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区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实施方案
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民族
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
要手段。为匹配临空港新城开放开发的战略地位,推进我区教育国际
化进程,引入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加强中外师生交流,探索义务段、
高中、职校教育跨国合作办学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建设
优秀人才,提升我区教育水平和教育综合竞争能力,促进我区教育高
位均衡发展,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教师素质提升年”建设,完善教育对外
开放格局,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主线,以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为抓手,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义务段学校、高中、职校国际教育
交流,切实推动教师跨国访学培训和国际化学校的创办,借鉴国外先
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全面提升我区教育国际化的水平,实现我区教育
与世界教育发展的融合和同步,充分吸收世界文明,注入人类普适价
值,锻造世界精神,培养世界公民。
二、主要目标
以提升我区教育国际化水平为目标,推进我区教育国际化进程。
实现师生的国际交流,建立起推进我区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常态机制,
形成指导、管理、服务我区教育国际化的工作网络,搭建我区师生外
出留学和考察的平台,使学生最终具有世界眼光、现代文明习惯和国
际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
(一)境外研修培训。逐年提高各布局学校的领导干部、区级及
以上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境外研修、培训交流的比例。
(二)提高交流人数。提高文化交流为主的出、入境交流的学生
人数、各级各类学校接收境外来我区或交流的学生人数。
(三)参与国际培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参与国际理解教育。
高中和职业学校普遍开展“双语”教育实验课程或技能培训,有国际
交流项目。
(四)举办学术交流。争取举办高水平的教育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论坛)。
三、推进策略
(一)高标准创办国际化学校。全面启动国际化学校硬件建设,
并制定办学工作方案。国际学校将启用一流的教学规划、一流的教学
硬件设施、一流的师资资源和教学管理,着力于建设类比北京、上海、
广州等一线城市知名国际学校的标准,同时考虑武汉市市情、考虑老
百姓的需求、考虑适应来东西湖区投资发展的人士和家庭的教育需
求,缔造一所属于武汉市的真正意义的国际学校。拟定在金银湖地区
选定一所新校,与鼎石国际学校合作,充分利用其资源,打造一所
12年一贯制的国际化学校。目前,学校办学的基本思路、理念、基
本策略均已明确,学校建筑规划方案已经完成,教育配套的报批手续
基本完备,可迅速开展学校建设。
(二)兴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活动,提升我区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水平。吸引国际高质量的
教育资源,引进国际先进的课程和教材,共建教育和科研机构。注重
吸收转化,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内涵建设。与国外知名教育机构合作,
搭建网络交流平台,探索海外远程教育。
(二)积极建立友好学校。积极与欧美先进城市或国内友城的公
立教育系统结对,签署“师生互换、学着互访、互认学分、合作研究、
资源共享”等方式的教育合作协议(备忘录),引导和鼓励我区学校
与友城学校形成比较稳定的交流协作关系。
一是北大为明附中与东密歇根州东肯特伍德高中、罗克福德高
中、赫兰克里斯汀中学、牛津学区等美国高中合作,创办了国际高中
班,2014年9月开学,现有14名中美合作学生,采取2+1合作模式,
区域内的吴中、四中将共享教育资源;二是与美国的新泽西州、纽约
市学校(待定)合作,实施国际国际理解教育,选定对象为东西湖实
验小学、吴家山第三中学,拟定了初步计划,为推进国际国际理解教
育构建了平台;三是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北京亚德昭宏国
际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与德国梅克伦堡州手工协会以及德国施特拉尔
松德职业技术学校取得联系,双方有意向就共建专业、学生互换、师
资培训等课题进行合作交流,并就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沟通,达成
了合作意向:开办国际汽修专业班,采用3+2合作聘请德国专家到职
校,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德语培训,选拔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德国
大专院校深造。
(三)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国际合作。采取措施,推动国际科研合
作和学术交流,提高学科建设的国际化水平。制订相关政策,积极争
取主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搭建
国际交流平台,拓展国际交流渠道。
(四)加强国际化教育的队伍建设。携手上海方略教育集团,与
英国伦敦国际培训学校、英国未来学校合作,重点推进了名校长、名
教师培训工程,采取引智、校本、出国培训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多
形式选拔优秀教师在境内外研修,积极输送教师赴海外任教,提升我
区教师的国际化意识与教学能力。
(五)积极聘请外籍教师到我区任教。借鉴国际先进教育模式,
吸引海外访问(飞行)教师,采取多校联聘、开设跨校际的“大课堂”
或“走班制”等教学模式,探索海外远程教育,提高学生外语口语交
际能力。
(六)加强国际课程建设。各布局学校强化外语和计算机课程教
学及跨文化内容的学习。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引进高水平的国际课程和
原版教材,探索把国际理解教育的专题融入到校本课程中,逐步完善
双语教育实验课程体系。
(七)扩大学生交流渠道。扩大学生出国修学的学校类别、范围
和规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海外夏、冬令营和文化交流出访活动。
四、重点工作
(一)成立东西湖区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管
理我区教育国际化的相关事务。由东西湖区教育局牵头负责实施教育
国际化工作。东西湖实验小学、吴家山第三中学加强外语教学,开展
国际理解主题教育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北大为明学校高
中部负责探索我区高中国际化教育的模式,吴家山中学和吴家山四中
共享其教育资源;东西湖区职业技术学校探索职业中学国际化教育的
模式,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从学科配置到课程安排,从教材选用到教
法创新,拓展发展空间,培养具有国际职业资格的学生,输出优秀劳
务人才。
(二)构建学习平台,提升外语能力。积极推动英语教学改革,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从教材、课堂教学、教师素质、课程建设、现代
教育技术的应用、双语教学、跨文化交流教育活动等方面提升学生外
语能力。开展教师外语培训活动,着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外语水平和语
言交际能力。通过开拓外教聘请渠道,规范外教聘请手续,完善外教
合同制管理等方面加强对外籍教师的管理,促进外籍教师融入学校的
教育教学体系,提升学校英语教学品质。
(三)构建交流平台,开展交流互访。以北大为明学校高中部加
强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建立广泛的国际交流网络,辐射全区高中
学校。开展友好学校师生的互访文流、各种外事接待活动;抓好合作
办学项目的工作,落实已有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协议,促进学校在人员
交流、师资培训、合作办学、联合科研等内容上建立中—长期的合作
关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各种文化交流项目,如英语教育、艺术教育
的交流,扩宽学生视野。
(四)构建宣传平台,培养国际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成为既有国
际视野、世界眼光,又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怀的年轻一代,
通过多种宣传对学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异域文
化的理解与尊重,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际理解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对外
交流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差异性体验,立足中华民族文化传
统,以宽容、尊重的态度与异文化沟通、融合。培养学生具有世界眼
光、现代文明习惯和国际交往能力。
(五)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在布局学校建设较为完善的
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国际会议报告厅,装备配置较高的微机,
并通过光纤和国际互联网相联,清晰地、有选择地、可控地收看外语
电视节目,为学生学习外语,了解国外创造有利条件。强化各学校的
电脑教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推进教育国际化是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落
实这项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专门的组织或机构,负责规划、组织、
管理、协调、评估、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区教育局设立相应的领导机
构,负责教育国际化工作。
(二)加强制度建设
制定教育国际化实施意见,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保障措施
等。建立健全各项涉外管理规定,制定适应新形势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项目的运行规范。健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举措
的相关规定。
(三)加强宣传力度
大力宣传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引导学校梳理
开放意识、国际意识,高度重视教育国际化工作。
(四)加强督导奖惩
建立健全教育国际化激励、评估制度,科学评价学校教育国际化
过程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