们又将到哪里去?②大自然中和煦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是不是商品?为什么?③医院里给重病人输的氧气是不是商品?这种迂回式提问,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浅至深、由窄变宽,这些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要引导学
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结
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参与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讲“集体主义”这一内
容时让学生进行“班训、班徽设计”比赛,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讲经济常识可组
织“股市追踪”;讲哲学常识可进行“哲理辩论”;讲政治常识可以举办“时事述评”
等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好形式。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发挥高中政治学科优势,进行创新教育,教师
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条件,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式,在
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选准切入点,走自己的路,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
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从强调知识内容向获得知识、探究知识的过程转变,唯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才能不断发展,才能与时俱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