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莞市水体污染的分析

东莞市水体污染的分析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东莞市水体污染的分析张三(准考证号)周某某副教授学院名称继续教育学院辅导站名称全称专业名称环境监测与管理专业代码B020277论文提交日期年月日论文答辩日期年月日答辩委员会主席评阅人摘要步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我国各地区水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东莞市位于我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广州与深圳、香港之间的黄金通道上,是全国有名的工业城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本文主要研究以东莞市水环境问题中的水污染作为研究重点,对东莞市几个地区的水污染进行调查分析。

介绍东莞市水资源与水环境污染现状和分析东莞市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提出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治理对策与措施。

文章阐述了水污染的概念和特征、前人对水污染的认知和观点、人们对水污染认识的局限性以及东莞市水污染的现状描述,并根据相关普查数据分析东莞市水污染在时间与空间上以及地区之间的分布变化特征。

根据东莞市在不同时间、地域内水污染状况调查情况,最后得出论文最终结论。

论文得出以下结论:根据我国东莞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东莞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环境现状不容乐观。

东莞市应从当前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入手,以水资源保护为核心,确定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的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坚持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能力建设,改善跨界水污染问题,解决东莞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使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关键词:水体污染、现状、分布特征、治理、措施目录1 前言 (1)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1 选题背景 (1)1.1.2 研究的目的 (1)1.1.3 研究的意义 (1)2 理论分析 (2)2.1 水体污染的概念及特点 (2)2.1.1 水体污染的概念 (2)2.1.2 水体污染的特点 (2)2.2 前人对水体污染认知和观点 (3)2.3 人们对水污染认识的局限性 (3)3 实证分析 (4)3.1 东莞市水体污染问题的现状描述 (4)3.2不同时间、地域水体污染程度的变化 (4)4 研究结果 (5)4.1东莞市河水污染地域上分布特征 (5)4.1.1东莞各镇水污染分布情况 (5)4.1.2东莞市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的水污染程度 (6)4.2东莞市的水污染时间上的分布特征 (7)4.3东莞水体污染治理的措施 (8)4.3.1优化产业机构调整 (8)4.3.2加快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 (8)4.3.3加强工业企业污染源监管力度 (8)4.3.4提高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强化水质监控和应急管理 (9)5 结论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1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部分地区水污染日益加重,水污染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随着东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水体受到严重污染,为了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东莞市的水环境的现状及其治理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进行水污染控制,保证水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我国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1.1 选题背景随着东莞市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东莞水资源保护面临的任务十分紧迫,水环境亟需治理和修复。

目前东莞境内河流水质污染较严重,大部分已不能作为生活饮用水源,造成水质性缺水。

其中寒溪水、东引运河流域和石马河流域范围大,污染严重,影响非常恶劣。

恶劣的水环境状况不能满足东莞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水平,以及人们对水环境、水景观日益增高的需求。

因此,随着东莞市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和工业等污水排放量也出现不断上涨的趋势。

1.1.2 研究的目的目前,东莞市水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水质污染导致的水质性缺水威胁和城区河段水生态环境恶化。

这已经成为影响和限制东莞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

东莞市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状况不容乐观,水资源保护面临的任务十分紧迫,改善水环境是东莞市的首要任务。

为此,本文以2014年东莞市污水处理行业年度研究报告数据为基础,参考前人在污染源空间特征研究的经验和方法,通过调查2014年东莞市各镇街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分析水污染状况,找出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与社会经济的相关性,为东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1.1.3 研究的意义东莞市是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政府和企业加大了污染治理力度和资金投入,全市工业污染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用水量日益加大,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生活污染源在环境污染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经济的发展对全市的水环境治理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确保饮用水源的供水安全,同时要建立起与现代化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城市水环境[1]。

目前,东莞市还是东深供水的水源地所在区域,保护好水源地水质对确保东深供水安全、维持香港的繁荣与稳定意义重大。

2 理论分析2.1 水体污染的概念及特点2.1.1 水体污染的概念水体就是江河湖海、地下水、冰川等的总称,是被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

它不仅包括水,还包括水中溶解物质、悬浮物、底泥、水生生物等。

水与水体是两个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从水体概念去研究水环境污染,才能得出全面、准确的认识。

水体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2]。

2.1.2 水体污染的特点我国将水体污染分为地面水体污染和地下水体污染两种。

我国地面水最常见的水污染是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等水体污染。

首先是有机污染,我国多数污染河流的特征都属于有机污染,表现为水体中COD、BOD浓度增高。

受到有机污染的河流往往同时接纳大量悬浮物,它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有机物,排入水体后先是沉淀至河底形成沉积物。

沉积物是水体的一个潜在污染源。

近年来难降解合成有机物污染受到广泛注意,这是一种新的有机物污染。

它们即使在十分低的含量下也可能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危害,如致癌、致畸、致突变。

其次是重金属污染,重金属随废水排入水体后,大多将沉淀至水底,或与有机物螯合成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3]。

由于我国对工业合重金属废水的排放控制较早,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水体重金属污染面积不大。

我国地下水水质下降主要表现为硬度和硝酸盐含量的增加,局部地区发现了较严重的油污染,也存在痕量有机物的污染。

2.2 前人对水体污染认知和观点人类对水环境问题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道路,付出过昂贵的代价。

从工业革命时代的不治理污染,到本世纪60年代以前的排出口治理,再到现在的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体现出了人类对水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

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更使人类反思了自己开发资源、改造自然的行为。

1996年4月,八届人大审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确定了水污染控制规划的地位与作用,并将其提高到了立法的高度。

水污染控制规划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从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角度对城市的工业布局、功能分区、污水厂选址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它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协调必将有利于提高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4]。

由此可见,人们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不治理到末端治理,再到水污染控制规划的漫长历程,每一次观念的转变都以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危险为代价。

在此过程中,水污染控制规划从没有发展到了立法的高度,以它为主要内容的环境规划,也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一起,成为城市综合整治的三大支柱。

我国是个缺水大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的四分之一,且水污染和水浪费现象严重。

随着人们对水危机认识的加深,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系统工程学的发展,水污染控制规划的新方法将不断成熟,而一些更新更完善的方法也将产生,水污染控制规划的水平也必将产生质的飞跃,它在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3 人们对水污染认识的局限性自古以来,人类就是在水的滋养下生存和繁衍,今后也将同样依赖于水资源而继续存在和发展。

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不可以水环境的恶化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因为那将造成人类无法承受的恶果,并最终导致一切人类文明化为乌有。

在过去,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们对水污染认识的局限性导致的,对于已经发生的水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疏于管理,并且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导致水环境恶化[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已经逐渐清醒地认识到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在水污染治理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因此,水污染治理过程应当同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紧密结合起来。

环境问题以其固有的全方位、多因子的特点区别于其它任何部门法所调整的对象,这就要求在整治水环境问题的过程当中首先要考虑到水污染问题的流域性,加强河流湖泊沿岸省市地区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其次,水资源作为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成分对于人类生产生活都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价值,因而将水环境整治与水权概念的开发相结合,明确水资源使用的受益者和水环境问题的治理者无疑具有重要意义[6];与此同时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实行全流域统筹兼顾的方针,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综合平衡,做到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促进水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

3 实证分析3.1 东莞市水体污染问题的现状描述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进步,人民生活得到很大的提高,是珠三角区域的富裕市之一。

基于历史原因,在前期的经济发展中,由于环境规划滞后和区域经济无序发展,环境保护投入和环境保护设施严重不足,导致在工业企业大量增加和人口迅猛增长的同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水环境。

至今,东莞市的水环境容量已在零以下。

直接影响到东莞市的人民生活质量和投资环境[7]。

东莞市政府刚刚发布的《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中显示,东莞目前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东莞人最关心的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等环保问题依然严峻,尤其是水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水资源开发过度,城镇污水治理滞后,水环境污染严重,局部地区存在水质性缺水,部分村镇饮用水水源地面临着污染威胁。

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氨氮和总磷。

3.2不同时间、地域水体污染程度的变化东莞市水体污染在不同的时间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主要以东莞市莞城区、石龙镇、长安镇、石碣镇以及谢岗镇为例分析2010-2014这五年以来的地区的水污染程度变化。

如图1所示:图1(资料来源于《2014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年度研究报告》)由图1 可见,从近五年的情况看,东莞市这几个城镇呈现水污染程度持续增长的趋势。

2010-2012年,东莞市莞城区水污染程度由2010年的13401t/mh2上升至16499t/mh2,石龙镇水污染程度由2010年的9746t/mh2上升至13801t/mh2,长安镇水污染程度由2010年的6908t/mh2上升至10730t/mh2,石碣镇水污染程度由2010年的6573t/mh2上升至8280t/mh2,谢岗镇水污染程度由2010年的1031t/mh2上升至5265t/mh2,尽管截止到2014年底,东莞市各镇的水污染程度有所下降,但整体上来看,东莞市的水污染状况仍然不乐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