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翘资源报告连翘是我国著名传统常用中药材,产量大,用量多,应用历史悠久。
本品为木樨科落叶灌木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e (Thunb.)V ahl的干燥果实。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收载品种。
本品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①陶弘景:“连翘处处有,今用茎连花实也。
”②《唐本草》:“连翘有两种,大翘、小翘。
大翘叶狭长,如水苏,花黄可爱,生下湿地,著子似椿实之未开者,作房翘出众草。
其小翘生岗原之上,叶花实皆似大翘而小细,山南人并用之。
今京下惟用大翘子,不用茎花也。
”③《本草图经》:“连翘,今近京及河中、江宁府,泽、润、淄衮、鼎、岳、利州,南康军皆有之。
有大翘、小翘二种。
(大翘)生下湿地或山岗上。
叶青黄而狭长,如榆叶、水苏辈。
茎赤色,高三、四尺许。
花黄可爱,秋结实似莲,作房翘出众草,以此得名。
根黄如蒿根,八月采房阴干。
其小翘生岗原之上,叶、花、实皆似大翘而细。
南方生者,叶狭而小,茎短,才高一、二尺。
花亦黄,实房黄黑,内含黑子如粟粒,亦名旱连草,南人用花叶。
今南中医家说云,连翘盖有两种,一种似椿实之未开者,壳小坚而外完,无附萼,剖之则中解,气甚芬馥,其实才干,振之皆落,不着茎也。
一种乃如菡萏,壳柔,外有跗萼抱之,无解脉,亦无香气,干之虽久,着茎不脱,此甚相异也。
今如菡萏者,江南下泽间极多。
如椿实者乃自蜀中来,用之亦胜江南者。
据《本草》言,则蜀中来者为胜,然未见其茎叶如何也。
”1、主要化学成分及功效连翘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果实含连翘酚、甾醇化合物C49 H74一80O6 、皂苷(无溶血性)及黄酮醇苷类、马苔树脂醇苷(Matairesino-side)等。
果皮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青连翘含皂苷4.89%,生物碱0.2%。
果实含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牛蒡子苷元(arctigenin)、牛蒡子苷(arctin)、罗汉松脂素(matairesinol)、罗汉松脂酸苷matairesinoside)、连翘脂素(forsythigenin)、连翘苷(forsythin)、连翘酚(forsythol)、(+)-松脂素及(+)-松脂素β-D-葡萄糖苷和芦丁。
尚含β-香树脂醇乙酸酯isobarerenyl acetate、20(s)-dammar-24-ene-3β,20-diol-3-acetate、甾醇化合物及黄酮醇苷类化合物等。
又有报道,含连翘脂苷(forsythiaside)。
种子含挥发油约4%,已鉴定了12种成分,主成分为β-蒎烯(β-pinene)占60.2%,其次为α-蒎烯15.7%,另有芳樟醇6%和对聚伞花烃3.5%。
初熟青连翘含皂苷为4.89%,生物碱约0.2%。
连翘味苦,微寒。
归肺、心、小肠经。
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效。
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等症。
12、连翘植物特征与药材商品类别连翘为落叶灌木,高1m-3m,基部丛生。
枝开展或下垂,棕色、棕褐色或淡黄褐色;小枝土褐色,稍四棱形,疏生皮孔,节间中空,节部具实心髓。
单叶对生或羽状三出复叶,顶端小叶大,其余两小叶较小;叶片卵形至长圆形,长3cm-10cm,宽2cm-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至宽楔形,叶缘除基部外具锐锯齿或粗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黄绿色,两面无毛;叶柄长1c m-2cm。
花1朵-3朵或6朵着生于叶腋,黄色,先叶开放;花梗长5cm-6cm,花萼4裂,绿色,裂片长圆形,边缘具睫毛,与花冠管近等长。
花冠黄色,裂片倒卵状椭圆形;花冠筒内有桔红色条纹;雄蕊2,着生于花冠筒基部,子房2室,花柱长于雄蕊,柱头2裂。
蒴果卵圆形。
先端有短喙。
表面散声瘤点,2室,开裂,种子多数,具膜质翅。
连翘药材商品名分类:青翘:又名青连翘。
为白露前采摘的初成熟的颜色青绿的果实。
品质较优。
以色绿、不开裂者为最佳。
黄翘:又名黄连翘、老连翘、老翘。
为寒露前采摘的熟透的颜色发黄的果实。
品质较青翘次。
以色黄、瓣大壳厚者为佳。
连翘心:又名连召心。
青翘采摘后,蒸熟晒干,筛取子实即为连翘心。
带心连翘:连翘壳和子实俱存者。
北连翘:产于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北方地区者。
3、连翘的分布及生境特点3.1 连翘的分布连翘分布在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西部、河南、湖北、四川等省区,山西、陕西、河南产量最多,主要分布于中条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等山区。
主产区包括:河南卢氏、栾川、嵩县、西峡、桐柏、济源、辉县;山西安泽、陵川、沁水、浮山、沁源、古县、闻喜、绛县、垣曲、阳城;陕西洛南、商南、丹凤、山阳;湖北郧县、郧西等县。
连翘虽有较多栽培,但大都作为城市绿化和观赏树,药用历来采收野生连翘。
连翘一般为散生和丛状分布,主要分布于天然次生林区的林间空地、林缘荒地,以及山间荒坡上。
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无论壤土、粘土、砾土均可生长,生于山坡灌丛、林下或草丛中,或山谷、山沟疏林中,海拔250m-2200m。
我国除华南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栽培。
3.2 连翘分布区的生境特点连翘耐寒、耐旱、耐瘠,对气候、土质要求不高,适生范围广。
在干旱阳坡或有土的石缝,甚至在基岩或紫色沙页岩的风化母质上都能生长。
连翘根系发达,虽主根不太显著,但其侧根都较粗而长,须根众多,广泛伸展于主根周围,大大增强了吸收和固土能力;连翘耐寒力强,经抗寒锻炼后,可耐受-50℃低温,其惊人的耐寒性,使其成为北方园林绿化的佼佼者;连翘萌发力强、发丛快,可很快扩大其分布面。
因此。
连翘生命力和适应性都非常强。
据实验表明:连翘可正常生长于海拔250 m~2200m、平均气温12.1℃~17.3℃、绝对最高温36℃~39.4℃、绝对最低温-4.8℃~-14.5℃的地区,但以在阳光充足、深厚肥沃而湿润的立地条件下生长较好。
4、连翘种质资源连翘为木犀科,连翘属植物,原产我国和朝鲜,叶卵形,边缘有锯齿。
花金黄色,形如种。
因“其枝上着花颇多,似鸟羽展开开放也”而得名。
连翘即是药用植物,同时也是一种绿化和观赏植物,根据也叶片的变异特征分为红叶连翘和卵叶连翘等变异类型。
同时针对连翘品种选育也开展了一些工作。
由大连市金州区林水局和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等单位的科研人员,于2004年分别选育成功了金石滩连翘和金叶连翘等品种。
其中金石滩连翘是对叶缘变异的朝鲜连翘,经多次无性繁殖而培育出的叶缘为黄色或金黄色的品种。
该品种为灌木,小枝黄绿色,近似棱形,髓薄片状;单叶,对生,椭圆状长圆形,徒长枝叶片有时二裂或三裂。
叶片外缘1/3至1/2部分为黄色或金黄色,叶背对应部分淡黄色,叶片其余部分为浅绿色。
花萼及幼果皮均有黄色条纹。
对照品种朝鲜连翘的叶表为深绿色,叶背浅绿色。
花萼绿色,幼果皮绿色。
金石滩连翘喜光,忌水涝,忌重盐碱。
金连翘是由连翘的芽变植株经多次选育、嫁接而培育出的黄色叶品种。
该品种为灌木,小枝黄绿色,四棱形,髓薄片状;单叶,对生。
该品种叶表黄色至金黄色,叶背淡黄色;花萼及幼果皮均为浅黄色。
其对照品种朝鲜连翘叶表深绿色,叶背浅绿色;花萼及幼果壳为绿色。
金连翘喜光,稍耐荫,忌水涝,忌重盐碱。
以上两个品种都申报了国家林业局的植物新品种保护。
2004年9月25日,河南省卢氏县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卢氏连翘”的原产地保护。
从而为保护卢氏连翘的特殊品质做出了一定贡献。
5、连翘资源现状5.1 资源考察内容和方法5.1.1 考察内容为了实地了解连翘资源现状和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项目组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连翘的核心分布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内容包括:野生连翘资源的分布状况,群落特征和多度、野生连翘资源的储量及其消长远因,连翘资源保护措施;栽培连翘的面积和主要栽培品系、栽培产量和产品需求等,同时了解了种质资源的保护情况。
5.1.2 考察方法访问调查:在现地调查前进行,主要是向当地药材公司、农业局等相关事业单位,以及当地的群众了解当地野生和家种连翘资源分布情况、大致数量、保护与利用状况,以及近年来连翘资源的消长状况。
现地调查:到达野生连翘种群集中分布区后,先对该区域进行全面踏查,估算分布面积,用样方法调查连翘药材储量,计算单位面积连翘蕴藏量,并根据分布面积估算该地区连翘资源蕴藏量。
5.2 连翘野生和栽培资源现状连翘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喜避风向阳、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砂质壤土环境。
生于低山向阳坡的灌丛或林缘。
中药连翘为我国40种常用大宗药材品种之一,年需求量在七八千吨之间。
主要分布于我国伏牛山区、秦岭和中条山区,我国连翘资源比较丰富,主产地散落在以河南三门峡市为中心的方圆300公里之内,产地比较集中。
产量以浅山区为主,正常时每年可收获青翘7000~8000吨,黄翘1500~2000吨。
从主产省区的资源和历史收购情况来看,以山西的收购量最多,约占全国总收购量的40%左右,河南占30%,陕西占20%。
建国以来,连翘的采收和供应一般比较正常,基本上保持购销大体持平。
但由于连翘在春季开花时易受春寒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出现大小年的现象,在采收时间上如果采收过早(即抢青),也影响产量和质量,特别是割条和砍树烧柴崐等,对连翘资源造成较大破坏。
为了保护野生连翘资源,从70年代开始,国家扶持产区农民开展大面积连翘清坡等人工抚育管理措施,促进了野生连翘的生长发育,提高了抗灾能力和单位面积产量,同时也对预防抢青及砍伐等破坏资源的现象起到了一定的制止作用。
长期坚持对资源的抚育管理,将会保证连翘的满足供应。
由于连翘的药用部位是其果实,所以药材产量受植物开发结果量的影响。
青翘是连翘的主要品种,产新期为每年的8月至10月初,一般为50~60天。
产新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中期、后期。
由于近年连翘产新顺畅,价位偏高,致使产新期一直提前。
青翘的产新期和产量受天气及市场需求影响很大。
2001年减产严重,产量为4500~4800吨,是正常年景的60%左右。
2002年为青翘的结果大年,天气基本正常,当年青翘的产量大增,约9000吨,为历史之最。
为了进一步了解近期连翘的资源状况,我们于2005年8月对山西朔州、侯马和沁水县的连翘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样方调查(样方面积为25m2),考察结果显示,连翘的主要伴群种是禾本科杂草、百合科植物和黄芪、远志、益母草等,每个样方平均有连翘3株,连翘的盖度为6%左右。
连翘平均高度为206cm,冠径150cm左右。
6连翘的需求和市场分析中药连翘为我国40种常用大宗药材品种之一,年需求量在七八千吨之间。
青翘是连翘的主要品种,产新期为每年的8月至10月初,一般为50~60天。
产新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中期、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