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湾问题的研究综述
机械院2009501235白桂林
[摘要]
近年来,从国际法角度研究中国台湾问题的效果逐渐明显,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关于一个中国原则和台湾的法律定位。
[关键词] 国际法,台湾问题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从国际法的角度研究论述台湾的主权属于中国。
之后,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加上正常的学术研究受到人为的干扰,台湾问题研究的进展陷入慢速。
改革开放以来,台湾问题研究逐渐加快。
随着这几年的海峡两岸的形势的日趋严峻,岛内“台独”势力的不断的吹鼓台湾要开拓国际空间,重返国际社会,国际上一些国家也试图让台湾问题国际化。
因此从国际法的角度研究台湾问题变得更加热门。
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一个中国的原则及台湾的法律定位,台湾参加国际组织问题等方面。
一、关于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台湾的法律定位
1.国家的主权不可分割原则。
刘文宗较早的依据国际法主权不可分割的原则论述了台湾的法律地位。
他认为主权是近代国家构成的一个要素之一,是国家的固有权利,具有最高性,永久性,无限制性,
普遍性,不可分割性与不可让与性。
主权的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但是主权的行使权却可以转移,例如我们国家的香港、澳门,虽然很长时间被英国,葡萄牙占领,但是中国的主权并没有失去,因此,台湾被日本占领间,中国也没有失去台湾的主权,根据国际法关于一国因发生革命导致旧政府被推翻、新政府继承其一切权力和主权的规定,所以中国政府是理所当然地继承原中华民国政府所行使的全部主权。
因此,台湾根本不是主权国家,而是中国领土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国家领土取得方式和领土变更的条件。
郝梦飞指出,如果我们承认了先占原则在传统国际法上的地位以及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意义,那么得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结论并不难,而从国际法关于国家领土变更的方式看,“台独”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当代国际法所继承的领土变更方式主要包括民族独立,公民投票,收复失地及交换领土等。
民族独立涉及的主要是殖民地与托管地,台湾显然不符合;收复失地,交换领土更是无从谈起;可以被“台独”利用的只有“公民投票”了,而根据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给予殖民地国家和名族独立宣言》阐述的原则,作为中国的一个组成的部分,台湾根本不存在行使民族自决权的前提。
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的领土主权不容置疑,中国的内政不容干涉。
三、国际法的承认理论。
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国际法上承认与继承原理的必然要求。
对中国的承认,属于对新政府的承认,而不是对新国家的承认,权利和义务的
事物方面,都是新政权代替旧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华民国的合法的延续,其间发生的继承属于政府继承,是完全的继承。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理所当然地继承中华民国的一切领土和主权。
中国革命在推翻中华民国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虽然名称上不同,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法上继续作为中国国际人格者并没有中断,而由她作为中国的唯一的合法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中华民国的一切也就是合理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