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么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怎么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如何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先列目录根据目录查文献资料
题目:2BJG-12大豆精量播种机的(主要设计部分名称)设计
目录
1 大豆的种植方式
1.1
1.2
1.3
.....
2 大豆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2.1国内大豆播种机的发展(根据种植方式;播种机种类及型号,播种机的播种器的形式;各自己的优缺点;)
2.2国外的大豆播种机的发展(根据种植方式;播种机种类及型号,播种机的播种器的形式;各自己的优缺点;)
2.3(机器名称)研究意义(为什么研究这种机器,针对什么栽培技术,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机器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3 大豆三垄栽培技术与常规技术比较(先列出各种栽培技术,然后分别写出优缺点,最后突出大豆三垄栽培技术)
3.1
3.2
3.3
.....
4 大豆播种机的总体设计(根据作业效率拖拉机的功率;分几种型
号,6行,8行,12行等。

机器整体分几部分,都起什么作用;)
4.1
4.2
4.3
.....
5 。

的设计(写自己的设计部分,可能是三个部分看自己的图纸,分别计算过程,工作原理可以插入自己所画的装配图进行说明;或者找一个相对复杂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这是主要部分;是工作量的体现)
5.1
5.2
5.3
.....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附录1
附录2
大豆三垄栽培技术
大豆三垄栽培技术作为目前垦区大豆的主要栽培方式,具有简便、科学、适应性广、增产效果明显等特点。

其主要栽培技术为:(1)技术要点:
①垄体、垄沟间隔深松。

②分层深施底肥、种肥、追肥。

③垄上双条精密(量)点播。

这三项新技术的垄作与垄平结合栽培法,被群众简称为大豆"三垄"栽培法。

"三垄"栽培法与常规法相比,有六大技术改进:
①改平翻为翻、耙、松相结合。

②改平作为垄作。

③改表层浅施为分层深施底肥与种肥。

④改单条平播为垄上双条精量点播。

⑤改病、虫、草单一防治为病虫草综合防治。

⑥改一机单用为一机多用。

(2)"三垄"栽培法优点:采用垄作深松与分层深施肥相结合的做法,增强了大豆的抗旱、抗涝、抗病、抗倒、抗低温的能力,并提高了土壤的供肥、供水、供氧、供热和提高贮肥、贮水、贮氧的能力。

采用垄上双条精量点播与耕种结合,耕管结合,耕防结合等复式作业,协调了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关系。

因而提高了大豆的光合生产效率,土壤水分利用率,肥料利用率,和有效积温的利用率,以及提高机除与化除的综合性灭草效率。

(3)大豆三垄栽培法的配套机械;根据不同牵引力的大小,我
校设计有三种类型的耕种机:
①中型车牵引的(54或75马力)。

2BJGL-6型双条精量耕种机。

可一次或二次完成,深松、施肥、播种、喷药、复土镇压等联合作业,70厘米垄距,幅宽6行,每班次工作量为250-300亩。

②大型车牵引(100马力以上)2BJGL-12型,其它功能与中型机相同,幅宽12行,班次作业量可达1000亩左右。

③小型车牵引(12-20马力)2BJGL-2型,功能与上两种相同、幅宽 2行。

班次工作量40-60亩。

组合配件有:喷雾机械(含苗带喷雾)旋转锄中耕(含苗带旋转锄)。

(4)大豆三垄栽培法必须按不同生态区制定农业技术的实施方案与操作规程。

样本2:
马铃薯播种机的总体设计
目录
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前言 (1)
1.1 课题背景和科学意义 (1)
1.2 国内外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2)
1.2.1国外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1.2.2我国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2 技术任务书
2.1 设计的主要内容
2.2 设计的总体方案
2.2.1设计原则
2.2.2基本结构
2.2.3工作原理
3 设计计算说明书
3.1 升运链式播种机主要技术参数
3.2 配套动力的选用
4 传动装置的设计计算
4.1 传动路线的确定
4.2 传动比的计算
5 排种器的选型设计
5.1 种箱的结构参数的设计
5.1.1种箱尺寸的确定
5.1.2种箱容积的计算
5.2 排种器的选型与计算
5.2.1马铃薯播种机对排种器的性能要求
5.2.2现有排种器的类型和特点
5.2.3排种器的选型
5.2.4升运链相关参灵敏的确定
6 排肥器的选型设计
6.1 排肥器的性能要求
6.2 常用排肥器的种类和特点
6.3排肥量的计算
7 开沟器的选型设计
7.1 开沟器的性能要求
7.2 现有开沟器的种类和特点
7.3 开沟器的选型
7.4 开沟器结构参数的确定
7.4.1 入土角α的确定
7.4.2 切土角β的确定
7.4.3 铲翼张角γ的确定
7.4.4 开沟器外形尺寸的确定
8 输种管的选型设计
8.1 输种管的性能要求
8.2输种管的选型
8.3输种管参数的确定
8.3.1 输种管的直径
8.3.2 输种管的倾斜度与长度
9 覆土器的选型设计
9.1 覆土器的种类和特点
9.2 覆土器的选型
9.3覆土器性能结构参数的确定
10 镇压轮的选型设计
10.1 镇压轮的使用条件
10.2 镇压轮的设计要求
10.3 镇压轮的结构设计
11 行走轮的选型设计
11.1 行走轮的设计要求
11.2 行走轮的结构
11.3 行走轮的安装
11.4 行走轮转速的计算
结论与建议
结论 (46)
建议 (48)
参考文献 (50)
致谢 (5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