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年人教版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7-2018年人教版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某重大事件发生的,希特勒感到欣喜,说“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我们有了一个能给我们带来惊喜的盟国。

”丘吉尔有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

”蒋介石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

”此处“某重大事件”应该是()A. 德国进攻波兰B. 太平洋战争爆发C. 苏德战争爆发D.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关问题。

根据材料提供的二战中希特勒、丘吉尔及蒋介石的态度,可以判断跟日本偷袭珍珠港有关。

由所学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参战,从而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

所以,希特勒、丘吉尔及蒋介石才表现出题干中各自对待该事件的态度。

故选B。

2.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和主要因素是()A. 法西斯势力的侵略B. 美苏争霸C. 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D. 宗教纷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战的背景。

根据题干中“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随着德国、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建立,特别是1937年德日意形成轴心国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准备发动一场重新瓜分世界的大战,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的威胁。

故选A。

3.1945 年5 月9 日晚,就在莫斯科欢庆胜利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前后的的两个“战争”分别指A. 一战、二战B. 二战、中东战争C. 二战、冷战D. 二战、科索沃战争【答案】C【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冷战。

上述材料中的两个“战争”分别指二战、冷战,故选C。

4.下列事件和法国有关的是()①《人权宣言》②滑铁卢战役③启蒙运动④慕尼黑阴谋⑤珍珠港事件第 1 页A. ②④⑤B. ②③④⑤C. ①③⑤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和法国有关的史实。

《人权宣言》、滑铁卢战役、启蒙运动、慕尼黑阴谋,都与法国有关,珍珠港事件发生在日本与美国之间,故选D。

5.从下图中能得到的信息是A.国际联盟的建立B. 绥靖政策的实行C.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 马歇尔计划的推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绥靖政策,考查学生读图能力。

漫画所反映的史实是希特勒德国占领奥地利,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而英法采取了牺牲小国利益的绥靖政策,企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进攻社会主义苏联。

由此可以选择出正确答案。

而国际联盟成立于1920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实施于二战后。

由此可以看出,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6.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A. 法西斯势力的侵略B. 美苏争霸C. 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D. 宗教纷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战的背景。

根据题干中“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随着德国、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建立,特别是1937年德、日、意形成轴心国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准备发动一场重新瓜分世界的大战,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的威胁。

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某班开展了“我看希特勒”的课堂讨论,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其中属于正确情感态度的是A. 他宣称“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符合德国的利益B. 他把德国绑上战车,把世界拖入战争,完全是西方国家纵容的结果C. 在短时间内横扫大半个欧洲,他是个真正的英雄D. 欧洲历经巨大战争浩劫,约600万犹太人成为冤魂,他是罪魁祸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正确评价希特勒。

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ABC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希特勒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疯狂屠杀犹太人,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所以D欧洲历经巨大战争浩劫,约600万犹太人成为冤魂,他是罪魁祸首表述正确,故D符合题意,故选D。

8.“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范围的冲突转变为全球性的冲突”.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因素是()A. 德国突然袭击波兰B. 苏德战争爆发C. 日本突然袭击珍珠港D. 凡尔登战役【答案】C【解析】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军队出动大批飞机,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范围的冲突转变为全球性的冲突,规模进一步扩大.故选C.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珍珠港事件.本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9.决定二战后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A. 坡茨坦会议B. 巴黎和会C. 开罗会议D. 雅尔塔会议【答案】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联合国,二战后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雅尔塔会议。

10.如图反映了惨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巷战的场面.这次保卫战的胜利()A. 迫使战场转向德国本土B.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 迫使德国法西斯投降D. 迫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答案】B【解析】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斯大林格勒会战是二战中最关键性的战役,它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解答本题需掌握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1.苏台德德意志人党党魁克洛德·汉莱因希望捷克政府可以答应苏台德地区高度自治。

但是西方大国通过一场阴谋,将其割让给德国,这场阴谋是A. 苏台德阴谋B. 捷克阴谋C. 英法阴谋D. 慕尼黑阴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慕尼黑阴谋的相关知识。

二战全面爆发前,英、法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的侵略采取了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它们害怕法西斯的战争讹诈,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换取自身的和平,还企图将法西斯侵略的祸水引向苏联。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政府首脑召开了慕尼黑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第 3 页表在场的情况下,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十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史称“慕尼黑阴谋”,它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故选D。

12.“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受同样的命运。

”这段话中的“我们”是下列哪一国人()A. 德国B. 波兰C. 捷克斯洛伐克D. 埃塞俄比亚【答案】C【解析】略13.它是全世界正义力量同法西斯之间的一场大搏斗,它造成了全球性的剧烈震荡,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它引起了国际格局的变化,它是()A. 新航路开辟B. 第一次世界大战C. 第二次世界大战D. 美苏冷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由题中的关键信息“全世界正义力量同法西斯之间”“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可知,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年,世界人民进行了一场同法西斯力量的艰苦斗争,终于战胜了法西斯势力,取得了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引起了国际格局的变化。

故选C。

14.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A. 德军突袭波兰B. 慕尼黑阴谋C. 日军偷袭珍珠港D. 德军突袭苏联【答案】B【解析】略二、读图说史题15.读图并回答问题图一两大军事集团示意图图二二战同盟国三巨头漫画图三北约与华约(1)说出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的世界新秩序?(2)图二中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它与轴心国斗争的最终结局如何?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3)对比图二、三,指出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苏东剧变后,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如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什么?【答案】(1)名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或同盟国和协约国)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标志: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最终结局:反法西斯联盟取得最终胜利。

世界格局:雅尔塔体系(或两极格局、冷战格局,(3)关系变化:由盟友变成对手(或朋友变成敌人;由合作变成敌对关系都可,须答出变化)。

发展趋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由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组成。

三国协约由俄国、英国和法国组成。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会议签署了《凡尔赛和约》。

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署了《九国公约》、《四国条约》等,通过这两个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反法西斯各国协调行动,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45年雅尔塔会议的召开及其三项内容,决定了战后世界格局。

二战后,美苏之间“冷战”,形成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

(3)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相关知识。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结束。

1947年,美总统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美苏由盟友变成对手。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

美苏冷战结束后,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16.古往今来,世界上发生了无以计数的战争,观察下列与战争相关的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图二罗马帝国扩张图三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图四斯大林格勒战役(1)请你对以图一和图二为代表的古代世界战争,作简要评价。

(2)图三、图四反映的两次战争性质有何不同?【答案】(1)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给被征服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希腊文化或罗马文化渗入到其征伐统治的地区,促进了不同文明的冲撞,不同文化的交流。

(2)图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战争;图四: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第 5 页【解析】(1)本小题考查对古代世界战争的评价。

和平交往以及战争是古代世界文明交往的两种方式,战争一方面充满了暴力和杀戮,给人民带来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

如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给被征服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希腊文化或罗马文化渗入到其征伐统治的地区,促进了不同文明的冲撞,不同文化的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