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第三节化学平衡全部课件-新人教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第三节化学平衡全部课件-新人教
二、什么是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 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 过程完全停止了吗?
没有!以蔗糖溶解于水为例,蔗糖分子离开 蔗糖表面扩散到水中的速率与溶解在水中的蔗 糖分子在蔗糖表面聚集成为晶体的速率相等。
即:溶解速率 = 结晶速率
达到了溶解的平衡状态,一种动态平衡
, V正
原因分析: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V正 > V逆,
V”正 = V”逆 平衡状态Ⅱ V正 V正= V逆 V’逆 平衡状态Ⅰ V逆
0
t1
t2
t3
t(s)
讨论:
当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时, 化学平衡将怎 样移动?并画出速率-时间关系图.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结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 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平 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反之,增加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少反应物的 浓度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成本较低的反应物的浓度, 2.意义: 提高成本较高的原料的转化率。
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以xA(g)+yB(g)
zC(g)为例,分析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速率:v正=v逆 (即任何一种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 其消耗速率) ②各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直
接
③混合气体的总压、总体积、 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延长而 改变(x+y≠z)
间 接
④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 量浓度不随时间的延长而改变
① ③
3、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几个注意点
①对平衡体系中的固态和纯液态物质,其浓度可 看作一个常数,增加或减小固态或液态纯净物的 量并不影响V正、V逆的大小,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②只要是增大浓度,不论增大的是反应物浓度, 还是 生成物浓度,新平衡状态下的反应速率一定 大于原平衡状态;减小浓度,新平衡状态下的速 率一定小于原平衡状态。
的量都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3)对于不同类型的可逆反应,某 一物理量不变是否可作为平衡已到达
的标志,取决于该物理量在平衡到达
前(反应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若 是则可;否则,不行。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四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二课时----平衡移动)
江苏省淮安中学
张正飞
2013年8月4日星期日
(复习回忆)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第三课时----平衡移动)
江苏省淮安中学
张正飞
2013年8月4日星期日
复习回忆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NO2 (红棕色) 1.结论: N2O4 ∆H =- 57 KJ (无色)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例3】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 2NH3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C )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注意(1)对于反应前后的气体物质的
强 调 三 点
实质: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四、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逆:可逆反应
(2)动:动态平衡(正逆反应仍在进行) (3)等: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4)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
不变,各组分的含量一定。
(5)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重要题型:
【例1】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 ) A. 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C.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例2】 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P(气)+Q(气) R(气)+S(气) , 在恒温下已 达平衡状态的是( B ) A. 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C. 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 D. 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 变化
→体积缩小 →浓度增大 →正反应速率增大 解释: 加压
逆反应速率增大
→ V正>V逆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说明: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增大 倍数不一样,平衡向着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1.前提条件:
2.结论: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化 学反应,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 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 方向移动。 体积缩小:即气体分子数目减少 说明: 体积增大:即气体分子数目增多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练习二】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 A(气)+3B(气) 2C(气)+2D(固)达到平衡的标 志的是 (A ) ①C的生成 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②⑧ B.②⑤⑧ C.①③④⑦ D.②⑤⑥⑧
分子总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 (如2SO2+O2 2SO3)来说,可利 用混合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 的量是否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来判 断是否达到平衡。
(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分子数 相等的可逆反应:
(如H2+I2(g)
2HI),不能用此标志
判断平衡是否到达,因为在此反应过 程中,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
那么,可逆反应的 情况又怎样呢?
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里,加0.01molCO 和0.01molH2O(g),CO+H2O CO2+H2 开始时c(CO) 、c(H2O)最大,c(CO2) 、c(H2)=0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CO) 、c(H2O)逐渐减小 c(CO2) 、c(H2)逐渐增大 进行到一定程度,总有那么一刻,正反应速 率和逆反应速率的大小不再变化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四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
江苏省淮安中学
张正飞
2013年8月4日星期日
一、什么是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 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 做可逆反应.
更多资源
NH3+H2O
NH3· 2O H
注意:可逆反应总是不能进行到底, 得到的总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混合物
且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这时,CO、H2O的消耗量等于CO2、H2 反应生成的CO、H2O的量,
速 率 正反应 速率 逆反应 速率
相等
时间
反应仍在进行,但是四种物质的浓度均保 持不变,达到动态平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重点研究的重要概念—化学平衡状态
三、化学平衡状态பைடு நூலகம்义:
化学平衡状态,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 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 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前提条件:可逆反应
③反应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增加一种物质的浓 度, 该物质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而其他物质的转化 率提高。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N2 十 3H2
实验 压强(MPa) 1 数据: NH3 % 2.0
5 9.2
2NH3
10 30 60 100 16.4 35.5 53.6 69.4
NH3%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即平衡 向正反应的方向移动。
(5)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 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可见,化学平衡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 保持。当外界条件改变,旧的化学平衡将 被破坏,并建立起新的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 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研究对象:已建立平衡状态的体系
•平衡移动的标志:
(1)逆:可逆反应
(2)动:动态平衡
√ (4)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 √
(3)等: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不变,各组分的含量一定。
变并定:看其在反应过程中变不变,
如果是变化的,则当其一定就是达到 平衡状态的标志.
【练习一】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 — 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A(固)+3B(气) — 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2C(气)+D(气)已达平衡 ( BC ) B.混合气体的密度
课堂练习
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
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B ① 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 生成物的产 量一定增加③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 反 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 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 反应速率⑥ 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 ① ② (B) ② ⑤ (C) ③ ⑤ (D) ④ ⑥
V逆
0
t1
t2
t(s)
四、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催化剂对可逆反应的影响: 同等程度改变化学 反应速率,V’正= V’逆,只改变反应到达平衡所 需要的时间,而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V(molL-1S-1) V’正= V’逆
V正= V逆
0
t1
T(s)
可见,要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必须是 由于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引起V正≠ V逆。
1、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改变
2、 V正≠ V逆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Fe3+ + 3SCNFe(SCN)3 (硫氰化铁) 增加Fe3+ 或 SCN-的浓度,平衡向生成 Fe(SCN)3的方向移动,故红色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