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发电行业
谢谢大家观看 THANKS
中国水电行业发展现状及建设情况
水电建设面临的形势
1、丰富的水能资源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水电建设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大力发展水电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水电 发展造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成立国家电力公司对水电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 我由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水电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2、国家电力公司水电开发的设想和部署:水电开发建设是国家电力公司的重要任务 水电开发的主要目标和基本思路 根据国家“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水电开发的目标为 到2000年水电装机达到75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的24%; 到2005年水电装机达到95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的27%; 到2010年水电装机达到125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的28%; 到2015年水电装机达到15000万千瓦,占总装机比重仍维持28%; 届时水能资源开发程度将达到40%。
•
• •
中国水电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我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电站截流 成功
11月7日9时30分,我国第二大 水电站溪洛渡电站开始截流, 溪洛渡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云 南省永善县与四川省雷波县相 接壤的溪洛渡峡谷,是西部大 开发战略的骨干工程,设计装 机容量1260万千瓦,装机 容量仅次于三峡水电站,居世 界第三位。电站预计2007 年11月截流,2013年6 月首批机组发电,2015年 竣工。整个工程静态投资50 3.4亿元。(新华社)
水力发电行业<第2单元>
中国水电行业发展现状及建设情况
中国水电开发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中国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且人均拥 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中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 严重,使中国面临着很大的环境压力,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开发利用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 然选择。 中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中国水能资源比较丰富,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亿千瓦,年发电量约2.5万亿千瓦时 ,其中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约4亿千瓦,年发电量1.75亿千瓦时。按使用100年重复计 算,水能资源约占已探明常规能源资源的40%,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因此,开发 利用水能资源是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中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 大中型河流上,其中长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澜沧江、黄河和怒江等 干流上装机容量约占中国可开发量的60%。
中国水电行业发展现状及建设情况
2、水电建设实力雄厚,技术水平明显进步 半个世纪以来,水电建设不仅在规模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水电建设整体 实力更是今非昔比。新中国成立后,水电建设事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 积极引进和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努力奋斗,发奋图强,不断培养壮大自己的力量, 培养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勘测设计、施工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水电设计和施工经验, 为加快水电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0年来,水电建设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上,兴建起了各种不 同类型的水电站。在水电建设不断发展过程中,随着一系列设计、施工中技术难题 的解决,水电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科研等各方面的技术水平获得了明显的进 步和较大的提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日益走向了成熟,很多已达到世界先进水 平。其中:在坝工建设上,在已独立建成了大量100米以上混凝土坝和土石坝的基础 上,进行了一批200米以上高坝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工作,使水电设计理论与筑坝技 术有了新的突破和提高,特别是己顺利蓄水发电的四川二滩水电站,混凝土抛物线 双曲拱坝高240米,是中国第一座坝高超过200米的高拱坝水电站,其坝高目前居世 界第4位。水电建设机电安装技术水平明显进步,实现了较大的飞跃。继刘家峡、龙 羊峡之后,岩滩、隔河岩、广蓄等一批单机3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相继 投产发电,李家峡单机容量为40万千瓦,二滩单机容量为55万千瓦已先后投产发电, 三峡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正在建设中。
中国水电行业发展我国规划的除西藏外的大部分水电工程将开发完毕,我国水电开 发的重点将逐渐向西藏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和雅鲁藏布江流域转移 2、根据全国水力资源复查结果,西藏自治区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7640亿千瓦时, 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1.1亿千瓦、年发电量5760亿千瓦时。全区水力资源理论 蕴藏量占全国的29%,居全国首位。技术可开发量占全国的20.3%,仅次于四 川省,居全国第二位。随着前期工作的深化,技术可开发量还将进一步增大, 有可能跻身全国第一位。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干流梯级水电站 规模大多在100万千瓦以上,个别为1000万千瓦级的巨型电站,是全国乃至世 界少有的水力资源“富矿”。目前,全区已建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50万千瓦, 只占技术可开发量的5‰,开发利用率为全国最低水平。
中国水电行业发展现状及建设情况
3、制度创新成果丰硕,确立了以项目法人负责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为主要内客 的建设管理体制 从建国初期到80年代初,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水电建设主要采取自营式建设管理 体制。 • 水电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是从1984年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引水隧洞实行国际公开招标开 始的。从1986年起,全国水电建设全部实行了新的管理体制,结束了计划经济下自营 体制的历史。十多年来,水电建设体制改革始终为全国基本建设走向市场起到开路先 锋的作用。 •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对市场经济的要求,水 电建设改革不断深化继续推进。 4、打破单一投资形式,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 过去国家计划兴建的大中型水电站,全部由中央投资。水电建设全方位的改革,打破 了单纯由国家单—办水电的格局,实行了多渠道集资办水电,大大调动了地方办水电 的积极性,乃至企业、集体、个人积极参与投资水电建设的局面,集资办水电取得了 很大成效。1985年从云南漫湾水电站开始,实行中央和地方合资办水电的政策,中央 和地方按各自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拥有产权,分电分利。其后,水电建设集资办 电得到很好的发展,合资项目和合资金额逐年迅速增加,电站规模明显增大,合资的 地区范围不断拓宽扩展,合资方式也广泛多样。
中国水电行业发展现状及建设状况
• • • 金沙江下游河段从上至下依次为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座水电站, 其中溪洛渡与向家坝水电站、白鹤滩与乌东德水电站各构成“一组电源”,主要 向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送电。4座电站的装机总容量为4035万千瓦。 2002年,国家正式授权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开发金沙江下游河段的乌东德、白 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电站。 溪洛渡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雷波县和云南省永善县交界的金沙江上,是一座以发电 为主,兼有防洪、拦沙和改善下游航运条件等综合效益的水电站。电站左、右两 岸各安装9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 向家坝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宜宾县和云南省水富县交界的金沙江下游,是金沙江下 游河段梯级开发规划中最末的一个梯级电站。电站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同时改 善上、下游通航条件,兼顾灌溉,结合防洪、拦沙,并且具有对上游梯级电站进 行反调节等综合作用。电站左、右两岸各安装4台单机容量75万千瓦机组,装机容 量600万千瓦。 乌东德水电站位于四川省会东县和云南省禄劝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是金沙江 下游河段梯级开发规划中的第一个梯级电站,具有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拦沙 等综合效益。电站总装机容量870万千瓦。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云南省巧家县和四川省宁南县交界的金沙江上,是金沙江下游 河段梯级开发规划中的第二个梯级电站,具有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拦沙和通 航等综合效益。电站总装机容量1305万千瓦。
中国水电行业发展现状及建设状况
• 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
•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金沙江分上、中、下段。其中玉树至石鼓称为金 沙江上段,石鼓至攀枝花称为金沙江中段,攀枝花至宜宾称为金沙江下段。 金沙江水量丰沛且稳定,落差大且集中,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水能资源 极为富集的河流,其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124亿千瓦,约占全国的16.7%,可 开发水能资源达9000万千瓦。特别是金沙江下段,水能资源最富集,河流穿 行于高山峡谷之中,具有建设高坝大库的地形地质条件,开发条件最为成熟。 •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特别指出“可再生能源的 比重显著上升"。水电是现在技术最为成熟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金沙 江是我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开发金沙江水能资源符合我国能源结构调整 的要求,是高效利用水能资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 开发金沙江水能资源对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实现“西电东送”,优化和改善 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发展西南经济,缩小东西部差距, 充分发挥长江三峡工程的效益,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
中国水电行业发展现状及建设情况
• 国家鼓励和支持水能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 为了有效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更好地满足能源日益增长的需要。近年来,国家积极 推动水电的“西电东送”战略,并将其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措施。在西部 地区陆续开工了一批特大型水电工程,如溪洛渡(1260万千瓦)、向家坝(600万千 瓦)、龙滩(420万千瓦)、小湾(420万千瓦)、构皮滩(300万千瓦)、瀑布沟 (330万千瓦)、拉西瓦(420万千瓦)、锦屏一级(360万千瓦)、锦屏二级(440万 千瓦)等。这些特大型水电站的建设,标志着中国水电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到 2006年底,中国已建成水电装机容量1.29亿千瓦,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1%, 年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6%。水电建设已为中国能源供应、环境保护和经济发 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水电建设已突破了过去技术和资金的制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 新阶段,水电设备制造和水电施工技术日臻完善,在引进消化国外技术基础上,已可 以制造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电设备制造能力,水电工 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已形成完整体系,可以满足中国水电建设快速发展 的需要。 为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更好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国家鼓 励和支持水能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按照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水电 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亿千瓦,水电开发利用程度将达到约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