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迟来的正义是不是正义——反方立论

迟来的正义是不是正义——反方立论

谢谢主席,感谢对方辩友精彩立论:
纵观今日之中国,正处于关键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还处于一个上升阶段,作为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司法也正经历着严峻考验。

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群体事件逐渐增多,而今天针对迟来的正义是否为正义的讨论正是我们面对司法程序的滞后,司法正义的疲软所引发的又一次思考与拷问。

对此,我方的观点是,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

古语有云,公道自在人心,正义在每个人心中就像一把标尺,在善与恶之间做着评判和权衡。

而迟来的正义,是指正义在本应该被伸张的时候没有出现,而在之后出现的情况。

迟来不是时间序列上的后一步,而是指因为程序上的瑕疵,意识的缺陷,个人的偏见导致的正义没有按照应有的脚步来到我们的面前。

正义维护的是一种标准和理念。

正义是一种持续的状态,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

如果仅仅追求结果而忽略过程和手段的非正义,就像我们能够容忍杀人犯杀人一样,因为他最后的结果是被绳之以法,而这种容忍显然不是正义之道。

首先,迟来的正义仅仅是维护了一种结果。

无论是文革时期含冤多年被平反的文人,还是冤假错判数十年得以沉冤昭雪的案例,其能做仅仅是还原事实真相,做一种事后的补救。

在赵作海的案件中,赵作海含冤被关押11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付出着本不应该承担的代价;相反,真正的杀人凶手却逍遥法外,并
没有为自己行为的承担任何责任。

所以,即使最后真相揭晓也远远无法掩盖过程和手段不公平所带来的伤害。

其次,只追求结果正义而忽视程序正义制约了司法制度的完善。

随着司法程序的日益健全,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实体正义,程序正义更是不可或缺。

我们无法忍受案件久拖不结,更无法接受数十年冤狱最终无罪释放。

所以不合理、拖沓的诉讼制度和司法效率观念的淡漠只会成为制约司法正义的瓶颈,迟来的正义难以根除司法制度的顽疾。

我们并不否认,正义即使迟到也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迟来的正义已然违背我们对正义本身的诉求,仅仅是对既往错误和流逝时光的一种纠正和补救,这种事后补救只是给伤者一个安慰,还历史一个真相。

因此,我方坚持认为,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