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 专利法1ppt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 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 新设计。
二、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的区别
1、专利性要求不同---实用新型又称“小发 明”,在创造性上,发明要求实质性特点和 显著进步,而实用新型要求有实质性特点和 进步。
2、保护范围不同---实用新型保护较窄,仅限 于对产品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提出的新技术 方案。不包括产品制造方法,不包括没有固 体形状和构造的物品等。
专利的新颖性
【案情】
甲(原告)于11月20日以“农用牵引车的运行停止装置” 为题提出专利申请,但被拒绝审查,甲不服提出再审申请, 审查委员会作出了申请内容不成立的裁定。甲就此提起诉讼, 要求撤销专利审查裁定。
专利审查裁定理由为“在本专利发明的申请日之前,已 于11月6日至17日召开的农机具出口振兴展览会上出现了相同 的农机具的展品。该展品是甲公司职员丙在获得原告的委托 的情况下实施的行为,并为根据原告公司的名称开展的展示 活动,因此本案专利发明在专利申请前已经处于公开的状态, 不再具有构成专利的基础要件。由于该产品在没有申请专利 前已经公开,且该展览会并不是政府、地方公共团体或者专 利厅认可的团体组织举办的展览会,所以本案并不存在“不 丧失新颖性”的构成要件。只要发明技术在申请专利之前处 于公众知晓的状态,那么该发明就丧失专利申请的新颖性, 不能再获得专利权利”。
向公司提起2亿日元的诉讼请求。
第一审法院、第二审法院判决被告甲公司支付原告乙250
万日元的相应对价,被告甲对判决结果不服提起上诉。
【判决结果】
法院驳回被告的诉讼请求。判决主要内容如下:
1、公司在其“就业手则”中可以规定公司可 以获得发明专利的权利,这也不影响公司制定明确 的有关针对专利发明人的奖励和报酬,但是在发明 专利的内容、以及价值没有确定之前,公司尚未制 定有关支付对价金额的行为是不能得到允可的。
理由:所申请的发明专利是将欧文字数字记号 等进行组合后的电报用暗号,因为该组合方法不存 在任何与工业相关的性质,所以不能成为专利法中 所表述的具有“工业性质”(实用性)的要素,不 满足专利法的构成要件。
原告针对上述驳回理由,向法院提起了撤销专 利审查结果的诉讼请求。
第一审法院判决中指出:作为一项发明,要获 得专利就需要具有新颖性、工业上可利用性。要想 成为专利,发明本身需要是利用自然法则,为实现 一定的文化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因此,所有在 产业发展上具有上述要件的技术方案就应当是专利 法保护的对象。
乙(被告)公司之后获得了甲(原告)完成的发明专利的
权利,此后就该专利同数家公司签订了该专利使用权的合同。
至此,原告获得了公司发给的专利申请补偿3千日元,专利注
册登记补偿8千日元,公司获得专利权时的报酬20万日元。由
于原告没有获得公司支付的专利实施相关收入的报酬支付,于
是原告在退休后,以公司获得了巨额的专利实施费用收入为由,
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7)违法获取或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的
发明。 对第(4)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 授予专利权。
利用自然法则的意义---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案情】
甲(原告)发明了使用“欧文字单一电报隐语 制作方法”,并提交了专利申请,但是,被专利行 政部门拒绝审查。甲(原告)不服,提出复审请求, 被驳回。被驳回理由如下。
3、审批程序不同---初步审查符合要求的,不 再实质审查,即可授权。
4、保护期限不同---10年、20年。
三、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的区别
1、外观设计是产品外表设计,不涉及产品技术 性能,而实用新型不但包括外部形状结构, 还包括内部构造。
2、外观设计是利用美学原理达到美感效果,不 重视技术效果,而实用新型旨在技术效果。
原告的发明是对欧文字、数字、记号的组合而 成的电报暗号,即便是能对产业上特殊的交易提供 巨大的帮助,或者其制作方法极具科学性质,然而 该发明并没有使用任何的装置,同时也没有在使用 自然法则时采取任何手段,所以该发明只能是通过 暗号来表达思想的一种方法,不能成为发明专利。 此外,或许该暗号的思想表达方式可以通过著作权 来进行保护,但终归不能作为专利发明来对待。因 此,第一审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求申请,原告就此 提起上诉。
日本法院认为“由于本案专利权转移合同是在原 告日本公民同被告日本法人之间签订,因此根据法律 规定本案专利权转让及其效力的准据法为日本法。
奥林巴斯案件---- 工作守则内容和专利的相应价值认定
【案情】
甲(原告)是乙(被告)公司的职员,在乙(被告)公司
从事录像设备的研究开发工作,工作期间研究开发了录像设备
的“A设备”。根据乙(被告)公司针对职员的“发明相关处
理规定”,职务发明的专利权利归属于公司,公司给于完成发
明的公司员工相应的奖励。该奖上包括:第一、公司在获得发
明专利权利时的奖励;第二、公司如果从第三者获得持续性的
专利权收益的,从获得收益的年份起算2年期间,支付给发明
人以100万日元为上限的一次性奖励。
2、用人单位等的业务范围的确定
正在进行的或者过去进行的所有业务。退休后1年内。
3、用人单位和非职务发明的契约关系
强迫性专利归属契约无效。
4、职务发明的效果 :
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 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的 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 酬。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 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 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三)职务发明中的法律问题
1、用人单位等和工作人员等的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除了考虑雇佣契约外,还要从实质上考虑工资 的实际支出人是谁,研究资金、研究设施、研究助手等由谁 来提供,研究发明的指挥命令关系是否存在等具体事项进行 综合考虑。
3、实用新型必须以固体的形态存在,而外观设 计可以是立体,也可以是平面。
4、外观设计仅对外表进行独特设计,而实用新 型创造性方案与产品本身融为一体。
第二节 授予发明或者实用新型 专利权的要件
一、发明专利权保护的客体
WIOP:“发明是指利用自然法则解决实践问题的技术思想方 案” 。
利用自然法则:自然法则本身不是发明,单纯地精神活动 (记忆方法,商品成列法·贩卖方法,旋律·节奏等),纯 学术上的法则(数学上的法则,经济学上的法则,法学上的 法则),人为的决定(游戏的规则,暗号等)不能成为发明。
【终审判决结果】
第二审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主要 理由如下:“构成专利的发明本身是通过利用 自然法则来实现一定文化目的的技术性方案。 专利法中所说的工业性发明是指所有产业能够 利用的,具有技术产业特征的发明。然而,本 案原告的发明最终没有使用任何装置,而且没 有使用利用自然法则的手段,所以不能称为符 合专利构成要件的工业性质的发明”。
(1)现有技术-- (2)时间界限---申请日 (3)地域界限---绝对新颖性(国内外) (4)公开方式---书面、使用、口头公
开(脱离秘密状态) (5)抵触申请---先申请存在 (6)对比文件及其判断 (7)新颖性的具体审查 (8)不丧失新颖性的宽限期---国际展
览会、学术会议、未经同意泄露的(6 个月)
然而,本案中原告却主张展览会的参加并非自己 的意愿,而是其公司职员违反其意愿所实施的行为。 其本人不是公司的法人代表,也不是联络人员,对展 出的事项根本无从知晓,所以谈不上存在过失、不注 意和不履行监督义务。
(2)单位许可他人实施职务发明专利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76条规定,被授予专利权的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许可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实施其专 利的,应当从许可实施该项专利收取的使用费纳税 后提取不低于10%作为报酬支付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日立制作所专利案件---- 国外登记注册的专 利能否获得奖励
【案情】
甲(原告)是一家综合电气公司乙(被告) 的退职员工。甲工作期间的职务发明由乙公司 获得该发明的专利权利。甲退职后,根据日本 专利法第35条第3款规定,向乙提出支付其职 务发明应当获得的相应对价。该职务发明专利 除了日本以外,在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也 获得了专利权,因此原告乙在诉求中主张其应 获得专利发明奖励的相应对价中应包括上述国 家专利实施收益。对此,乙(被告)主张外国 专利的权利不适用日本专利法的相关规定,不 能进行类推适用。
1、奖金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74条规定,被授予 专利权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自专利权公告 之日起3个月内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奖金。 一项发明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2000元;一项 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奖金最低不 少于500元。
由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建议被其所属单 位采纳而完成的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的国 有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从优发给奖金。 发给发 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金,企业可以计入成本, 事业单位可以从事业费中列支。
第二章 专利法
第一节 专利法的趣旨
专利法追求的是技术的先进性,目的在于通过授予发明 创造者专利权以鼓励和应用发明创造,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和创新(专利法第1条)。
1.保护发明
2.利用发明
3.鼓励发明
一、定义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 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 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主张权利的时效的起算点:如果公司的“就业手 则”中记载有明确的对价金额支付期限的,在该期 限届满之时,法院认为原告存在主张权利上的法律 障碍,那么在此期间原告实际上不能向公司请求支 付对价。
三、发明的授权要件
(一)新颖性
新颖性是授予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 必须具备的第一个实质性要件。
按照专利法第22条的规定,新颖性,是 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 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 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 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 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 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