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俗语谚语歇后语对联

第一讲俗语谚语歇后语对联


)A、一言不发 B、一清二白
C、头一回
)A、里外不是人B、越看越中意 C、照人不照己 C、哑巴吃饺子
7、( )——全凭一张嘴。A、狗掀门帘 B、虎口拔牙
8、针尖对麦芒——( )A、一头热 B、又尖又滑 C、谁也不让谁 9、( )——有苦说不出 A、傻子上街 B、瞎子点灯 C、哑巴吃黄连
10、脱裤子放屁——( )A、多此一举
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 例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还有一种是谐音歇后语,是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 例如: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炭(叹) 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舞)也不 能
知识链接
一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是汉族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 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 起来(平仄相对),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顺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 声)贴在左边(下手)。
知识链接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 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 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 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 想出他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如“水仙不开花——装蒜”“哑巴吃 黄连——有苦说不出”等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动笔实践 一只筷子吃藕——__________ 大路上电线杆——_______________ 狗咬吕洞宾——_________________ 大桥把式—— ___________________ 窗户上吹喇叭——_______________ 将下列习惯用语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填出来。 出其不意——( ) 翻手为云——( ) 福无双至——( ) 捡了芝麻——( ) 智者千虑——( ) ( )——一波又起 ( )——败事有余 ( )——后无来者 ( )——焉得虎子 对对子 例如:青山对绿水 白银对( ) 雨雪对( ) 悲欢对( ) 北国对( ) 诗情对( ) 洁白对( ) 宽阔对( ) 晚霞对( ) 细雨对( ) 月下对( ) 刀山对( ) 抑扬对( ) 桃红对( ) 冷嘲对( ) 大地对( ) 日新对( ) 刀子嘴对( ) 山清水秀对( ) 近在咫尺对( ) 流芳百世对( ) 雪中送炭对( ) 指鹿为马对( )
完成下面各题。 1、选择适当的歇后语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竹篮打水——一场空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1)在学校举办的科技节上,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个个拿出看家本领,制作出一个个极其精美的科技产品。 (2)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错了话,您千万不要介意。 (3)人家是一番好意,把考试的事情告诉他,他倒怨起我来了!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民伯伯辛辛苦苦搭建起来的蔬菜大棚,却被一场台风毁坏,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件事情只能靠你自己了,我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顾不上帮你了。
2、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谚语。
(1)父母把我们抚养成人,我们要赡养他们。
(2)我们不能有害别人的心理,但应该有防备坏人的心理。 (3)能治好病的药很苦,很刺耳的话可能有利于我们的行为举止。 (4)上学、放学的路上要注意安全,耳朵要会听,眼睛要会看,以防意料不 到的事故。
3、根据语境填写歇后语。 (1)他这个人斤斤计较的,怎么可能会帮你,肯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这样帮他,他还不领情,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学生说:楚人夸矛又夸盾,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弟在家里胡闹起来,我怎么劝他也没用,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改革的春风吹遍城乡,人们的生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片好心却把事情办糟了,我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要是平时不认真听课,那么到头来,你只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老师要他以后不要再迟到了,结果第二天他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迟到了。 (9)事情已经如此危机,指望他来帮助你,我看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老师拿着这次考试的成绩单走进来聊,我的心里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 1、( )遇着兵——有理说不清。A、秀才 2、( 3、( 4、( )钓鱼——愿者上钩。A、姜太公
B、相公 B、韩信
C、农夫 C、诸葛亮 C、周瑜 C、关公
)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A、鲁肃 B孙权 )的斧头——就这三下子。A、李逵 B、程咬金
5、小葱拌豆腐——( 6、猪八戒照镜子——(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4、__________________,僧敲月下门。 5、千里莺啼________,_________酒旗风。 6、远看山有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此____为柴____________出,因火成________夕夕__________。 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一)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对联歌咏的古人名字。
蒲松龄 1、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___________
2、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_________________ 杜甫
诸葛亮 3、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 4、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_______
一毛不拔 七上八下 铁了心 一场空 吹不得,打不得
在括号里填出动物的名称。 ( )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 )哭老鼠——假慈悲 ( )过街——横行霸道 肉包子打( )——有去没回 秋后的( )——蹦不了几天 ( )鼻子上插葱——装象 ( )伴老虎睡——靠不住 ( )上树——全靠一张嘴
( )扑火——自取灭亡 ( )屁股——摸不得 骑( )看唱本——走着瞧 热锅里的( )——团团转 ( )尾巴——长不了 ( )吃黄鳝——比长短 ( )掉进风箱——两头受气
3、不讲诚信的人,我用古人的话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4、不团结互助的人我用谚语劝: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___________ 5、猪八戒照镜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里外不是人
B、高人一等
C、鬼话连篇。
(三)连一连。 1、 刘备借荆州 司马昭之心 外甥打灯笼 孔夫子搬家 歪嘴和尚 2、擀面杖吹火 隔着门缝看人 床底砍柴 脚底下抹油 泥牛入海
路人皆知 一借没回头 念不出好经 尽是输 照旧
无消息 一窍不通 把人看扁 撞板 溜之大吉
3、王八吃秤砣 铁公鸡 十五个吊桶打水 豆腐掉到灰堆里 水中捞月
知识链接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 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如“便宜 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兵败如山倒”、“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冰冻 三尺,非一日之寒”、“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等。 谚语是俗语的一种,读起来很好听。它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 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 是口语行式的通俗易懂的短语或韵语,如“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 一冬”、“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 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四类: 气象谚语。气象谚语是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 要到”、“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等。 农业谚语。农业谚语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枣芽发, 种棉花”、“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 生活谚语。生活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谚语,如“寒从脚起, 病从口入”、“今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等。 社会谚语。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持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 如“量少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若 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等。
【例】(二)根据各小题相应的提示填空。 1、春节在大门上贴副对联: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搬新房给书房贴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