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主题班会 —讲座
• 师3:不要这么悲观,怎么会这么想呢。
• 师4:看来过去失败的经验让你对这次考试有些担心。
• 师5:对于一个刚开始学习的人,失败几次是很正常 的,不算什么。
主题班会交流
13
• 2.寻找例外,肯定优点
• 肯定可以接受的部分、情绪、动机、努力等,从过 去和其他领域寻找自尊的生长点。
• 考试作弊——上进心,不希望老师家长失望;什么 时候成绩好?怎么做到的?
主题班会交流
17
• 教师:你希望我们的谈话有什么效果?
• 母亲:小美今天发了好大的脾气。她的问题真不少, 从小就爱闹脾气。我们以为长大会好些,没想到根 本就不是这样。现在她对同学也乱发脾气,甚至推 人咬人。
• 教师:我看出你很关心小美,不希望她乱发脾气。 那么你希望看到她做什么?
• 母亲:这可能和遗传有关系,她爸爸就这样,脾气 差,还没有耐心。
• 动手打人——自尊心强,保护自己的力量;过去心 情不好的时候怎么处理?
• 孤立自闭——忍耐孤寂的能力;和亲近的人任何相 处?
主题班会交流
14
• 教师的工作不是一再教导该做什么和该 怎么做,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身拥有的 问题解决资源和能力。
• 学生拥有解决自身问题所需的能力。从 学生过去的生活经验、身边的重要他人 和积极例外中寻找。
• 维持现状直不简单,你是如何做到的?
• 出了这么多事情,你是如何度过难关的?
主题班会交流
15
• 自己过去一次成功的事情 • 朋友或者亲人帮助自己的一件事情 • 一直觉得骄傲和引以为豪的事情 • 自己觉得比较擅长的事情 • 自己喜欢或佩服的人处理问题的故事 • 自己没有出现这样问题时的情形 • 如果现在的问题解决了会是什么情形
• 做为老师,你怎么想?会怎么和小红谈? 将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主题班会交流
3
• 爸妈到外面打工,小强回到镇里由爷爷 照顾并进入镇中心小学就读。班主任发 现小强上课经常做小动作,打扰周围同 学。有几次老师让小强站到教室门口, 却发现小强一点都不在乎,脸上还笑嘻 嘻的。
• 如果你班上有这样的学生,你认为小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你怎么怎么 办?
主题班会交流
5
• 青少年网络沉迷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关 注的热点。一些人认为责任在网吧和学 校。只要政府和学校加强管理,让青少 年远离网络,问题就可以解决。
• 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看,网络对青少年 有怎样的影响,取决于青少年自身的需 求。沉迷网络更多是对现实生活中无法 满足的需求的沉迷。
• 不从心理需求上解决问题,任何的“防沉 迷系统”都是治标不治本。
主题班会交流
8
• 大人喜欢数字。当你告诉他们,你有新 朋友,他们从来不问实际的问题。他们 绝不会问你:新朋友的声音听起来怎样? 他喜欢玩什么游戏?有收集蝴蝶标本吗?
• 大人只会问你:他几岁了?有几个兄弟 姐妹?他父亲赚多少钱?只有通过这种 方式,大人才觉得认识你的新朋友
•
——《小王子》
主题班会交流
主题班会交流
6
• 孩子的需求: • 希望父母以己为荣; • 希望成为家庭重要的成员; • 希望学习新事物; • 希望能够和老师同学建立良好关系; • 希望说出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选择; • 希望听到别人的赞美; • 想想你班级的孩子有什么需要……
主题班会交流
7
• 老师和家长的需求: • 希望教给孩子更多东西; • 希望听到孩子的好消息; • 希望孩子有美好的未来; • 希望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 希望孩子的未来比自己好; • 想想自己对孩子还有什么希望?
主题班会交流
16
• 3.奇迹问题,小步前进
• 我们今天谈话以后,你象往常一样回家吃饭写作业。 晚上睡觉以后,奇迹发生了(奥特曼、皮卡丘、孙 悟空),我们面临的问题一下子都解决了。
• 你会做出什么不一样的事情?
• 哪些事情是你现在不会去做的?
• 发生奇迹如果是因为你做了一些什么事情,那么能 不能告诉老师那是什么?
积极标
• 1.理解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 2.尝试从学生内心需求的角度看待学生的表现; • 3.练习并在实践中运用维系良好师生关系的技巧。
主题班会交流
2
• 小红在学校门口的小店买了一条红领巾, 告诉妈妈因为自己表现好,老师让她带 一天。后来妈妈发现了真相,来向老师 求助,希望老师帮忙改正小红撒谎的问 题。
主题班会交流
11
• 沟通程序: • 直接面对沟通对象; • 适当的时间地点; • 传递友善态度:使用名字从正面开始; • 描述具体客观的行为; • 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 表露内心的需要;
主题班会交流
12
• 学生:这次考试恐怕又要象前几次考砸了。
• 师1:不会的,你只要有信心,就会成功。
• 师2:你可以找那些成功的人谈谈,学习一下他们的 经验;
9
二、发现孩子的优势
• 1.平稳情绪,专注倾听 • 无论我做什么,爸妈对我总是很满意。 • 不用封闭、质疑、批判语句:“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
是错的?你的家人会怎么想?”。 • 使用开放关怀话语:“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事情?你
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子?你希望妈妈怎么看你?” • 将谈话重点引向解决问题的方向。
主题班会交流
18
• 教师:我很好奇,如果小美脾气好起来,你希望会 有什么情况发生?
• 母亲:她应该学会尊重别人,对同学友好一些。她 攻击性很强,下课都没人和她玩。
• 教师:听起来你似乎希望小美有更多朋友,能和其 他小朋友一起玩,并且能遵守校规。
主题班会交流
4
一、关注孩子的需求
• 需求:学生的行为永远是为了自己好。 每个人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在学校尝 试各种方式实现自我的价值。看起来错 误的行为,背后是美好的动机和需求。
• 学生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他认为有价值 的东西,能够使学生躲避一些他认为不 愉快或受挫的事情。
• 问题——行为——解决——感受
主题班会交流
10
• 用陈述具体客观事实来代替判断。
• 避免对他人判断,集中表达自己感受。
• 这次考试你的表现真差——
• 这次考试要求掌握80%的基础知识,要达到这个要求, 你还需要做……
• 你永远不会懂得关心别人,你是一个自私的人——
• 今天是我的生日,你却忘记了,我觉得很失望,我 真想在今天听到你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