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课的教与学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实施新
课程。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要
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自己去探索与发
展,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
龄、性别、教材、学校实际情况等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重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
想,教学相长。
一、学的方法
1.五步教学法
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即“情景——问题——假设—
—解决——验证”五个步骤。在课堂中教师要合理的设计自己
的教学设计,将“五步教学法”的东西要体现在教学设计中去。
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来提出问题,通过进行假设、推断,学
生和教师共同探讨、共同分析来验证所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学
习的积极、主动性就得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也比较轻松。
2.主动学习法
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就是教学生学会针对自己的实际情
况、器材、场地等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项目和方法,通过自己的
努力和教师的帮助与指导,最终实现学习目标。例如,老师带来
了篮球、羽毛球、体操垫等各种体育器材,学生可自己来完成教
师提出的练习任务。学生主动到教师面前表现,教师不要为学生
做得不好而制止和取笑学生,要以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学
生,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加愉悦,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智,树立
自尊和自信。再例如,上体育游戏时,课后给大家布置以小组为
单位创编体育游戏,下节课时将自己的游戏带到课堂中来,各组
展现才能。
3.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组成小组,一起讨论、练习、
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评价,共同提高,达到锻炼的目的。
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是最为常见的学习方法。教师通过集体性
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例如,在本学期的广播操的教学
中,教师教完一段后,让学生两人或四人一组进行互作互评,共
同学习,共同提高。如此一来,既提高了相互的做操水平有增加
了同学之间的交流,还学会了评价与自我评价,且建立了同学之
间的良好的友谊关系,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凝聚力,使学生在课堂
中感觉到学习的轻松、愉悦和优越感。最终达到共同学习、共同
提高的目的。
4.创新学习法
目前,高考的指挥棒是不可能变化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
为了让学生出成绩,各科的学习任务压得学生喘不过起来,长时
间的习惯让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受到限制。而社会需要的却是
有创造、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在幼年时期就具有良好的创造力,他
们会用东西,在自己的世界里构建自己的天地。事实上,体育课
是比较宽松的课堂,让学生可以释放压力,恰是创新教育的重要
阵地,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创新、创造的机会。例如,在体育游
戏的教学中,让学生参与一些游戏的编排、组织,规则和方法制
定。在学期中,可让学生自己编徒手操并将自己编的操带做。对
于学生在创造、创新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大胆的给以鼓
励与激励,培养大胆的创新能力。
5.分享学习法
分享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别人、自己的东西
拿出来与老师、同学共同分享,从中学到东西。我孩子的幼儿园
经常会让宝宝们带些零食或玩具到园里与其他的宝宝分享,那么
我们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又何尝不能尝试让学生进行分享呢?于
是,我在体育教学中将分享运用到中学体育教学中。比如,我们
在本学期进行的广播操教学中,临下课前会让大家共同分享本节
课的感受与收获,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6.评价学习法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和能力,
让学生学会评价与自我评价也是我们体育教学不可忽视的教学
任务。通过课堂的学习,教导学生进行评价与自我评价。通过一
系列的活动,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
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广播操时,学生分
别出列表演,请学生说出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在哪里,应当如何
改进才完美,让学生进行评价与自我评价。在学生进行评价后,
我会及时的给予表扬与鼓励,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大胆、敢说、敢
言的好习惯,给他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样,通过评价与
自我评价能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更多把握,有助于学
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期待,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
二、教师的学法指导
1. 结合学生的年龄、性别特征进行指导。
从参加工作6年来,一直从事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学工作,
此年龄阶段主要集中在11岁至15岁之间,学生正处于青春发
育期,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身体和心理需要健康的
成长,要针对他们生理、心理特征进行全面的辅导。特别是女生
在这个年龄阶段更是我们体育教师关注的对象,在平时的体育教
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她们,进行区别对待,及时调整、合理安排
好她们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量,并进行科学的指导。着重指导学生
的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与指导。
2.结合教学内容、时间段进行指导。
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时间段应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例
如,田径、游戏、球类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就有很大的差异。进行
田径教学内容时可选择任务学习法,球类则可采用合作学习法。
冬季就可以开展一些力量、耐力项目,夏季就可开展游泳、游戏
等项目进行指导。
3.结合教学任务进行指导。
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学生,各自有着明确的教学任务。对于小
学毕业刚刚进入中学的七年学生来讲,他们的任务是适应中学的
生活、学习环境,适应中学的节奏。八年级的学生主要锻炼与积
累体育方面的基本素质和体育能力,让他们得到全面的锻炼与发
展。九年级的学生主要面临的是初中毕业体育考核的压力,主要
是针对考试、考核的内容进行教学。同时,还要注重关于考试、
考核心理与技巧的方法指导。我们必须把握教学任务教学指导。
4.结合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指导。
全年级、全班学生不可能在一个水平线,有的同学爱好体育,
有的同学不喜欢体育,有的体育天赋较好,有较大的培养前景,
有的同学体育天赋相对较弱,我们必须结合实际,认清个体之间
的差异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例如,对体育
天赋较好的学生可用目标、理想学习法,创造学习法等,对体育
天赋相对较弱的学生可用鼓励、激励学习法,让全体学生看到自
己的进步,体会成功的喜悦。
总之,中学体育教学在学生的人生成长中起着关键的的作
用,对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我们体育教师应当抓住初级中学学生的特点、结合学校的
实际情况,将体育的教与学紧密的结合起来,自如地运用到课堂
教学之中,与学生共同进步和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