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的临床应用价值ppt课件
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的临床应用价值ppt课件
力不同条件下的兴奋性,但是不能定量地作出客观的记录。 用电生理方法刺激胫神经,引起脊髓单突触反射,从而导 致它所支配的腓肠肌收缩.这即是H反射。由Hoffmann而 得名。如果是叩诊跟腱引起腓肠肌收缩,则称之为腱反射 (T反射),这种方法间接地测定运动系统控制的肌梭灵 敏度。为了鉴别H反射和F波,刺激强度要逐渐增加,开 始H反射波幅是增加的,但在M波出现和继续加大过程中 H反射逐渐减少。当强度超过M波的最大波幅而继续加大 时H波消失,F波取而代之。H反射的最佳刺激强度是既最 大限度兴奋了IA输人纤维,又不同时兴奋运动纤维。
18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 1.下运动神经元疾患的肌电诊断 • 下运动神经元疾患的共同临床表现是:该
单位支配的肌内发生瘫痪,肌张力降低,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和无病理反 射,由于病损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各有 其特征。因此,对患者进行细胞的肌电检 查,是较易作出定位诊断的。
19
• (—)脊髓前角细胞疾病的肌电图 • (二)神经根压迫症的肌电图 • (三)神经丛病变的肌电图 • (四)脊神经病变的肌电图
12
• H反射正常值 • • 胫神经H反射潜伏期正常为30-35ms之间,
两侧之间差为1.4ms。
13
• H反射临床应用:胫神经H反射潜伏期,提 供整个输入和输出通路的神经传导信息。 如果是酒精中毒、肾功能衰竭以及其它多 发性周围神经病,潜伏期会延长。在糖尿 病性周围神经病,可以提供早期诊断。H反 射可以因腰骶根的损害而有改变,如S1根 受损其表现多为H反射消失或者潜伏期延长。
8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 1.电极 • (1)刺激电极:刺激指(或趾)时可用环
状电极,该电极采用两片宽4~6mm之金属 片组成,外覆以绒布衬垫,包绕于手指或 足趾,称环状电极。阴极置于近端指节 (或趾节),无关电极置于末端指节(或 趾节)。
9
• (2)记录电极:可用表面电极或针电极, 使用表面电极时,电极间距以3mm为宜; 针电极由两根金属针极组成,其中一根针 插人邻近神经的部位,另一电极插人远离 神经部位,针极记录的神经电位幅度较高, 波形可呈双相、三相、四相。
16
•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异常 表现为感觉电位 消失、波幅的降低、潜伏期延长、以及传 导速度减慢。但要注意排除技术因素。
17
•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主要见于周围神经疾患;脊髓 前角细胞疾患时传导速度一般无改变,但如果伴 有周围神经变性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可有不同 程度减慢,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肌源性疾 病时,传导速度在正常范围。一般认为感觉神经 传导速度较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敏感,周围神经疾 患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即可出现感觉神经传导速 度的减慢,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神经根压 迫症神经传导速度无显著改变,这是因为每个神 经内含有多个神经根,一个神经根的受损,并不 影响神经传导。
20
• 2.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 3. 遗传性周围神经疾病 • 4.面神经麻痹 • 5.糖尿病性神经炎
21
• ①插人电位; • ②自发电位; • ③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3
• 神经传导速度是研究神经在传递冲动过程中的生 物电活动。利用一定强度和形态(矩形)的脉冲 电刺激神经干,在该神经支配的肌肉上,用同心 针电极或皮肤电极记录所诱发的动作电位(M 波),然后根据刺激点与记录电极之间的距离, 发生肌收缩反应与脉冲刺激后间隔的潜伏时间来 推算在该段距离内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这是一 个比较客观的定量检查神经功能的方法。神经冲 动按一定方向传导,感觉神经将兴奋冲动传向中 枢,即向心传导;而运动神经纤维则将兴奋传向 远端肌肉,即离心传导。
7
• 神经传导速度 以尺神经为例,假设AC所 需潜伏期(T1)为8ms,BC所需潜伏期 (T2)为4ms,AC之间距离为28.9cm, BC之间距离为6.4cm,则BC之间的运动神 经传导速度为:MCV=(AC-BC)/( T2T1)=(0.289-0.064)/(0.008-0.004)=225/ 4=56.25m/s
14
单纤维肌电图临床应用
• (一)运动神经元疾病 • (二)周围神经病 • (三)神经肌肉接头病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四)肌病
15
• 运动传导速度异常 表现为传导速度减慢或 潜伏期延长。一般以传导速度低于两个标 准差,则显示减慢;潜伏期常能单独反映 神经的传导功能。如正中神经腕—外展拇 短肌潜伏期超过4.5~5ms时则显示延长, 提示该段神经受损;臂丛神经疾病时,刺 激Erb氏点在近端肌肉和三角肌、肱二头肌, 冈上肌记录诱发电位时,常可根据潜伏期 的改变单独作出诊断,不一定伴有传导速 度的减慢。
10
• 分析指标 感觉神经系将冲动从末梢感受器 传入中枢,测定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时刺激 与记录的位置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 不同,检查时电流刺激神经远端部。在神 经近端进行记录。有作者认为SCV的改变 对周围神经病变,比MCV更为敏感,特别 是在中毒性、代谢性神经病变者
11
反射检查
• (一)H反射 • 临床上通过肌肉的伸张反射可以估计到运动神经元在张
•
6
• 3. 分析指标 • • (1)潜伏期:从脉冲波刺激开始至记录到动作电位(M
波)出现之间的潜伏时间称潜伏期。以ms表示。 • • (2)传导时间与距离: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时,使用
脉冲电流对神经的各个不同端点分别进行刺激,在其所支 配的远端记录到动作电位(M波),两个端点潜伏期之差 称为传导时间。再从人体表面测出两端点间的距离。 •
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的临床 应用价值
1
• 肌电图是神经科疾病诊断、预后判断的一 项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
2
• 在检查前根据其病史和体征,制定一个初 步检查计划。一般地说,希望肌电检查时 能确定哪块肌肉有异常电位,此肌肉属于 哪条神经支配?异常肌电图的性质如何? 为此,必须在选定的肌肉上,至少做如下 几项观察:
4
• 1. 电极 • • (1)刺激电极;直径1cm,相距2cm的两个
银制或不锈钢的圆盘作为一对刺激电极。 • (2)记录电极:可使用针电极或表面电极。 •
5
• 2.检查方法 检查前将电极浸透生理盐水,置于 欲刺激的神经干的皮肤上,刺激电极的阴极置于 外周端靠近记录电极处。以尺神经为例,A极置 于肘部尺神经沟处,B极置于腕部尺神经干处, 在尺神经所支配的小指外展指肌处安放记录电极 (C)。刺激电极(B)与记录电极(C)之间安 放一电极接地。A和B刺激电极分别与脉冲刺激器 连接,并分别给以超强度刺激,经一定时间可记 录到由于刺激而诱发的动作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