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炎护理查房
病因
病因已明确
吸入无 机粉尘 吸入有 机粉尘
微生物感染 药物 吸入部 分气体
病因不明确
特发性 肺纤维化 结节病 组织细胞 增多症 肺血管炎 肺-肾 综合征
病理大体改变
1.病变主要发生于肺间质,病
灶呈节段性或局灶性分布。 2.无明显实变病灶。 3.病变肺叶充血,色暗红。
疾病 分期
Ⅰ期:肺实 质细胞受损, 发生急性肺 泡炎。
间质性肺炎
张月娥
目 录
概念 病因 病理 疾病分期 临床表现与疾病危害 检查及治疗 健康教育
什么是肺间质???
肺组织是由肺实质与肺间质组成。
肺实质:肺部具有其他交换功能的含 气间隙及结构,包括肺泡管、肺泡囊、 肺泡与肺泡壁。 肺间质:肺泡上皮细胞与毛细血管内 皮细胞的基底膜之间间隙,间隙中有 肺泡膈内血管和淋巴周围组织,以及 细支气管和支气管周围组织。
用药护理
应用激素,注意观察激素副作用: • 诱发消化道出血,应用保护胃黏膜药物 • 水钠潴留,注意观察水肿情况 • 血压升高,监测血压,遵医嘱对症处理 • 血糖升高,监测血糖,饮食指导 • 骨质疏松,防止发生意外,注意补钙 • 脂肪重新分布,向心性肥胖
诊断
• • • • • 根据患者的病史、病程长短,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胸片 肺功能 肺活检
健康教育一康复治疗
• ①营养支持疗法:目的是给病人提供合理的营养,保证机 体细胞的代谢,维持器官组织的结构,参与机体的生理、 免疫机能的调控与组织的修复,促进病人康复。 • ②氧疗:家中应备有氧气瓶或小型制氧机,可随时缓解呼 吸困难症状 • ③运动:病情轻者最适宜应用康复治疗如医疗体育,效果 较好,能显著改善肺功能和自觉症状,预防病变的进一步 发展。病情较重者可谨慎地锻炼,使能适应日常轻微的活 动。 • ④预防感染:按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可应用免疫抑制剂, 提高机体免疫力。
Ⅱ期:引起 肺实质细胞 的数目、类 型、位置和 (或)分化性 质发生变化。
Ⅲ期:其特 征为间质胶 原紊乱,镜 检可见大量 纤维组织增 生
Ⅳ期:晚期, 肺泡结构完 全损害,代 之以弥漫性 无功能的囊 性变化。
临床表现
症状: • 渐进性劳力性气促(最常见的首诊症状) • 干咳,喘鸣较少见,少数有发烧、咯血或胸痛,严重后出 现动则气喘、心慌出虚汗、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唇甲紫 绀及杵状指(趾),作体检时在下肺野可听到湿罗音。 体征: • 呼吸频率增快、发绀 • 双肺中下部可闻及Velcro 啰音(连续、高调的爆裂音)有 杵状指趾,其中Velcro 啰音最具特征性。
Thanks
张月娥
常规治疗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未经治疗的患 者其自然病程平均2~4 年,自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可延长到6 年左右。不论是早期还是晚期,都应立即进行 治疗,使新出现的肺泡炎吸收好转,部分纤维化亦可改善 并可阻止疾病发展。
药物治疗原则
• IPF是一种持续发展的疾病,治疗原则主要在于积极控制 肺泡炎并使之逆转,进而防止发展为不可逆的肺纤维化, 但迄今尚无特效疗法。 • 首选药物为皮质激素,其次为免疫抑制剂及中药。 • 应注意检测药物副作用,尽可能以最小的剂量,最少的副 作用达到最好的效果。 • 青霉胺与激素和单用激素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疗效比较无 明显差异,但青霉胺+激素组副作用明显少于单用激素组 ,但青霉胺应用前应做青霉胺皮试,注意其副作用,主要 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和过敏反应。
入院诊断
• • • • • • • 1.间质性肺病伴感染 2.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阵发性心律失常 心房纤维颤动 4.高血压病3级 很高危 5.脑出血后遗症期 6.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7.蛋白尿原因待查
护理诊断
• 气体交换受损:与原发病有关 •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有关 •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卧床,小便失禁有关 • 误吸的可能:与进食呛咳有关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一
间质性肺炎生活注意事项
• 1、要保证有足够的休息:还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预 防各种感染 • 2、要有舒适的居住环境:空气要清新、湿润、流通,避 免带有浓烈气味的刺激因素,也要避免吸入过冷、过干、 过湿的空气。 • 3、饮食方面:必须做到多样化,合理搭配、富有营养、 比例适宜,并且宜于消化吸收。 • 4、精神上应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防止精神刺激和精神 过度紧张。 • 5、远离外源性过敏原:诸如一些花草(尤其对花粉过敏 者)、用羽毛或陈旧棉絮等易引起过敏的物品填充的被褥 、枕头、鸟类、动物
现病史
病程中呈浅昏迷状态,喉部可闻及痰鸣音,为阵发性咳嗽 ,痰液偶可咳出,床边备吸痰器,必要时机械吸痰。带入胃 管,7.17号予以拔除,进食偶有呛咳,患者无头痛、头晕, 大便正常,尿失禁半年。7.15号留置尿管,7.17患者因导尿 管漏尿,考虑为膀胱痉挛,已停留置尿管。骶尾部分别有 1*2cm及2*3cm皮肤破损,局部无渗液,基底红润,透明贴应 用保护皮肤。 7.21号血浆D-二聚体测定0.900mg/LFEU,值较高,考虑患者 长期卧床,存在多种基础疾病,有全身动脉硬化高风险,应 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今予以低分子肝素注射剂5000u qd皮 下注射,注意复查凝血功能。患者血红蛋白88g/L,于7月22 号输注浓缩红细胞2u,无输血反应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有关
• 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温度保持在18~22度,湿度在 50%~60% • 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 • 加强翻身拍背,促进痰液咳出 • 遵医嘱雾化吸入,告知注意事项 • 必要时行机械吸痰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卧床,小便失禁有 关
• • • • • • 保持床单位干净、平整、无皱褶 建立翻身卡,每两小时翻身一次 遵医嘱应用气垫床 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 给予新型敷料应用,促进皮肤愈合 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健康教育一预防
• 对于病因未明的ILD尚无法预防。但吸烟者发展为特发性 肺间质纤维化的危险性增加,且随吸烟者的增加,危险性 增加。 • 病因已明的ILD 的预防应该是对于凡是在大粉尘量工作环 境中的各类人员,长期接触刺激性强的气体如氯气、氨、 二氧化碳、甲醛和各类酸雾、放射性损伤者以及养鸟人群 等进行重点监测,定期进行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及常规 的X 线检查,及时早期发现疾病,及时诊治。另外空气中 各种微生物、微粒、异性蛋白过敏原、有害刺激性气体的 吸入也可引起肺损害。。
误吸的可能:与进食呛咳有关
• • • • 告知家属出现误吸的表现,加强观察 做好饮食护理,宜进食易消化流质饮食 进餐时宜半卧位或作为 发生误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抢救
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与患者长期卧床 且基础疾病多有关
• • • • • 抬高下肢,禁止腘窝及小腿单独垫枕,加强观察 避免下肢静脉穿刺 协助被动活动下肢 饮食护理,保持大便通畅 遵医嘱应用抗凝药物
• 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气体交换受损:与原发病有关
• 患者取有利于呼吸的体位,如半坐卧位或高枕卧位 • 持续吸氧,一般2-3l/min,浓度为30%-35%注意监测 血氧饱和度 • 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 • 教会患者家属翻身拍背促排痰的方法 • 保持大便通畅,多吃水果及蔬菜等含纤维丰富食物,避免 摄入产气食物,以免腹胀加重呼吸困难。 • 预防感冒,避免感染加重
概 念
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简称ILD)以肺间质为主
的炎症,主要由病毒,支原体, 衣原体,病毒,肺孢子菌引起。 病变只在肺间质,呼吸道症状轻, 异常体征较少。
支原体肺炎 — 儿童和青年多见,
散发或局部流行 病毒性肺炎 — 任何年龄
病因
• 间质性肺炎大多由于病毒所致,主要为腺病毒、呼吸道合 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其中以腺 病毒和流感病毒引起的间质性肺炎较多见也较严重,常形 成坏死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病程迁延易演变为慢性 肺炎。 • 肺炎支原体也能引起间质性肺炎,支原体经呼吸道侵入后 ,主要侵犯细支气管和支气管周围组织,由于无破坏性病 变故能完全恢复。
病史介绍
• 患者桂庭彩,男,86岁,以“ 咳嗽伴发热1个月,加重1 天 ”为代主诉入院.患者1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最 高可至39.8℃,热前无寒战、畏寒,有胸闷,至蚌埠市第 二人民医院就诊,胸部CT示:两肺纹理增多、紊乱,两下 肺弥漫性网格条索状阴影,予以抗感染、化痰、氧疗、营 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7.7日中午家属发现患 者间断性咳嗽、咳痰,痰液不能自行咳出,伴有出汗明显 ,予以测体温可至38.4℃,热前无畏寒、寒战。为进一步 诊治,急诊拟“肺部感染”收住RICU。经治疗后病情稍平 稳,于7.15转入我科继续治疗,予以抗感染,清除炎症介 质,化痰,改善微循环,促神经重构,改善脑功能,营养 支持,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对症治疗。
疾病危害
循环 系统
低氧血症早 期患者心率 会加快、血 压会升高以 及心输出量 会增加
呼 吸 系 统
长期缺氧会 使得机体免 疫力降低, 患者就容易 发生急性的 呼吸道感染
神经 系统
轻度缺氧时 会出现记忆 减退及定向 差。急性缺 氧可有烦躁 不安,进一 步发展则是 意识朦胧甚 至昏迷。
其它
因疾病迁延 不愈带来的 担心、焦虑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