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世界制造业变局中东北应抓住发展机遇
第一,重振制造业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重大国家战略选项
绝不仅是中国把制造业发展看得这么重,而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历史反思中,把振兴和发展制造业作为重要国家战略。
美国从小布什和奥巴马时期就开始提出了相关战略,特朗普政府2017年上任以来,发布了50多份技术和产业政策文件,涵盖了新兴技术和高端制造的几乎所有领域。
英国2017年2月、德国2019年2月都出台了新的产业战略政策的文件。
德国与法国共同发表了适应21世纪的欧洲产业政策——《德法联合宣言》。
欧盟重视构建新的产业战略体系,从新的一届欧盟委员会2019年底到现在,已经出台了30多份产业政策和文件,尤其是今年2-7月出台的人工智能白皮书、欧洲数据战略、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欧洲新产业战略、欧洲能源系统一体化战略、有利于气候的欧洲氢战略等文件,勾勒出新的欧洲产业战略构想。
这是全球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选择,没有国家例外。
第二,全球重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呈现新的趋势和特点
全球制造业竞争非常激烈,是在制造业高端竞争尤其激烈,一些国家打科技战,实际上就是在打制造业高端的战争。
美国脱钩、疫情阻断、极端的国家利己主义和对全球化的质疑,导致几十年形成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面临着重构和解构的风险。
重构和解构未来会出现什么样一个趋势和特点?很多人在研究这个问题,也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我个人认为会出现五个最明显的特征:
一是更加注重战略性产业链、价值链。
这个特征更加明显。
欧盟委员会在2017年9月提出了战略价值链的概念,2019年出台了“为建设面向未来的欧盟产业而强化战略性价值链”的研究报告,提出在新能源汽车、氢利用、智能健康、工业互联网、低碳、网络六个领域建设战略性价值链。
二是更加注重国家和区域安全保障的安全性价值链。
不管是美国、欧盟还是我们中国,都把供应链的安全、供应链的稳定作为重构供应链的首选。
美国不管是拜登还是特朗普,都提出来美国制造业独立,尤其领先特朗普10个百分点左右的拜登,主张重构价值链,尤其是重构制药和医疗防护的价值链,使这些产业链首先回归美国。
特朗普的说法和做法就更加激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