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永修县中考试题语文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44分)1. (8分)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藐小________ 怡然________ 土砾________ 丘壑________庞然________ 童稚________ 鹤唳________ 凹凸________2.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这位普普通通的山区教师,以持之以恒,慷慨无私的助学善举感动了中国。
B . 富春山水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她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怀。
C .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温总理引用这句名言意在说明:要想了解政策的缺失,就必须深入民间调查。
D . 依我之见,少年写作文,就应该多写一点“有意思”的事。
何必那么深刻,何必那么深沉?故作高深,一本正经,老气横秋,少了童年的童趣和稚气,倒没有什么可爱之处。
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徜徉在清新雅致的香山上,只觉得心旷神怡,几天来的焦躁被一扫而光。
B . 登上黄山之巅,但见一派云蒸霞蔚的景象,令人难以忘怀。
C . 春和景明,泛舟湖上,满眼的春光浸入眼底,置身其中,犹如神游仙境。
D . 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三年的初中生活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4. (10分) (2016八上·绥棱期末) 古诗文默写(1) ________,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2) 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白头吊古风霜里,________。
(陈与义《登岳阳楼》)(4)采菊东篱下,________。
(陶渊明《饮酒》)(5) 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6)《三峡》中,作者用奔马和御风作比较,体现出夏季三峡水流迅猛急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表达出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
(8)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 (7分) (2019九下·常熟模拟) 名著阅读。
(1)根据《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我想为他在北京寻一点小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机会。
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
终于又非走出这熟人的家不可,便在各处飘浮。
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我疑心他是自杀。
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上文中提到的“他”是鲁迅笔下的哪一个人物?对于他的死,为什么“我疑心他是自杀”?仅仅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吗?请结合人物性格或相关故事情节加以分析说明。
(2)下面是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西游记》、《格列佛游记》等名著的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A . 饥饿和寒冷接踵而来,为了保证城市的粮食和木柴供应,保尔和共青团员们克服种种困难,修建了一条从车站到伐木场的轻便铁路。
在此期间,他得到了一件盼望已久的礼物——一把毛瑟枪和三夹满满的子弹。
这是朱赫来托人送给他的。
B . 梁山好汉打下高唐州,杀死太守高廉,救出卢俊义,高俅急欲为弟复仇,向皇帝举荐汝宁郡都统制“双鞭”呼延灼带兵剿灭梁山。
呼延灼用绝阵“连环马”大败梁山。
后来金钱豹子汤隆保举徐宁用钩镰枪法才大破“连环马”。
C . 唐僧师徒三人被青龙山玄英洞的三只犀牛怪所擒,孙悟空为救师徒三人,在观音菩萨的指引下请来二十八宿中的四木禽星下界降妖。
一路追到西洋大海,最终生擒了辟尘儿、辟暑儿二只犀牛怪,而辟寒儿却被四木禽星中的井木犴给咬断颈项而死。
D . 格列佛参观了科学院的“政治设计分院”。
一位通晓政治的医生主张对聪明、勇敢和礼貌应该收重税,不过至于荣誉、正义、智慧和学问,则无需征税,因为这类素质太少见了,没有人会承认他周围的人具有这些素质,自己有也并不重视。
6. (15分)(2014·柳州) 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国民人均阅读图书为4.39本,远远低于欧美人均16本。
然而,多项调查显示,我国国民电子读物的阅读量却在逐年上升,人们普遍“手不释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
由此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
殊不知,电子化阅读与纸质阅读之间有着质的区别。
电子化阅读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浅阅读”的盛行和阅读的“碎片化”。
令人担忧的是,校园也出现了“手不释机”的电子阅读群体,他们被称为“低头族”。
他们的阅读浮躁,不求甚解,让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空谈。
可喜的是,我市许多学校和社区开展了“书香校园”“书香进社区”活动,目的在于使人们亲近纸质图书,在慢下来、静下来、沉下来中回归经典“深阅读”。
(1)联系上下文,请在横线处补写一个总结句,不超过20个字。
(2)广西科技大学为治理校园“低头族”现象,倡议同学们课堂上不要使用手机,课后多读好书。
请你为这个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0个字以内。
(3)王林同学是一个“低头族”,向来只爱看电子读物,不爱看纸质图书。
假如你们居住的桂中社区开展了“书香进社区”活动,请你利用材料所给信息,劝说王林跟你一起去参加活动。
二、阅读分析 (共5题;共86分)7. (7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 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 . 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 . “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 . 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8. (14分)文言文阅读,回答1-3题。
李白传(节选)【元】辛文房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①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
”白长笑而去。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②为僚佐。
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
璘败,累系浔阳狱。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注释】①宰:指县令。
②辟:召,征召。
③本诗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1)从《古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中,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意思正确的一项。
(1)怒引至庭下曰(________) A.引导,诱导 B.拉,拽 C.引用(2)拜谢曰( ________ ) A.认错,道歉 B.辞别,离开 C.感谢,酬谢(3)白时卧庐山(________) A.睡觉 B.倒伏 C.隐居(4)累系浔阳狱(________ ) A.连接,维系 B.拘囚 C.留意,挂念(2)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
(限断3处)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9. (25分) (2017七上·腾冲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亲情的芬芳在一台省级卫视举办的家庭娱乐节目中,来自五个家庭的五对志愿者做了一个游戏——摸手认父。
五位孩子被黑纱蒙住眼睛,面前是一个屏风,上面有五个恰好能穿过手的洞。
五位父亲分别从屏风后面伸出一只手。
节目充满了欢乐,在主持人“你确定吗?”的迷惑中,前四个孩子无所适从,换来换去,笑话百出。
唯独最后一个小女孩,摸到第二只手就毫不犹豫地指定这是他的父亲。
主持人试图误导她:“还是把五双手摸过一遍再下结论吧”。
小女孩自信地摇摇头,黑纱摘下,父女拥抱在一起幸福地对视。
为搞清楚小女孩是不是侥幸获胜,女主持人又进行了三次测试。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小女孩居然每次都准确无误地找到了父亲。
那位父亲举起手,翻来覆去让大家仔细观看。
大家失望了,那是一双平凡的手,与普通人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特别之处。
主持人证实小女孩的手在每只手上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两秒钟,所以小女孩与父亲的手接触时也没有作弊的可能。
一位观众戴上小女孩蒙眼的黑纱试了试,结果什么也看不到。
那么,小女孩为什么能准确的找到她的父亲呢?她的回答出人意料:“我不知道哪只手是爸爸的,但是我知道哪种气味来自爸爸”。
真是太神奇了,隔着一道屏风,还能分辨出不同人的体味,莫非小女孩有特异功能?在主持人连声追问下,小女孩才揭开了谜底,原来他爸爸喜欢抽烟,手上和身上总带着烟味,一闻到那股熟悉的烟味,她就知道哪位是爸爸。
她还告诉大家,她妈妈下岗了,爸爸是位自由撰稿人,为了多赚些钱补贴家用,一天到晚坐在电脑面前,一边不停地敲啊敲啊,一边一支接一支地抽烟。
妈妈说烟吸多了会死人的,可爸爸总是不听。
爸爸说他知道吸烟的危害,可是一旦戒烟,就要因为不能适应而好长一段时间写不出文章。
虽然爸爸答应她写出一本畅销书以后就戒烟,但是她还是很害怕爸爸会突然死掉,现在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帮助爸爸快点出书,快点戒烟……小女孩的话还没说完,他父亲就一下把她抱在怀里。
娱乐节目现场忽然变得鸦雀无声,显然大家都在回味着小女孩的话。
良久,观众席中突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亲情其实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大爱,然而,大爱无形,大味必淡,亲情的真味往往不为人所察觉,但它确实就弥漫于生活的琐碎纹理之中,如暗夜幽兰一般,在我们身旁散发着淡淡的芬芳。
别以为只有曲折离奇的舍身救子、寒屋薄舍里的相依为命才是亲情,平平淡淡的生活里面也有亲情,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那淡淡的芬芳才是亲情真正的气息,只是,不细心玩味,很多时候就会被忽视。
小女孩是幸福的,小小年纪竟然如此分明地闻到亲情淡淡的芬芳,生命始于呼吸,还有什么比每时每刻呼吸着亲情的芬芳更幸福的事情呢?(1)请概括本文所讲的故事。
(2)第③段结尾句“观众席中突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请问“观众们”因何而鼓掌?(3)第③段“小女孩”“揭开了谜底”的话中还有很多关于她的家庭情况介绍的内容,试问这是多余的吗?为什么?(4)读了本文后,你对亲情有了怎样的认识?(5)如果你是“前四个孩子”中的一个,听了“小女孩”的话后,你会对你的父亲说些什么?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农具的眼睛迟子建农具似乎与树木有着亲缘关系,农具的把儿几乎都是木柄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