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下的教学方法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是每个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模式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措施。
教学中改变传统的知识灌入法,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积极探索的习惯,让学生从心底感受到学习乃是为了自己今后的需要,继而培养出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态度。
一、改变教学首先改变教师教学观念
以往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的知识输入法,课堂上,呈现出一片死气沉沉之态,形如框形的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自主创新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积极性基本上没有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机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随着社会需要人才的多方面要求,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需要了,而淘汰这样的教学模式便成必然,但要改变整个社会的教学方法,首先得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从教师出发,使教师从以往的教学习惯中走出来,丢弃自己在教学中至高无上的权威形象,彻底的改变自己,以学生为中心,以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解惑,将机械的灌入法扔进历史的大门中,社会进步了,教学也绝不落后。
二、以引导的方式创造出一个互动的学习环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互动”那就不是“被动”,“互动”是师生间、同学间多边活动。
教师摆脱掉旧的教学观念后,那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每一位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翁,亲自感受到学习不是教师教,而是自己的自主探索,没有探索便没有知识的接受,由此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
当然,互动不只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是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下同学之间都会形成友好的关系,或三五成群,或七八成伙,这种现象教师往往认为会影响到学习的成绩,其实同样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那么教师只要加强集体的凝聚力,运用好这一现象,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学习好的同学,让差生从中萌芽出要向成绩好的同学学习的心里,便可使互相友好的学生之间形成互助学习的团伙,具体做法是课堂上运用一切激励的机制,把班中学生分成几个或十几个小组,将各个小组中最有吸引力的并且成绩较好的那个同学选出来,给她(他)安排任务,使其在课余时间主动出题目教朋友们学习之后再一同出去玩。
这其间,教师一定要随时关注班上各个小组的表现,看是否都主动教学了,对于主动的同学及时鼓励,对于主动性差的同学则以批评和鼓励相结合的方式将其积极性调动起来,因为只有学生自己想学了,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即便教师花再多的精力也是枉然,一个有盖子的瓶子如何努力也是无法将水装进去的。
所以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创造出一个互助的学习环境,还需随时关注他们学习的状况,及时的检查、更正,以柔和的手段将班中同学向一个好的方向引
导去发展。
三、形成相互比较、相互学习的竞争机制
这是一个知识爆发的时代,这也是一个竞争的时代,竞争不只是在社会中,学习中也同样存在,不存在竞争的学习没有动力,不存在竞争的社会也不会进步,是以,要想在这个社会更好地生存,那么首先要学会竞争,当然教学上的竞争并非是指那种扭曲了心态的竞争,而是同学之间相互比较,相互学习的竞争,学习不如别人,所以要认真,超过别人后,则更要认真,竞争的时代稍微松懈便可能掉下来,因而要想使自己处于优势,那么势必要花上一定的工夫,跟不上只能说自己努力得不够,要想跟上就只有更努力的学习了,如此反复,同学间自然而然的形成竞争机制。
不过,同学间的竞争不是社会上所谓的优胜劣汰的竞争,而是一种相互比较、相互激励、相互学习的竞争,此点是必须与社会上企业之间的竞争相区别开来的。
四、教学中避免不必要的死记硬背
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要有新的教学观念,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所谓引导,便是改变古老的教学观念,将所授知识以一定的方式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即便是一些重要内容,需要学生牢记时,也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死记硬背。
关于人脑记忆的研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对于人遗忘事物的规律作了很好的描述,从遗忘曲线中可以看到记得再牢的东西也总有忘记之时,那么如何才能既要使其牢记又不随便的遗忘呢?办法便是改变死记硬背的方法,以生动形象的情景让学生感到学习中的乐趣,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上去,虽然没有刻意的去记忆,但却已经记住了,这样的记忆是最深刻的,每每想起那个场景便不由的记起当时的内容来。
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多多运用这种方法,不要想这章节重要,一定要记得,就促使学生死记硬背,死记硬背这机械的记忆方法,能避免时尽量避免。
五、寓教于乐,减少学生学习压力
课堂中以教学为目的,进行发散性的延伸,将各种相关知识贯通一脉,启发学生发散性的思考,促进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枯燥的学习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如此,学生就不会再觉得学习是可怕的,而是有趣的,生动的,从而放松身心后,就逐渐的觉得学习压力少了。
压力能够使人崩溃,学习中特别要注意以特别的方式在学习任务不变的情况下减轻学生的压力。
六、小结
素质教育下的教育方法多种多样,这就得看各个教师如何的去运用,如何的去
发挥自己创新的能力了,但无论如何,素质教育都一定要注意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只有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亲自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才能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学习是自己的任务,而不是教师的责任。
总之,教师要尽可能的给学生营造有趣的学习环境,尽量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