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工作条例
教研室是在学院领导下,依托专业建立的、组织完成教学、教研、科研和管理任务的基层管理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教研室建设,促进教研室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提高教研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发挥教研室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1.落实教学任务。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组织落实本教研室承担的本科教学任务,包括授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答疑、课程考核、教材与教辅资料编写,对学生进行见习、实习等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指导,按要求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2.组织并实施课程建设工作。
制定课程建设规划;落实课程负责人制,组织和协调课程教学团队工作;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开展教学方法讨论、教学经验交流、教书育人心得等方面的探讨。
3.建立健全例会制度。
原则上教研室实行每周例会制度,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研究教研室工作,开展教研和学术交流,解决教研室中需要集体解决的问题,做好活动记录;教研室主任负责考勤,按学期统计,期末汇总,计入道德考核量化体系。
4.完善教学质量检查制度。
认真做好开学初、期中和期末教学工作检查,加强各项工作的阶段性检查和经常性检查,建立听课评课、教学观摩、教学研讨常态化制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健全教学资料归档制度。
按照学校教学文件管理的规范要求,认真收集、积累应归档的资料,并安排落实专人进行分类整理和保存。
6.建立计划与总结制度。
每学期初教研室应制定教研室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学期末进行相关检查、总结。
7.建立健全安全卫生制度。
从思想上重视安全,关注安全。
每次例会都要强调安全,注意防火、防盗,最后离开办公室的老师要检查窗户是否管严;电源是否关闭(计算机、电水壶、灯等);门要反锁。
为了常抓不懈,保持良好的安全卫生环境,设立轮流值日制度,责任到人,负责教研室的卫生和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