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教学电子教案
五、厌氧菌肺炎
△临床特点:大多有原发疾病及诱发因素;痰 液或胸液有恶臭;感染病灶带有坏死性倾向; 标本涂片可见多量细菌但普通细菌培养为阴性
△治疗原则:
1)PG对革兰阳性厌氧菌有效 2)克林霉素对大多数厌氧菌感染有效 3)甲硝唑等对兼性厌氧菌无效 4)重症患者可选用头霉素类和碳清霉烯类 5)院内感染多为混合感染,应联用氨基糖甙类 6)疗程一般为2-4周
△抗菌治疗:首选PG,对PG过敏者可用红霉 素、林可霉素、头孢(第一、二代)、氟喹 诺酮类;疗程5-7天,或退热后3天停药。
肺炎球菌肺炎(右上肺渗出实变,大叶性肺炎)
二、葡萄球菌肺炎
△临床特点:全身毒血症状、咳嗽、脓血痰; 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核左移并有中毒颗粒;X线表现片状阴影伴有 空洞和液平、阴影有易变性。
△抗菌治疗: 1)院外感染可用PG,常用大于常规剂量 2)耐PG菌株,可选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 霉素或头孢菌素(甲氧西林、苯唑西林、头 孢呋辛等),合并使用氨基糖甙类(丁胺卡 那) 3)MRSA使用万古霉素
4)重度混合感染可用第三代头孢或氟喹诺酮类 5)疗程至少10-14天,并发空洞或脓胸需4-6周
▲流行病学
传染性强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认为其由一
种冠状病毒的亚型变种引起。
▲诊断
1)与发病者有密切接触史,或有明确传染他人 的证据。
2)流感样症状(持续发热),干咳少痰,严重 者出现呼吸困难,肺部体征多不明显。
3)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
4)胸部X线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 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点:以上呼吸道感染起病,刺激性干 咳为突出症状;肺部有明显浸润阴影而体征 较少;白细胞计数不高,全身毒血症状较轻
△诊断方法:痰液培养到支原体为确诊;血清 学试验有参考价值:冷凝集试验(传统方 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最敏感)、免疫 荧光法(特异性强)
△治疗原则:首选红霉素,或其它大环内酯类; 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无效
肺炎教学
阴性杆菌平均占20%,最常见为肺炎克雷白 杆菌;军团菌肺炎发病率有所增加。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
入院48小时后或在病原体潜伏期后发生的 肺炎,也包括出院后在病原体潜伏期内发生 的肺炎。
肺炎球菌约占30%,金葡菌占10%,需氧 革兰阴性杆菌约50%,其余为耐青霉素G的 金葡菌、真菌及病毒。
▲肺炎的病因
△细菌性肺炎:最常见
△病毒性肺炎: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 感病毒、冠状病毒等
△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
△真菌性肺炎: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曲菌等
△其它病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弓形体、 原虫、寄生虫
△非感染性因素:放射线、化学、过敏
细菌性肺炎
一、肺炎球菌肺炎
△临床特点:急性起病,寒战、高热、胸痛、 咳嗽和血痰(典型者咳铁锈色痰),肺实变 体征;血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 升高、核左移;胸片可呈大叶性肺炎表现。
△诊断方法:
1)痰、胸液作GIEMSA染色 2)PCR快速诊断
3)直接荧光抗体试验(特异性较高) 4)间接免疫荧光法、血清微量凝集试验、血清 试管沉集试验(国内常用) 5)尿液抗原检测 6)培养阳性率低
△治疗原则: 1)首选红霉素,可加用利福平 2)强力霉素、新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也可 3)疗程7-14天,免疫功能低下者不少于3周 4)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甙类无效
肺部真菌感染
▲国内引起肺部感染的真菌 念珠菌、曲霉菌、新型隐球菌、放线菌、奴卡菌、 毛霉菌、着色芽生菌、组织胞浆菌等
*前三种为条件致病菌
一、肺念珠菌病
△临床分型
1)支气管炎:咳嗽、咯粘白痰,X线见两肺中下 纹理增粗
2)肺炎型:起病急、畏寒、发热、剧咳,白色胶
冻样痰,有时咯血、气促,X线见两肺中下野斑 片状阴影或大片致密影、粟粒状阴影。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介)
▲历史背景
自2002年11月以来,先后在中国、东南亚、 北美、欧洲等地报道发现有病例。广东是此次疫 情最早发现的地区,2003年1月底卫生系统内部称 “不明原因肺炎”,2月上旬公布“非典型肺炎”, 随后卫生部命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 典)。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
三、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共同特点:肺实变或病变融合,组织坏死后 容易形成多发性脓肿,一般双侧肺下叶均受累, 若波及胸膜,可引起胸膜渗出或脓胸。
△抗菌治疗:
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有效药物包括 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经验性 治疗主张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甙类联合用药
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原则为第二、三代头孢 或哌拉西林联合氨基糖甙类,部分病例可选用 氟喹诺酮类、氯霉素等,疗程需10-14天,并 发空洞或脓胸需4-6周。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首选氨卞西林,或先与氯 霉素联用,后改为单用氨卞西林;可氨基糖甙 类与红霉素联用;严重感染可使用第三代头孢
肠杆菌科细菌肺炎:常用羧卞西林或哌拉西林 与氨基糖甙类联用;可选用第三代头孢(如头 孢噻圬、头孢他定等)
四、军团菌肺炎
△临床特点:中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患 本病。亚急性起病,寒战、发热、咳嗽、胸 痛;早期消化道症状明显;神经系统症状也 常见;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胸部X线表现 缺乏特异性,肺部病变的吸收常较一般肺炎 慢,在临床治疗有效时,其X线表现病变仍 呈进展状态。
5)抗菌情严重者 )
SARS胸片(病情较轻者,医务人员 )
▲治疗 1)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胸片、血象。 2)对症支持治疗。 3)吸氧、无创通气治疗,严重者及时予有创正 压机械通气。 4)早期可试用抗病毒药。 5)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时机、剂量、疗程。 6)中药的疗效有待证实。
病毒性肺炎
△临床特点:小儿多见,好发于流行季节,发病 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周身不适等前驱表现;临 床症状与支原体肺炎相似,但起病较急。血白细 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正常或偏低。X线表现以间 质性肺炎为主、肺纹理增粗。 △治疗原则: 1)以对症治疗为主 2)抗病毒药物:病毒唑、无环鸟苷、阿糖胞苷、 金刚烷胺 3)中草药:板蓝根、金银花、连翘、菊花等 4)生物制剂:胸腺素、转移因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