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30年代的改革

20世纪30年代的改革

——《世界历史纪录片演说词》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发 展提供了契机。
20世纪30年代改革——美苏关联(3)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干预经济的表现: 1933年3月9日出台《紧急银行法》,4月 罗斯福发布行政命令,废止金本位,禁止黄 金出口,禁止任何公司合同用黄金支付。 (工业)各行业法规均需总统批准,总统 有权修改或补充;行业内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总统可以强加一个他自己的法规。…… ——摘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解析》
1929-1932 胡佛应对经 济危机无效
1941年12月7日, 二战后国家垄断 珍珠港事件爆发, 资本主义大规模 太平洋战场形成 应用
20世纪30年代改革——罗斯福新政(2)
背景
影响
1、柯立芝繁荣时期。
1、缓解了经济危机。
2、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2、经济危机造成严重打击。 3、美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
——摘自《两岸新编中国近现代史·民国卷》(下)
五、20世纪30年代改革——中国币制改革(影响)2

材料六:在国民党政府推行法币政策的时候,世界
②各资本主义国家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走上恢复阶段,
出现了短暂的“繁荣”。这种情况影响到中国的经济。 1935年4月,蒋介石发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
其实施》的报告,宣布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 ③

1935年 1937年
币制改革
国民经济建 全民族抗战
设运动
开始
1945年9月
抗日战争胜 利,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
胜利
1931年9月 1930年5-11月 九一八事变 中原大战
国民党先后 五次进攻农 村革命根据 第
1935年 1937年 1938年
抗战进入
华北事变 卢沟桥事变 相持阶段
20世纪30年代的改革
罗斯福新政
斯大林模式
币制改革
一、20世纪30年代改革——罗斯福新政(1)
问题一:根据此时间轴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罗斯福新 政的背景与影响。
1933年
1917年 美国参加一战
罗斯福入主 1923-1929 白宫开始实
柯立芝繁荣 施新政
1939年经 济形势基 本好转
1945年8月 二战胜利,战后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

柯立芝繁荣
1933年 1939年经 罗斯福新 济形势基
政 本好转
太平洋战争结束, 二战胜利,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
探究一:罗斯福新政(或经济危机)与苏
联的工业化建设之间1存929在-19怎32 样的19联41年系12?月7日, 二战后国家垄断
胡佛应对经 珍珠港事件爆发, 资本主义大规模
济危机无效
太平洋战场形成 应用
中央革命根 据地
1935年
华北事变
1938年
抗战进入 相持阶段
20世纪30年探 金代究 融二 货改:币革美改—国革—的又中罗有美斯什关福么新样联政的(联与2系南)?京国民政府的
材料三:美国银矿主联合议员促使国会于1934年5月通 过购银法案。该法案授权财政部在国内外收购白银……, 立刻促使世界白银价格飞腾。……,使国内白银大量外流。 ……中国存银骤然大量外流,使通货紧缩,商民购买力急 遽下降,物价下跌,利率也急速上升,工商百业凋零,许 多银行与钱庄因此倒闭。货币汇价被迫升值,严重打击出 口贸易。工商企业周转不灵,停业倒闭所在皆是,并可能 随时爆发更严重的经济危机。

1929-1932 胡佛应对经 济危机无效
1941年12月7日, 二战后国家垄断 珍珠港事件爆发, 资本主义大规模 太平洋战场形成 应用
1945年9月
币制改革 国民经济建
设运动
1937年
全民族抗战 开始
抗日战争胜 利,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
胜利
1930年5-11月 1931年9月 九一八事变
中原大战
国民党先后 五次进攻
——摘自《两岸新编中国近现代史·民国卷》(下)
3、法币密切了民众与国民政府的联系,提 高了国民政府的权威,为全面抗日奠定了 群众基础。
五、20世纪30年代改革——中国币制改革(影响)4
材料八:抗战爆发前,除少数地区外,全国以法 币流通,……金融日趋健全,工商各业逐渐恢复,经 济得以发展。法币政策施行成果显著,政府因此能主 导财政金融,故七七事变爆发,国民政府一改往昔委 屈不敢还手态度,决心抗战。 ——摘自《两岸新编中国近现代史·民国卷》(下)

1935年 1937年 币制改革 国民经济 全民族抗战 建设运动 开始
1945年9月
抗日战争胜 利,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
胜利
1931年9月 1930年5-11月 九一八事变 中原大战
国民党先后 五次进攻
中央革命根 据地
1935年 1937年 1938年
抗战进入
华北事变 卢沟桥事变 相持阶段
五、20世纪30年代改革——中国的币制改革(措施)
20世纪30年代改革——美苏关联(2)
材料一:1929年,……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 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 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 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 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 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 著名的技术专家。
其收他归银国行有不的措得白继银施续移发存行国新外钞,票作;为外…汇…准禁备止金白;银流…通…,并将
1、白—银—禁《南止京流国通民,政实府行历次白重银要国的有币。制改革》 银分一别币亿存制盎入改司纽革23,约、 、是并与外统脱将伦离汇一大敦困作货量的境为币银银的元行法发唯运,币行一往作的权出伦为路准。敦新。备出币孔金售的祥,外。熙所汇计得准划款备向项。美全在国部售售
312、、、法如哪币何些—用阻—机摘什止构自么白有《作银两权为岸外发新准流行编备?中法金国币近??代史·民国卷(下)》
五、20世纪30年代改革——中国的币制改革(措施)
材料四: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施行 法币布告》,实行法币政策。其要点为:自1935年11月4日 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
3、二战后苏联成为世界超级
3、思想:苏联历史上缺乏民 大国。
主传统;斯大林有专制独裁意
识。
4、但从长远来看,使经济发
展失去了活力,成为日后苏联
4、国际关系:苏联处于帝国 解体的历史根源。
主义的包围和威胁之下。
三、20世纪30年代改革——美苏关联1(9451年)8月
1917年
美国参加一 1923-1929
银期间,汇丰银行以三厘低息向中国提供两百万英镑贷款, 作为机动准备金。
312、、、法如哪币何些—用阻—机摘什止构自么白有《作银两权为岸外发新准流行编备?中法金国币近??代史·民国卷(下)》
五、20世纪30年代改革——中国的币制改革(影响)1
1、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材料五:在检视法币政策实施后的汇价、物价、 国际贸易、工商业、农业经济情况,王世鼎得出如 下结论:自新货币政策实施后,金融宽松,物价提 高,国际贸易发达,厚植工商业发展之基础,而农 村经济之回苏,销路之兴旺,使工商业之发展、更 盛极一时。

1937年
苏联成为世 界工业强国
1945年5月
1945年8月,二 战结束,苏联成
为超级大国
20世纪30年代改革——斯大林模式(2)
背景
影响
1、政治:十月革命的胜利、 1、苏联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
苏维埃政权和苏联的建立。
2、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
2、经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苏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摘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下)》
背景1、美国政府出台的白银政策导致中国空前的 货币与经济危机,金融货币改革迫在眉睫。
五、20世纪30年代改革——中国的币制改革(背景)
1、白银外流 2、国家内部战争不断。 3、日本侵华步步紧逼,局部抗战开始。
1928年12月
东北易帜
1931年12月 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临时 中央政府成
20世纪30年代末—— 40年代中期
第二次世界 大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七、20世纪30年代改革—— 课后作业 美利坚合众国
1917年 美国参加一

1923-1929 柯立芝繁荣
1933年 罗斯福入主 白宫开始实
施新政
1945年8月 太平洋战争结束,
二战胜利,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罗
请同学们从今天
1919年
美、英、 法三国主 导巴黎和
4、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
3、胡佛政府固守自由放任的 式。
传统经济政策,无法扭转经济 5、为二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
危机及社会危机。
物质基础,也使美国在二战后
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4、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在竞 6、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
选中击败胡佛并于1933年3月 机。
就任美国总统。
二、20世纪30年代改革——斯大林模式(1)
罗斯福新政
走向法西斯 专制
斯大林模式
币制改革
走向法西 斯专制
六、20世纪30年代改革——总结升华
第二次工业 革命
19世纪70年代
俄国十月革命 1917
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 中华民国法币政策 罗斯福新政
斯大林模式
20世纪30年代
两极格局 形成
1955年
1914
第一次世界 大战
1929 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危机
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也为美国实行国家干 预政策,度过经济危机提供了借鉴。
四、20世纪30年代改革——中美关联(1)
1917年
美国参加一 1923-1929

柯立芝繁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