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


实验时数 7 10 7 7 7 5 7 14 7 7 7
5
有机化学实验-II
(72学时 )
成绩评定:平时实验成绩70% 考试实验成绩30%
无论什么原因,若每学期缺2个实验则不给成绩
6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实验名称
实验须知、安全教育、领洗仪器 蒸馏及熔沸点的测定、温度计校正
38%
柱色谱分离示意
40
纸色谱分离原理与操作
上行与下行纸层展开
(a)、(b)、(c)上行纸层展开;(d)下行纸层展开
41
实验6.7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CO2H
H
+ (CH3CO)2O
OH
副反应:
CO2H
H
OH
O O
O O
CO2H
+ CH3CO2H
O C CH3
O
OO O
+ H2O
仪器和药品 仪器:锥形瓶、烧杯、抽滤瓶、布氏漏斗
13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实验物品常见警告标识符号
14
实验时的一般注意事项
实验前 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用品性能与注意事项; 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正确,检查实验仪器有无破损; 检查并落实可能出现的危险和意外情况处理措施( 如灭火器材、防护眼镜、急救药品);
实验中 穿实验工作服,配带防护眼睛; 实验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必须经过相关处理,不得 随意排放室外; 实验产生的废液、废渣必须倒入指定的收集容器; 在记录本上详细记录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实验 现象,实验一旦进行就不得随意离开; 实验室内不准吸烟、喝水、进食。
S
n
32
分液漏斗振摇手法
33
萃取装置
34
实验6.29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O CH3
CH3 N
N +
ON N
CH3
咖啡因
CO2H OH 水杨酸
O CH3 N
CH3 N
ON N CH3 H
咖啡因水杨酸盐
CO2 OH
含结晶水的咖啡因系无色针状结晶,味苦,能溶于水、乙醇、氯仿等。 在100℃时即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120℃时升华显著,至178℃ 时升华很快。无水咖啡因的熔点为234.5℃。
16
爆炸预防
不允许随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 混有空气的不纯氢气、CO等遇火易爆炸;有些有机化合物遇氧 化剂时亦发生猛烈爆炸或燃烧;在室温时就具有较大的蒸气压 的某些易燃溶剂的蒸气达到某一极限时,遇有明火即发生燃烧 爆炸(常用易燃溶剂蒸汽爆炸极限见表1.2-1); 开启贮有挥发性液体的瓶塞和安瓿时,必须先充分冷却,开启 时瓶口必须指向无人处; 不能研磨某些强氧化剂(如氯酸钾、硝酸钾、高锰酸钾等)或 其混合物; 为防止爆沸危险,常压蒸馏或回流要加沸石或搅拌;减压蒸馏 要装毛细管或搅拌; 常压操作时,不可造成密闭体系;减压操作时,不可用平底瓶; 加压操作时,要有一定的防护措施; 存放药品时,应将强氧化剂和一般化学试剂分开存放。
无论什么原因,若每学期缺2个实验则不给成绩
3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实验名称
实验须知、安全教育、领洗仪器 蒸馏及熔沸点的测定、温度计校正
重结晶、萃取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色谱分离一、色谱分离二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
a-呋喃丙烯酸的制备 正溴丁烷的制备 正丁醚的制备 环己酮的制备
18
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
19
常用灭火器种类及其适用范围
名称
药液成份
适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
Al(SO4)3 和NaHCO3
用于一般失火及油类着火。因为泡沫能导电, 所以不能用于扑灭电器设备着火。火后现清 理较麻烦。
四氧化碳 灭火器
液态CCl4
用于电器设备及汽油、丙酮等着火。四氯化 碳在高温下生成剧毒的光气,不能在狭小和 通风不良实验室使用。 注意四氧化碳与金属钠接触将发生爆炸。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
1
实验教材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第一版),吴江
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
“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兰州大学、 复旦大学编,高教出版社
“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黄涛主编, 高教出版社
2
有机化学实验-I
(48+96学时 )
成绩评定:平时实验成绩70% 考试实验成绩30%
重结晶、萃取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色谱分离一、色谱分离二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正溴丁烷的制备
正丁醚的制备
苯胺的制备、乙酰苯胺的制备 邻氯甲苯的制备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时数 6 7 7 7
7+7 7 7 7 13 7 7
7
有机化学实验-III
(48学时 )
成绩评定:平时实验成绩70% 考试实验成绩30%
W1 /V K (W0 W1 ) / S

W1

KV KV
S
W0
设W2 g为萃取两次后在水中的剩留量,则有:
W2 /V K (W1 W2 ) / S

W2
W1
KV KV S

W0

KV KV
S
2
在萃取n次后的剩留量Wn应为:
Wn

W0

KV KV
滑剂和防潮剂
20
24
25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目的要求 1、初步掌握蒸馏装置的安装及其操作; 2、正确掌握常量法(即蒸馏法)和微量法测定沸点的原理及其方法。 主要仪器与药品 50ml蒸馏瓶、蒸馏头、直型冷凝管、接收尾管、锥形瓶。 工业酒精、环已烷
26
微量测定沸点装置
27

112.4 135 151 159 173~174 205
216.2~216.4
酚酞 蒽醌
262~263 286(升华)
29
重结晶与萃取
滤纸折叠
30
过滤漏斗
31
萃取分离原理与技术
设在VmL的水中溶解W0 g的物质,每次用SmL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 剂重复萃取。假如W1 g为萃取一次后剩留在水中的物质量,则在水 中的浓度和在有机相中的浓度就分别为W1/V和(W0-W1)/S,两者 之比等于K,即:
为了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往往利用适当的溶剂(氯仿、乙醇、苯等) 在脂肪提取器中连续提取,然后蒸去溶剂,即得粗咖啡因。
粗咖啡因还含有其它一些生物碱和杂质,利用升华可进一步提纯。
35
提取装置
36
薄层色谱分离原理与操作
薄层色谱示意图
37
氧化铝板与硅胶软板活性与各偶氮染料比移值的关系
活性级别
偶氮染料
偶氮苯 对甲氧基偶
17
中毒预防与触电预防
严禁在实验室内饮水、就食、吸烟; 可能生成的有毒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 内进行(实验中不要将头伸入橱内)。使用后的器 皿应及时清洗; 不要俯视实验容器,不要直接嗅闻实验放出的气味; 接触固体或液体有毒物质时,必须戴橡皮手套,操 作后立即洗手; 不要用湿的手、物接触电源。所有实验电器装置都 应可靠连接地线;
1211灭火器
CF2ClBr液化 气体
用于油类、有机溶剂、精密仪器、高压电气 设备。
二氧化碳 灭火器
液态CO2
用于电器设备失火及忌水的物质及有机物着 火。注意喷出的二氧化碳使温度聚降,手若 握在喇叭简上易被冻伤。
NaHCO3等盐 用于油类、电器设备、可燃气体及遇水燃烧 干粉灭火器 类与适宜的润 等物质着火。
实验后 关闭水、电、煤气开关,脱除实验服、洗手(脸);
15
火灾、爆炸、中毒及触电事故的预防
火灾预防
火柴用后要立即熄灭,不得乱扔; 实验完毕就立即关闭煤气(液化气)和电器开关; 注意一些能在空气中自燃的试剂的使用与保存, (如煤油中的钾、钠和水中的白磷); 使用易燃溶剂时必须远离明火,用毕立即盖紧盛放 溶剂的瓶塞; 尽量不用明火直接加热盛有有机溶剂的反应装置; 不得在实验室内存放大量易燃化学试剂;
11
实验须知、安全教育、领洗仪器
(一)学生实验守则
一、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基本要求。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讲义或实 验指导书,掌握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了解有关仪器的性能、配置;熟悉其 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综合开放性实验项目,必须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拟定 出正确的实验方案。
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科学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必须听从实验教师和实验技 术人员的指导;切实做到独立思考、科学操作、细致观察、如实记录。自觉培养 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实验完毕后及时整理实验数据记录,不准任意修改原始 实验数据,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分析问题,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按时送交实验 指导教师。
42
实验6.23 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
实验原理 呋喃甲醛和其他无α-活泼氢的醛(如芳醛、甲醛、三甲基乙醛等)与 碱作用可发生歧化反应,一分子醛被氧化成酸,另一分子醛被还原成 醇。这类反应称作Cannizzaro反应。
2 O
NaOH
CHO
O CH2OH
0.57;0.53 0.33;0.40
0.78;0.64 0.56;0.50
0.00;0.04
0.03;0.07
0.08;0.20
0.19;0.20
38
薄层板的展开
39
柱色谱分离原理与操作
吸附剂的含水量和活性等级关系
活性等级





氧化铝含水量 0
3%
6%
10%
15%
硅胶含水量
0
5%
15%
25%
氮苯 苏丹黄 苏丹红 对氨基偶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