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环境保护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的内涵,简述改革开放带
来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的和危害原因分
析,提出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环境保护
: , , .
: ; ;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村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成为环保事业的薄弱
环节。只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才能促进环境保护的全面发展。
一、农村生态环境的内涵
生态环境是自然界水、土、气、生物、能源、矿物等生态因子及
人类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等活动的耦合体,遵循整体、
协同、循环、自生的生态规律,也受技术、体制、文化等社会关系
的支配。()农村生态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域范围
内各种天然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该区域范围内的土
地、大气、动植物、交通、道路、构筑物等。()农村生态环境包
括资源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资
源环境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反
过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染也会影响自然环境;人类的生
产活动为生活消费提供了经济收入,但没有生活消费需求,生活活
动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
二、改革开放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的问题
随着农村改革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开发等给人们生活环
境带来的直接或潜在的影响,如乡镇企业对农村空气及水质的影
响,种植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农膜、化学制剂的投放对农村居民
身体健康的影响,村镇的区域发展规划、环境建设工程不完善等问
题。农村水、空气、噪声、垃圾污染的加剧,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广大农民群众正面临着因生态环境问题而带来的生理、心理双重威
胁,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也成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三、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危害
、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破坏。农村水体污染主要表现是工
业污水、禽畜养殖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的废水直
接污染饮用水源,造成饮用水不达标;同时近几年农村旱涝灾害频
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鱼虾绝迹,天然绿洲消失,水库蓄水减
少,地下水位下降严重。
、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不科学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与破坏。我国农药利用率仅为%左右,有的还不到%,大量的农药
进入大气、土壤和水体。不仅农业产品受到严重污染,也逐渐污染
了土壤、空气、水源,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威胁。化肥、农药
大量流入河流、湖泊,对农村地表水、地下水带来了明显的危害,
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农膜及各种塑料废弃物,由于极难降解,且降
解过程中还会渗出有毒物质,对土壤危害也很大;化肥的大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