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铁工业钢铁工业现状与优势:1、钢铁市场容量大、前景好。
从国际看,主要产钢国加速大调整,把发展重点转移到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上来,中低档钢铁产品市场空间相对扩大。
从国内看,目前全国每年板管带材进口量1500万吨左右。
据权威部门预测,中国钢材消费量2020年才可能达到饱和,整个钢铁产品仍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生产力布局开始向市场需求增多的地区和利用进口矿砂条件较好的沿江沿海地区发展。
2、我省钢铁工业基础较好。
2002年钢产量达到2660万吨(今年可突破30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居全国第一位。
从发展看,一是需求潜力大。
京津冀钢材需求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二是资源组合状态好。
华北地区焦煤占全国60%,焦炭产量占52%。
冀东地区是全国三大铁矿区之一,铁矿保有储量57.5亿吨。
三是具有港口优势。
现有三大出海口,潜力很大。
曹妃甸建设深水矿石码头,具有低成本利用国外资源得天独厚的条件。
四是陆路交通便捷。
主要问题:一是企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偏低,“高”、“精”、“深”产品少,附加值低。
二是产业集中度不高。
三是自有炼焦能力不足,绝大部分靠外购。
发展重点:①调整布局。
新增生产能力向沿海集中,依托曹妃甸大型矿石专用码头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把唐山建设成中国最大的钢铁基地。
②调整产品结构。
规范引导内地钢铁企业发展,淘汰小钢铁,向高深精专发展。
增加板管带精品钢的比重,大力发展替代进口产品。
到2010年和2020年,板管产品比例分别达到55%和60%。
2. 医药产业医药产业现状与优势:1、医药工业是“一棵常青树”。
药品是当今世界交易量最大的商品之一,即使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医药产业也始终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目前,我国医药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巨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的形成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决定了医药保健市场将始终稳定增长。
2、医药工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
发展医药产业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产品基础好。
石家庄是全国最大的抗生素和维生素C生产基地,7-ACA、柯柯豆碱和土霉素产量世界第一,青霉素及半合抗、链霉素、无水葡萄糖产量全国第一,有一批全国知名的中成药品。
二是企业基础好。
拥有华北制药、石家庄制药、神威药业等一批龙头企业。
三是技术基础好。
青霉素、维生素C等生产技术全国领先,初步形成生物技术、发酵技术、中成药研发技术体系。
主要问题:一是加工深度低,高附加值产品少。
二是研发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特药较少。
三是中成药规模小,加工工艺落后。
发展重点:①提高化学药加工深度,研究开发缓(控)释等新制剂剂型和品种。
②加快符合GAP规范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提升中药产业,推进中药现代化。
③构建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强化创新药物新品种研究开发,健全我省新药开发体系。
④依托华北制药的微生物发酵、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四大技术,大力发展生物制药。
⑤依托华北制药和石家庄制药两大集团,强化抗生素、维生素两大产品优势地位,加速建设石家庄化学制药工业园、生物制药工业园、医药工业创业园、医药工业科技园,建成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医药产业基地。
3.石油化工石油化工现状与优势: 1、石化工业是工业化中期阶段标志性产业。
产业关联度大,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强,是全球经济中最活跃的产业之一。
我国石化工业发展迅猛,近十年尽管乙烯产量年均增长10%以上,生产能力达到445万吨,产量居世界第五位,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石化产品自给率仅为50%左右,一半产品依赖进口。
国内沿海城市纷纷规划化工园区,谋求跨越式发展,石化工业正在成为沿海和工业发达省份首选的重点发展产业。
2、我省化学工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产体系。
一是有较好的企业基础。
沧化实业、沧州大化和炼油厂已进入全国500强企业行列。
二是有一定的资源优势。
境内有华北、大港两大油田,临港区有丰富的海盐资源及土地资源,具备石化工业和氯碱工业结合的良好条件,是全国最大的PVC、TDI生产基地。
三是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大型港口依托。
具备建设大型石化工业园区的条件。
主要问题:炼油企业规模小、石化产品发展滞后,尚未形成整体优势。
发展重点:①以炼油工业为依托,以石油化工与氯碱化工结合为突破口,把PVC、TDI做大做强,PVC达到100万吨规模,TDI达到10万吨以上规模。
加快发展以石化工业基础原料、烯烃为龙头的联合生产企业。
②建设大型乙烯、丙烯生产装置,争取在2015年前后,形成世界级化工园区。
③建设曹妃甸深水原油码头,建立以石油储备为依托的现代石油物流产业。
④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加快以乐凯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业的发展。
4.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现状与优势:1、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各行各业新一轮的技术改造和更新,为装备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国家十分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在未来10-20年我国将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装备制造和供应基地。
2、我省发展装备制造业有不少有利条件。
一是具备一定的实力。
我省装备制造业现有7大类、39个中类、139个小类、8000多种产品,部分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二是具有一定的规模。
装备制造业占整个加工工业比重的72.5%。
三是形成了一些优势行业。
突出的有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制造、农业机械制造、电线电缆等,普通机械制造业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也有一定基础和较大潜力。
主要问题:一是整体实力比较薄弱。
主要经济指标只占全国制造业的2%左右。
二是技术水平低。
整体技术水平基本上处于以机械化为主、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
三是规模经济尚未形成。
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品少,代表行业排头兵的企业少。
发展重点:①汽车及零部件。
重点发展轻型车、专用车、多功能商用车和轿车零部件。
加快建设定州长安、保定长城、邯郸宇康三个汽车工业园和唐山、廊坊两个汽车零部件基地。
②工业及工程设备。
加快发展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输送设备、环保设备等专用设备。
③电子及通信产品制造业。
重点发展现代通信产品、新型显示产品、集成电路及元器件、新型电源及网络信息应用产品。
④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重点发展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节水灌溉和设施农业设备、耕作、种植、秸秆综合利用等农机具,棉花、面粉、豆类、蔬菜等农副产品深精加工机械。
5.建材建筑业建材建筑业现状与优势:1、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材产品的总体市场需求将保持旺盛势头,特别是新型建材、中高档建材、化学建材的需求将日益增大。
2、我省发展建材工业优势明显。
一是水泥、玻璃等大宗建材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总产量分别居全国第5位、第1位。
二是拥有渤海水泥、耀华玻璃、唐山陶瓷等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秦皇岛玻璃、唐山和邯郸水泥、陶瓷生产及出口基地。
三是拥有“耀华”、“晶牛”牌玻璃、“盾石”、“太行山”牌水泥、“惠达”牌陶瓷等一批名牌产品。
四是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规模优势,发展空间和潜力大。
3、建筑业具有经济效益高、就业容量大的特点。
随着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带动力日益增强。
2002年,全省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52.4亿元,占全省GDP的6%,就业人员230万人,占全省劳动力总量的7.2%,拥有河北建工、河北建设和河北路桥等一批骨干企业;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完成投资175.8亿元,居全国第14位。
主要问题:建材工业产品、技术更新任务重,新型建材比重低,小水泥比重大,亟待治理整合。
建筑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企业规模小,管理粗放。
房地产业二级市场不够活跃。
发展重点:①玻璃。
稳定发展普通平板玻璃,大力发展超薄和超厚玻璃,开发着色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加快发展优质和性能独特的加工玻璃,着力开发节能、抗菌、自洁净、隔热等功能玻璃产品。
把秦皇岛建设成为系列化、配套化、规模化、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玻璃生产和加工基地。
②水泥与陶瓷。
稳定水泥产量,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提高单厂生产规模。
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陶瓷工艺,提升产品档次,增强出口创汇能力。
培育唐山、邯郸水泥及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
③化学建材。
重点发展新型建筑幕墙、塑料门窗及异型材、玻璃钢门窗及异型材、PVC、PE(X)、PPR等塑料管材管件。
④新型建材。
重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装饰材料、防水材料和采暖散热器。
联合北新建材集团建设邢台新型建材基地。
⑤新型建筑结构体系。
鼓励开发和引进保温节能的新型建筑结构。
积极推广粘土制品以外的承重砌块建筑、轻钢结构建筑和节能建筑结构体系。
6.食品工业食品工业现状与优势:1、食品工业是生命产业和永久的朝阳产业。
我国食品工业正处于持续发展时期,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劳动就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
食品工业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更容易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
2、我省发展食品工业条件得天独厚。
一是资源优势。
河北是农业大省,食品原料资源非常丰富,拥有一批相当规模的基地,奶类产量已达149万吨,居全国第二位;肉类年产475万吨,居全国第五位;酒葡萄种植15万亩,产量全国第一;粮食总产量2436万吨,居全国第六位。
二是产品优势。
拥有三鹿、长城、华龙、露露、福成、明慧、金海等骨干企业和一批名牌产品。
三是面“三北”(华北、东北、西北),环京津,市场容量大。
主要问题:总体规划、投入不够,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开拓市场能力弱。
发展重点①乳业。
重点发展液态奶及配方奶粉等产品。
加快实施乳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工程,加快石家庄三鹿集团等重点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和规模扩张,加快石、唐、张、承奶源与加工基地建设。
②肉加工。
加快发展猪牛羊肉等分割加工及开发方便莱肴成品和半成品。
重点抓好廊坊、沧州等5个肉牛养殖加工基地和唐山、衡水等5个瘦肉型猪养殖加工基地建设。
③葡萄酒。
重点发展干白葡萄酒、干红葡萄酒、白兰地等和低酒精度的各种水果发酵汁,抓好怀涿、昌黎两大中国优质酒葡萄种植与加工基地。
④粮油加工。
大力发展各种专用面粉、精粉、营养方便食品、快餐配餐食品、速冻食品和高级烹调油、色拉油、起酥油、人造奶油及深加工产品。
重点抓好秦皇岛、廊坊、邢台三个粮油加工基地。
7.纺织服装业纺织服装业现状与优势:1、纺织服装业是我省支柱产业。
具有和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与时俱进的特征,对促进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资源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投资少、见效快、容易进入,容纳劳动力多,是提高居民收入,丰富市场供应,提高生活水平和增加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是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国加入WTO后最具比较优势的出口产业。
2、我省纺织服装业具有较好基础。
一是企业优势。
拥有石家庄常山、承德帝贤、邯郸发达、保定天鹅等一批骨干企业。
二是产品优势。
现有棉纺生产能力居全国第四位,布机居全国第3位,服装产量居全国第8位,粘胶长丝产量居全国第1位,形成了石家庄、邯郸两大纺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