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自我意识
第三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自我意识
爱因斯坦对学生说:‚有两位工人从烟囱里爬出来,一位很 干净,一位很肮脏,请问谁会去洗澡?‛ 一位学生说:‚当然是肮脏的工人会去洗澡。‛
爱因斯坦反问说:‚是吗?干净的工人看见肮脏的工 人,他会觉得的确很肮脏。肮脏的工人看到干净的工人很干净, 就不这么想了。我想再问你们,哪个工人会去洗澡?‛ 另一位学生似乎发现了答案:‚因为干净的工人看到 肮脏的工人,以为自己也是肮脏的,肮脏的工人看到干净的工 人,就会以为自己是干净的。所以干净的工人会去洗澡。‛ 在场的学生都认同这个答案,爱因斯坦笑说: ‚答案是错的。理由简单,两个工人从烟囱里爬出来,怎么可 能一个工人干净一个工人肮脏?‛ 大道理:跳出习惯、避开思路、摆脱性情,才能发现自 己。因为绝对的真理是超脱一切现象而存在的。
这是消极的统一类型,且带有危害性。 特点是对现实自我的过度高估,虚假的 理想自我占优势,这种统一是虚假的。 这是带有危害性的消极统一类型。特点 是理想自我极度缺乏,对现实自我深感 不满,自卑心理严重,导致自我拒绝。
自我扩张型
自我萎缩型
2、自我认知方面,容易出现片面和极端,缺乏 客观全面的自我评价。
产生自己动手的愿望,并对自身的行为作 出评价,如‚我会唱歌‛、‚我会……‛, 关注他人评价,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对自我的了解(心理自我):青春期以后
自我意识的成熟阶段,也有人称之为“主观化时期”。 此时,青年将大部分注意力转投到自己的内部世界中去, 转投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他们开始关注自 我、研究自我,努力探索自我的内心世界,并对自己的心 理状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性格、智力、 态度、信念、理想、行为等的意识。
盲目从众
过分独立
过分逆反
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
☻ 应该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 知道自己的劣势,能正确评价和肯定自我。 ☻ 应该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协调一致的人。
☻ 应该是积极自我肯定的、独立的并与外界保持协调一 致的人。
☻ 应该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积极的目标 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永无止境。
积极的悦纳自我
①迅速地将一张纸分成两部分,而后分别在这两 部分里填写自己的特点,分优点和缺点; ②比较一下哪一部分写得比较多,如果优点多于 缺点,说明你的自我接纳程度比较高;如果 缺点多于优点,表明你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偏 向负面,自我接纳水平偏低;
③尽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多看自己的优点,不过分苛求自己。
自我悦纳训练—改变思维方式
我的缺点
缺乏激情 易冲动 爱面子 急躁 太容易相信人 有时固执 爱耍性子 特别内向 好出风头
可以转化为相应的优点
冷静 容易抓住来之不易的机会 自尊心强、有自信 做事迅速、有效率、有激情 善良、不做作、纯真 坚持正确的观点,最后必胜 情绪宣泄,不易生病 善于思考 善于推销自己
15岁左右:外在的关注 ——
内在的关注
如‚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能做什么?‛热衷于内 心世界的探索,这时倾向于去找自己的偶像或榜样
库利的“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理论
库利指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可以作为镜子,都能 照折射出他面前的人的形象。” “镜中我”的形象包括: 1. 关于被他人看到的自己的姿态的自我觉察; (“爬烟囱的故事”) 2. 关于他人对自己所作的评价与判断的自我想象; 3. 关于对自己怀有的某种感情——自尊与自卑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二讲
——自我意识“我是谁?”
你知道吗?
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 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 晚上三条腿走路,腿最多 时最无能?
阿波罗神殿的箴言:“人啊,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有个传说, 在一个王国城堡的 附近有个女魔,叫 斯芬克斯……你知 道斯芬克斯之谜吗?
最先和最后的胜利是 征服自己。只有科学 地认识自我,正确地 设计自我,严格地管 理自我,才能站在历 史的潮头去开创崭新 的人生。 ——柏拉图
常常用放大镜来看自己的长处,甚至把缺点 也看为长处,而拿显微镜看别人的短处,把 别人细微的短处找出来,他们的人际交往模 式是“我好,你不好”或“我行,你不行”。 “甜柠檬” “酸葡萄” 心理
高估自己
低估自己
“看别人像一朵花,看自己像豆腐渣”。人际交 往模式一般是“别人都好只有我不好”或“别人 都行只有我不行”。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夸大自 己的不足,感到处处低人一等,丧失信心,严重 的还可能发展为自我厌恶甚至走向自我毁灭。
常常是过于斤斤计较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过于退缩和 自我防护,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在面临挫折、失败 时,他们不敢面对现实,消极地否定自我。
4、自我控制方面,表现为自我中心与盲目从众,
过分独立与逆反心理。
自我中心
处事总认为自己对、别人错,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在人际交往中处处碰壁,得不到别人的好感和信任。 缺乏独立意向和主见,容易人云亦云,随大流。这样的人 容易接受暗示和受人指使,容易轻信谣言和诽谤,听到对 他有伤害的言语就悲痛不已。 独来独往,不顾社会规范我行我素。把独立理解成“万事 不求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苦挫 折,只能自吞苦果。 不区分对错,一概排斥,目的只是为了反抗而反抗,逆反 的对象多是家长、老师和社会宣传的观念等
自我肯定型
这是积极的统一类型,表现为正确的理 想自我与进步的现实自我通过积极矛盾 斗争达到统一。 这是自我再统一比较困难的类型。其特 点是内心矛盾的强度大,延续时间比较 长,新的统一的自我久久不能建立。
自我矛盾型
自我再统一
自我否定型
这是消极的统一类型。特点是对现实自 我的评价过低,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差 距过大,心理处于一种消极防卫状态。
对自己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位、 角色、权利、 义务、责任、 力量等的认识
对自己的感知、记忆、 智慧、兴趣、爱好、 气质、能力、性格、 情绪等的认识和体验
生理自我(对自我的确认):8个月— 3岁
自我意识的最原始形态,是个体对自己身躯的认识,包 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但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以 自我为中心的,以自己的想法来解释外界的现象,认为外部世 界是为他而存在,以他为中心,所有这一时期又称为“自我中 心期”。
自我意识的调适——如何成为明白人
(一)正确地认识自我
(二)积极地悦纳自我(无条件的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三)不断反省自我,学会调整和控制自我 (四)不断地完善和超越自我
每个人都有自我超越的潜能。 第一,接纳。接纳自我和自我所在的现实环境。 第二,行动。对自己决定的事情,付诸行动,并全力以 赴。 第三,情感。工作学习时情感投入,获得乐趣。 第四,成就。就是以上三者完成后的必然结果,是努力 奋斗的代价。
3个月:能辨认自身以外的世界 5个月:略知别人的存在 8个月:了解自我的存在,听到自己的名字会作出反应,但
人我不分,物我不分(自我意识的萌芽) 3岁:会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产生自尊感、羞耻感。
社会自我(对自我的评价):3岁—青春期
这一时期是自我意识受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有 人称之为客观化时期。这一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一改婴 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认同意识。 具有较强的“他律性”的特点。
• 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没 试过怎么知道?!
接纳自己是有缺点的人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 而静,静而生阴,静极 复动。一动一静,互为 其根。”——《太极图 说》[宋]周敦颐 万事万物,有阴有阳, 对立统一。 黒中有白,白中有黑, 没有纯粹的事物。 黑白可以转化。
关注自我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 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人都在思考: 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与他人相比自己有哪些优缺点? …… 然而,在这个思考和比较的过程中, 如果把握不好衡量自我的尺度,就可 能出现自我意识上的偏差。
四、自我意识的矛盾与偏差
1、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矛盾
如果说理想自我是指人主要关注自己‚想要成 为一个怎样的人‛,那么现实自我则关注的是‚我 是怎样的一个人‛。 所以,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不一定一致。 当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不能将 理想与现实自我很好地结合起来时,就会造成心理 冲击,产生自我意识的矛盾,表现出焦虑和不安。 为了摆脱自我意识的矛盾,使自我意识的主客体两 个方面再统一起来,即所谓的自我再统一。
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告诉给院 长,并问为什么会这样。 院长没有笑,望着孩子慢慢说道: ‚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 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 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竟被传为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 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 有价值。‛ 如果你自己把自己不当回事,那别人更瞧不起你,生 命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每个人应当从小就 看重自己,在别人肯定你之前,你先得肯定你自己。‛珍 惜独一无二的你自己,珍惜这短暂的几十年光阴,然后再 去不断充实自己,最后世界才会认同你的价值。
健康
安稳的工作
思 考
你觉得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认为你在别人眼里是怎样的人?
你希望你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通俗地说,这些都叫“自我意识”。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 ‚像我这样的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总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 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 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发现 有不少人好奇地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钱愈出愈高。 回到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 拿到黄金市场去卖。在黄金市场上,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 的价钱来买这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孩子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 果,石头的身价又长了10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 被传扬为‚稀世珍宝‛。
主要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