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方法浅1

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方法浅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11
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方法浅谈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
母语水平的主要途径,在母语教育的起步阶段发挥着重要的
奠基作用。它直接关系到识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诸多
方面,是其他多种语文教学方式和途经的基础和前提。因此,
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我们应努力做到: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
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必须
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阅读的相关方法,让学生
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
能力。
一、培养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先导。对阅读有兴趣,
就会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苏霍
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低
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
插图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联系教材特点,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
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阅读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运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范读、配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
指名读、分行读、齐读等。让学生读而不厌,乐此不疲。如
我在教学《小动物过冬》一课时,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22
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自读课文
后组织学生同桌讨论,集体交流,在初步的听、说、读的训
练中感知课文。然后就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精心组织学生品
读,合作探究,通过自读、小组读、比较读、分角色读等多
种形式的朗读有效地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帮助学生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感。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小组内自
由选择喜欢的动物角色,戴上头饰,加上动作,给予他们自
由的空间和充分的时间进行表演,创设一种愉悦、主动、活
泼的学习氛围。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
现的舞台。
二、培养阅读的方法
1、图文相结合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
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们就
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通过看图,说说图上画了
什么,然后对照插图读课文。如在教学《秋姑娘的信》一课
时,我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看后说说秋姑
娘给谁写了信?由于这些插图就是一个故事情节的体现,所
以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并富有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读
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就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
符号,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再如在教学《北风
和小鱼》时,通过观察插图,学生对北风有了形象的记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33
这样安排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
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很有用的。
2、读说相结合
一年级的学生,语言正处在发展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
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
题。我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
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引导回答。这
样学生回答问题就表达得确切,说得流利,畅通,帮助学生
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又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
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在读中
感悟,调动学生注意力,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开拓
思维,激发情感,再现情境,意会内涵。如教《种鱼》一课
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小猫种鱼,能收到鱼吗?(齐
答:不能。)(2)小猫种鱼为什么收不到鱼?它怎样做才能
收到鱼?很多学生都争着发言,有的说:“小猫应该把鱼养
在鱼塘里就能收到鱼。”有的说“鱼不能种在地里,应该养
在水里。”有的说:“小猫把鱼养在水池里就能收到鱼。”让
学生通过读课文,认真思考,引导学生用完整、准确、通顺
的句子回答,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使学生
加深对语言文字和课文的内容的理解,逐步使口语规范化,
发展语言,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3、读思相结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4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
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英国作家波尔克说过:读书
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因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
我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
习惯。通过读读、画画、想想,眼、手、口、脑并用,学习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学习《乌鸦
喝水》一课时,有这样一句话:“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
鸦就喝着水了。”在理解“渐渐”一词时,我事先让学生准
备一个小矿泉水瓶(并装满一定的水)、若干个玻璃弹珠,让
学生开动脑筋模仿乌鸦的动作,同时结合课文前面提高过的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叼起来”,学生经过动手动脑,并
且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渐渐”一词。进行抽象思维
理解乌鸦最后能喝到水的原因,解决“瓶子很高,瓶口很小,
里边的水又少”的问题。这样的设计,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促进其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又教给了学生独立学习
的方法。
4、读演相结合
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有声有色的文章,用表演的形
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
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可以组织学生对课文进
行加工改造,开展创造性阅读和多种形式的表演活动。在阅
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模仿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演课文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55
容。比如分角色演诵,改变成解说词、导游词来演说,当成
课本剧来表演等。如在教学《小鹰学飞》这篇课文时,教师
便可引导学生去扮演老鹰及小鹰,结合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
动作,边演边读,以演促读。有准备的话还可为孩子佩带老
鹰、小鹰的相关头饰,孩子会在表演中对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5、读画相结合
这里的“画”有两个意思:一是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
的生字、新词和优美句段;二是把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
来。画画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变成画
面也是一个知识再造的过程。这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
所强调的语文学科要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质。例如在教《小小的船》一课时,我请学生先用笔画一
画文章中“小小的船”的样子,交流朗读后再说说“小小的
船”的样子,说说喜不喜欢“小小的船”。这样画一画,涂
一涂的活动不仅巩固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为学生
的背诵做了扎实的铺垫,有助于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身
的语言。
6、读写相结合
读与写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写离不开读,读为写
打基础。尽管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
但重点是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
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如在上《雪孩子》这课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66
结尾时,我首先问:雪孩子还会回来吗?如果它们又见面了,
小白兔会对雪孩子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然后让学生把小白
兔会说的内容用笔写下来,再互相交流。又如在教学《家》
一课时,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后,仿照用“ 是 的
家”写话,低年级的儿童平常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
且观察得挺仔细,写起话来形象生动,比喻贴切,想象丰富。
总之,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顺应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
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读、说、思、画、演等有机结
合,相互渗透,相得益彰。保护学生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
精彩的想象,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引导自主合作学习,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