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实验 -斜压

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实验 -斜压

钢筋混凝土梁斜压实验
专业:土木工程
年级:2012级
课程: 《混凝土结构原理》
学号: 12040530
组号:斜压实验
姓名: 张琼图
指导老师:乔崎云
完成时间:2014.12.14
钢筋混凝土梁斜压实验
一、实验任务
1.了解钢筋混凝土梁受剪破坏的过程,验证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强度计算方法,加
深理解箍筋在斜截面抗剪中的作用。
2.了解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试验研究的方法。
3.得到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的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1)根据实验要求,试验梁的混凝土等级为C45,
(Fc=22N/mm2,ft=1.80 N/mm2)钢筋:纵筋2φ12
试件尺寸: b=100mm; h=160mm; L=1700mm;a=220mm,,b=147mm,c=966mm

1—试验梁;2—滚动铰支座;3—固定铰支座;4—支墩;5—分配梁滚动铰支座;
6—分配梁滚动铰支座;7—集中力下的垫板;8—分配梁;9—反力梁及龙门架;10—千斤顶;

图2 梁受剪试验装置图

2.实验所需仪器:
手动油压千斤顶1个,测力仪及压力传感器各1个;静态电阻应变仪一台;百
分表及磁性表座各3个;刻度放大镜、钢卷尺;支座、支墩、分配梁。
三、实验方案
1. 加载装置
梁的实验荷载一般较大,多点加载常采用同步液压加载方法。构件实验荷载
的布置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当不能相符时,应采用等效荷载的原则进行代换,使
构件实验的内力图与设计的内力图相近似,并使两者的最大受力部位的内力值相
等。采用分级加载,每级载荷10kN,直至破坏,记录数据及其过程。

2.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测试内容钢筋及混凝土应变、挠度和裂缝宽度等。
本次实验测试具体项目:梁挠度;裂缝发展情况;开裂荷载;破坏荷载。
挠度测点三个:跨中点,支座沉降点(2个)
四.实验过程描述
如上图所示,当荷载加到60kN时,开始出现裂缝。梁的变形并不明显,随
着载荷继续增大,裂缝出现延伸增多,裂缝主要出现在梁的下边和斜压区域,当
载荷达到121.02时,梁发生脆性破坏,无任何征兆,且破坏过程比较短,比较
激烈。与斜拉、剪压实验相比,能够承受的载荷比较高。
五.实验数据及其处理
实验记录图表如下:
荷载(kN) 挠度
0 0
11.46 0.27
20 0.52
30.2 0.81
40.1 1.17
50.49 1.53
60.1 1.89
70.34 2.24
80.15 2.56
90.2 2.91
100.2 3.25
111.17 3.69
121.02 4.05

差异原因:(1)实验操作过程误差。(2)仪器误差。
(3)记录误差。(4)钢筋在加载停止时,可能出现回缩。
计算受剪承载力理论数值
忽略纵筋的销栓力、弯起钢筋的抗剪,骨料咬合力以及混凝土梁的自重,仅考虑
混凝土抗剪。

0cuf175.1bhVVt




其中取1.5 代入数据得uV20kN

结果分析
因不考虑纵筋的销栓力、弯起钢筋的抗剪,骨料咬合力,并且没有计算箍筋的承
载力,误差较大,可见箍筋在受剪承载力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本次实验数据对比,误差存在,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1计算时没有考虑梁的自重、骨料的咬合力以及纵筋的销栓力,没有算箍筋承载力而实验时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2.计算的阶段值都是现象发生前一刻的荷载,但是实验给出的是现象发生后一刻的荷载。
3混凝土梁可以带裂缝工作,而实际上假设整个过程无裂缝。
4混凝土梁制作时的误差。
结语: 本次混凝土受剪破坏的实验,使我加深了对书本上原理及其研究方法的
进一步理解,对结构的破坏模式又有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对混凝土数据处理及
分析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