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于中华书法培训-------书如其人

于中华书法培训-------书如其人

书如其人“魔鬼训练营——2011暑期五体班”(1)
上午:
书法学习在某种意义上很像武术学习。

有人说现在书法界有八大门派,我们这个门派就有关于对书法的独特思考,更注重用学问来支撑。

专业的教学需要系统、全面。

一旦有了一个系统,就牵扯到了归纳、比较、推理和演绎,这就构成了研究。

去年我们是用一根线把所有的字帖穿起来,书法艺术是一根线或者说是点画的艺术。

今年我们要换一种线索。

赵孟頫说过“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书法史中,用笔的方式是以一贯之的。

用笔又是什么呢?古代的书法作品叫书,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这是一种思考的线索,一种方式。

古代在讲“书”的时候,既包含了书写,也包含了书法作品。

神采对应书写,是动态的呈现,形态更多的是静态的,更多指向的是能够看到的有形书法作品。

两者加起来才是书法。

如果一件书法作品可以展现出书写者的书写过程,这张作品就有了神采。

中国书法与西方绘画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绘画是一笔一笔的没有顺序,书法是通过一张作品来体现书写过程。

书法有一个动态的呈现,只是有的显,有的隐。

而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过多地强调了书法作品静态的形和质,而忽略了书法作品上面所存在的如何书写。

如果写一张作品,是写的和王羲之一样重要还是学会王羲之的书写方式重要?我们这一期就是要学习如何书写。

如果要回到晋唐,我们就要按照他们学习书法的方式来学习。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恢复手授,他们是如何形成这样一种书写的方式?手授应当包括哪些方面呢?笔法是一方面,是书写的动作,这里面又包括:1、执笔(执笔,执与不执也。

不同书体风格,执法不同。

包短深浅以及与纸面的关系等。


2、笔锋的状态(分为束毫和铺毫)
3、运动的方式(平动、提按、绞转)
4、行笔的速度
5、行笔的方式(藏锋、顺锋、逆锋)
下午:
上午我们讲到执笔的轻重直接决定了书写出的线条的粗细与质感。

执笔的轻重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立(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芭蕾),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另一种是蹲(厚重)。

练习1:
将你手中三十多本字帖分为类似于绳子的圆笔和类似于带子的方笔类。

练习2:
试书写《峄山碑》中横线排列为主的“皇、帝、在、王、义、高、群、建、理、害”等字。

时间15分钟
蒋剑芳: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有三点感悟:
1、
执笔中的“执”与“不执”的问题因为以前我一直困扰于执笔到底是怎样,今天通过于老师的讲解,我豁然开朗。

执笔应该是对不同的书体和不同的风格,执笔都应该不同。

但最重要的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自己最舒服的写字最重要。

2、
把书法中的一些线条、专业术语形象的比喻成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熟悉的事物,比如说把束毫和铺毫比作绳子和带子,这样让我们马上能想象出线条的摸样,更好地理解线条。

3、
这个我暂时还没能很好地消化,就是关于线条力的方向和种类。

以前一直没看出来,现在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了解和琢磨。

2010年9月11-12日于钟华师工作室魏晋古法讨论班
内容提要:主要以"二王"为旨归,探讨魏晋用笔古法,分析行草艺术特点.
关键词:二王,魏晋,古法,行草,旦极寒帖.
2010年9月11-12日于钟华老师工作室魏晋古法讨论班开班了,今年工作室主要是让大家掌握魏晋时期的书写技法和时代背景,更好地了解那个时期的书写状况。

以下是上课内容:
一分析王羲之各个时期行草书。

我们一般从楷书、行书、行草到草书,从这个过程就能判断王羲之他的字的早、中、晚期。

他晚年草书写的最多,早期也有草书,是章草,章草是前面的个字体,我们一般情况下把王羲之的行揩书归到早期里去,超过3/1的草书一般都是晚年的,章草是早和晚期写的。

如:初月帖是王羲之的草书,长风帖也是草书(据说是米芾临的),妹至帖也是典型的
草书,无非带点行书的笔意。

上虞帖也是草书。

哀祸帖是行草书。

姨母贴是王羲之典型的早期东西。

二谢帖是行草书。

奉榉帖基本偏于行楷书。

王羲之行草分期:
1、古法时期,钟语古法如:姨母帖,包括带有章草笔意的。

这是一类也称为束毫。

2、比较大的一类叫新法时期,这个时期他用的是侧铺。

这个时期又分为三期:
A、早期:何如、奉橘。

这一类楷意比较重。

B、中期:孔侍中、平安、快雪时晴、兰亭序。

夹杂有草意的,用笔连贯不是很强。

C、晚期:这个时期草书的笔重越来越多,如:丧乱、频有哀祸、优悬、草书的比重越来越大几乎靠近大于3/1少于2/1。

二、分析西泠印社出版的王羲之书法全集10册(大概一个小时时间)
其中有的帖可学,刻的很好。

有的根本就不能学,是一些不懂书法的人刻的,根本不能学。

这里不一一叙述分析内容了。

三、分析故宫藏品宋塌澄清堂帖(这是于老师为了这期工作室专门订购的一套,价格不菲)其中有很少见的王羲之帖
复印其中旦寒帖临写
四、临写旦极寒帖
1、大家先用半个小时时间临写一遍
2、临写完或帖在后面黑板上。

一、分析旦极寒帖
1、
上午让大家通临一遍,大家都没有注意留的空白,边和行、字和字之间的空白。

2、
分析每个字的写法。

于老师边临写边讲。

如:旦。

起笔是一个点,然后和横的起笔是可以在
放一个点。

你们都写的不对。

中间横的上下空白都很大,都可以在放一个横。

最后一横和上面的空白也很大。

极字中间的空白也很大。

九这个地方一般写的很圆滑。

大家在写一遍。

这里不一一打出来了。

3、
于老师在黑板上讲旦极寒帖书写技法。

大家在写一遍。

4、
每个学员上黑板分析该帖。

5、
于老师又把念字分析了一遍。

6、
要求学员在全部认真临写一遍
二、点评作业
总结起来,有的线条写薄了要写圆韵些。

个别字空间还不够。

有的写的可以,写的不错。

大家极字写简单了。

承字写平正了。

空白里有主次,王字的下面两点要看正一个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