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浅谈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最新浅谈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

关键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与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金融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国
金融监管体制也不断改革和创新,大型金融机构之间跨国界收购、合并盛行,涌现
出许多既从事银行业务,又从事证券、保险业务的多元化金融集团--金融控股公
司。目前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已经初具规模,成为我国金融业改革与的新热点,
金融控股公司的存在,对我国的金融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我国
目前实行的是金融分业监管体制,这一体制导致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存在诸多问题,
特别是在金融风险控制方面更是十分薄弱。因此本文将针对目前金融控股公司在
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促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更好
发展。
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母公司控制和影响下,由银行、证券、保险等两个或两个以
上具备独立法人地位的金融机构组成,形成主营金融业务的金融控股集团。金融
控股公司是金融业综合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国家金融自由化、市场和信
息技术发展的产物。金融控股公司作为多元化经营的金融集团,采取集团控股、
联合经营的模式,能够通过法人企业的方式来规避风险。
一、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以光大集团、中信集团为
代表的金融机构形成的控股集团;第二类是以中银集团为代表的国有商业银行独
资或合资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第三类是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产业资本投资形成
的金融控股集团;第四类是以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地方性金融控
股集团。
我国的金融企业相对于国际上的大型金融企业,大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
业务种类也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客户高效、快捷、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从而缺乏国
际竞争力。由于我国实行分业监管,各监管机构各自独立,监管职能并不具备系统
的协调合作机制,也不能充分利用金融机构的资源。因此,我们应当不断推动金融
控股公司的发展,以增强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说,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
金融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渐进的现实选择,是由金融分业向混业过渡的桥梁。
二、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金融控股公司属于多元化经营的金融企业集团,能够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
务,实现了金融业务多元化和资产多元化。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金融控股公司复
杂的组织结构和宽泛的经营范围使其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风险控制方面,
存在问题尤为突出。
(一)关联交易风险
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关联交易是指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各子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与
母公司之间发生的资产和负债。一般而言,金融控股公司的关联交易包括资金、
产品和信息的相互划拨与传递,相互担保、抵押,为了避税或逃避监管的目的相互
转移利润等等。内部关联交易在目前的市场运营中不可避免,它可以降低金融控
股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效率。但是如果不能对内部关联交易进行有效控制,使其
过度发展,就会使风险在公司内部扩散,其对社会的危害远远大于其带来的收益。
(二)信息披露风险
我国目前没有针对金融控股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要求,也没有具体的标准与规定。
金融控股公司为了实现集团的发展,很有可能通过成员之间的内部交易来实现其
特定的发展目标,而大量内部交易的存在会导致同一笔资金在母公司和子公司的
资产中同时反映,重复的情况极为普遍。另外,由于金融控股公司经营多种业务,
这样就有可能与客户产生冲突,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失,金融控股公司就有
可能会利用信息不对称伤害客户利益以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金融控股公
司的结构复杂性就导致信息披露难度加大,信息披露的随意性加大,大量虚假信
息的存在必然会引发风险。
(三)资本管理风险
金融控股公司的股权结构比较复杂,由于母公司的资金通过投资控股对子公司拥
有支配权,同一笔集团公司外注入的资本金,就可能在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资产负
债表中同时反映,但是对于子公司而言,这部分资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权资
本,不具备实质上的抗风险能力,加入子公司再将这笔资金投资孙公司或者其他
子公司,则容易造成资本金的多次重复计算,导致财务杠杆过高,进而会影响公司
的金融安全。
三、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的应对策略
随着市车发展,必须严格控制风险,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
(一)建立完善内控机制
控股公司成员之间业务相互交叉,一个成员的经营状况很有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其
他成员。所以,建立的内控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期望阻止风险在公司之间传
递,建立"防火墙"制度势在必行。
"防火墙"制度是一种制度安排,能够割断各种业务之间的风险传递。通过这种安
排,在多元化金融集团内部某一部门中的某些人所掌握的信息不会直接或间接地
被集团其它部门的人所掌握或利用,从而保证每一个部门不是依靠牺牲本部门或
其它部门客户和股东的利益来获得盈利。"防火墙"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是业务"
防火墙",主要功能用于规定公司内部组织和管理结构等方面的内容,保证信息透
明且不妨碍内外部审计。其次是资金"防火墙",主要功能是限制资金随意在金融
控股公司内部流动,防止出现损害投资方相关当事人利益的情况。第三是信息"
防火墙",主要功能在于防止有害信息在母公司与各公司之间流动,杜绝滥用信息
和内部交易的发生。
(二)规范信息披露机制
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信息披露管理,有利于减少由于监管方与被监管方信息不
对称而导致的监管缺失,也有利于政府及其他相关机构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有效
金融监管和市场约束。因此,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至关重要。
规范信息披露机制,首先我国要尽快出台《金融控股公司信息披露暂行办法》,
通过该办法来约束金融控股公司的信息披露活动,使之能够定期向监管者报告其
相关的交易,提供控股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控股结构的变动、控股公司内部的
相互支持、关联交易、担保、财务信息等,并且能够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完
整及时。其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司内部核查机制,制定准则对公司内部信息的
传递制定严格的规范,使监管当局和投资者都能够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基本状况有
真实的了解和准确判断。最后,要建立信息披露的正向机制,作为金融监管部门,
应当核查金融控股公司的信息披露情况,对于能够真实准确披露相关信息的公司
给予政策上的优惠,例如,降低信贷的难度和成本,增加税收优惠等等;而对于制
造虚假信息的公司,则加大惩罚力度,提高交易成本,以保证市场拥有一个相对健
康的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