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2019-学校立体发展构想中的学科建设 (共75张PPT)-PPT课件
最新2019-学校立体发展构想中的学科建设 (共75张PPT)-PPT课件
目标系统 学术型学生
促进系统 学术型教师
高度 校本教研
学科立体发展பைடு நூலகம்构想模型
原点 教师专业发展
宽度 校本培训
长度 常规教学
高度 教研科研
教师专业发展 立体构想模型
原点 教师专业目标、定位
长度 常规教学
宽度 学习培训
学术型教师主要是指在课程开发、教学实 施、课程评价和学科知识等方面能够进行积极 的反思、探索、创新、开辟的一支教育理念先 进、教学能力高超、学术能力强劲的教师队伍。
师资建设 以师资建设为抓手,构建学校发展平台。
学科建设 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增强学校办学实力。
人才培养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以积极的、大胆的教育实验为依托,努力 探索出一套涵盖教育理念、实施策略、具体措施和 效果评估方式的完整学术型中学建设体系。
主要框架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OLWH”学校立体发展模型(理论体系)
下滑力
懒惰、怕苦、放弃、疲劳、 消极、手机、打扮、交往、
疾病、焦虑
辅导 谈话 鼓励 榜样 奖励 期望 答疑 讨论 理想
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反思
备课 命题 教案 学案 上课 纪律 氛围 心态 态度
下滑力
懒惰、怕苦、放弃、疲劳、消 极、疾病、焦虑、倦怠、满足
培训 榜样 奖励 期望 讨论 观摩 教研 科研
学科集体备课的四级主题活动
四个阶段:规划层级式教师发展体系
教师学术性成长四个阶段的具体内容
学习型 教师
1-5年
由大学毕业 生成长为合 格教师的过 程,也是学 术型教师发 展的基础阶 段
反思型 教师
研究型 教师
6-10年
11-20年
由合格教师 向优秀教师 转变的过程, 也是教师学 术性提升阶 段
由优秀教师 向具有研究 能力的教师 发展的过程
东北师大附中的学术型教师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 一个理念 两条路径 三级评价 四个阶段 五项成果
一个理念:教育家办学
第一,教育家办学应该是一个在实践中生成的过 程,需要文化的传承和动态实现,即有教育理想、理 念、方法、情怀的教育者在办学的过程中成长为教育 家;
第二,教育家办学的核心价值在于在尊重教育本 身的固有规律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教育创新;
岗前培训 岗上培训 跨区域交流
高校“学术之旅”
学习积累
形成问题意识 尝试撰写论文 掌握研究方法 论文发表交流
参与校级 课题
主持校级 课题
参与市、 省级课题
研究型 问题意识 教师 研究状态
研究课
海外研修
在中文核心期刊 发表论文
主持市、 省级以上
课题
教育家型 教师
批判思维 自我实现
精品示范课
国际交流
形成独特的教育 参与或主
学校立体发展构想中的学科建设
学校品质是质量、内涵、文化、特色、信誉的综合体。
学校品质 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理念是先导; 优秀的校长和敬业的教师是主体; 达标的硬件和规范的管理是基础; 系统的课程和丰富的活动是载体; 优雅的文化和独特的品牌是表现; 优秀的学生和社会的认可是目标。
“品质提升”是对学校教育品质的探讨,是从实践层面对 学校教育发展内涵和发展路径的探讨。
第二,“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
风为要”的治校方略(理论与实践连接体系)
第三,“四位一体”的学术型中学实施模式
(实践体系)
“OLWH”学校立体发展模型
高度 特色发展
宽度 协调发展
原点 理念、定位、目标
长度 持续发展
一条主线:
“O”——坚持教育家办学,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学术型中学
三维发展:
第一层级:常规落实式集体备课 第二层级:主题教研式集体备课 第三层级:教学叙事式集体备课 第四层级:项目研究式集体备课
第一层级:常规落实式集体备课
一定时间 二定地点 三定主备人 四定进度 五定内容 六定练习
七定PPT 八定教案 九定学案 ……
首课的准备
1.教师自我介绍: 姓名、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家乡、爱好、梦想 等。
教育家型 教师
20年+
由具有研究能 力的教师向具 有一定学术影 响的教师发展 的过程
四个阶段:规划层级式教师发展体系
教师学术性成长四个阶段的具体要求
培养方向 常规教学 课例展示
校本培训
科研论文
课题立项
学习型 教师
反思型 教师
掌握规范 练习技能
独立工作 灵活行动
突出重点 稳定成熟
入门课 观摩课 展示课
第三,教育家办学的结果应该包含特色的教育、 优秀的学生和教育家型的教师等内容。
两条路径:教学学术发展与专业学术发展
教师教学学术发展
东北师大附中 教师发展路径
专业学术发展
教研能力 专业研究能力
“三位一体”教学学术发展路径
教研活动 课题研究 论文撰写
校本 教研
常规 教学
教师 专业 成长
集体备课 课堂教学 作业辅导
教学思想出版学 持国家级
术专著
课题
五项成果:建设一流学科教师队伍
五个基本 学术成果
一项国家级研究课题 一本学科教学研究专著 一个学科教学改革实验成果 一篇国家级著名期刊学术论文 一场全国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
原点:学科教师专业发展
学术 创新 自觉 友善
海尔集团管理的“斜坡球体理论”
作业 听课 笔记 学案 纪律 氛围 心态 态度
学校发展的第一阶段---变革与变化(制度建设) 学校发展的第二阶段---变化与提升(课程架构) 学校发展的第三阶段---提升与发展(教学改革)
“品质提升”是对学校教育品质的探讨,是从实践层面对 学校教育发展内涵和发展路径的探讨。
学校品质提升的四个环节:
观念先导 以观念更新为先导,树立学校精神和校园文化。
专业学习 岗位练功 主题培训
校本 培训
“三级四类”专业学术发展路径
教研类别
荣誉级
发展级
基础级
学术组织 教师教育研究院 名师工作室 学科教研室
课题研究 论文撰写
省级、国家级 教研项目
国家核心期刊
学校重点项目 校内核心课题
东师附中学报
争鸣
著作
国家级
省市级
校本级
三级评价:以发展为中心的评价体系 基础性评价:东北师大附中教师年度考核办法 发展性评价:东北师大附中教师职称评聘方案 奖励性评价:东北师大附中“元晖工程”聘任方案
“L”——以学科建设和学术型教师培养为核心抓持续发展 “W”——以制度建设与学术型校园建设为保障抓协调发展 “H”——以课程建设与学术型学生培育为重点抓特色发展
学术型中学的治校方略
高度 学生为本
原点 学术为基
宽度 学风为要
长度 学者为先
“四位一体”的学术型中学实施模式
培育系统 学术型课程
支持系统 学术型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