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现状和发展浅析
【摘要】随着职业会计组织发展全球化,我国会计将逐步与国
际接轨,注册会计师行业也在不断发展改变。但由于目前我国会计
行业外部环境相对不够成熟,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出现了注册会计师
人才短缺、业务竞争激烈、社会认可度不高、独立业务能力较差等
问题。我国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何去何从也成为了业界及相
关人士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 问题 发展
一、中型小会计师事务所定义
对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定义,各个国家都有所差异,我国通
常将所有不具有证券期货执业资格及上市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界
定为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行业拥有
注册会计师96498人,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7785
家(含分所799家),从业人员近30万人。在相对数量上说,我国
80%左右的事务所都属于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
二、中型小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现状
(一)注册会计师人才短缺,高素质人才流失
随着成立会计师事务所的门槛放低,一时间众多中小会计师事
务所迅速成立,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数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
由此也产生了人才相对短缺的问题。截至目前,中国共有执业注册
会计师98698人。根据《2012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
中的数据,会计师事务所前百强共有执业注册会计师25577人,占
执业会计师总人数的25.91%,而这百家事务所占全国总事务所的百
分比不到1.30%。由此可以预见,我国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中执业
会计师人才极其短缺。由于执业注册会计师的稀缺性,劳动力市场
呈现出供小于求的卖方市场。相对于大的事务所来讲,中小型会计
师事务所的薪金水平比较低、晋升空间也比较小,所以经验丰富的
注册会计师人才都会选择大的事务所,而选择中小型事务所的大多
是经验和专业知识不全面的学习型人才,经过三五年的业务的熟
练,这些人才将多会选择到高层次、高收入的大型事务所。高素质
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二)专业化程度不够,缺乏核心竞争力
相对于大型会计事务所的创新的组织架构、拥有大的核心专业
业务和优化的规模结构等特点,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则表现为执业
范围较窄、业务类型多重复的特点。大多数事务所只能从事审计、
验资和评估等业务。再加上事务所与执业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资格的
限制,中小型事务所业务范围小,业务量少。这些都导致国内市场
上各个中小型事务所相互争抢业务的情况。目前,由于事务所开拓
的新业务能力不强,自身专业化水平不高,社会认可度不高,自身
综合实力较低导致传统的验资收入、审计收入、评估收入成为中小
型事务所主要收入来源,而咨询业务收入却占极小的部分。一些企
业为了花尽可能少的钱、用尽可能简便的方式完成审计以应付法律
的强制规定和行政监管而寻求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业务。
中小型会计师事务往往只能简化审计程序,降低报价来留住客户。
从而导致审计业务也出现了简化。这样的恶性循环在中小型事务所
与企业之间不断的发展,导致事务所的公信力也越来越低。
(三)内部治理不完善,独立性较差
由于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成立门槛较低,所以一般几个合伙
人通过注册就能成立一个小的会计师事务所,因此中小型事务所的
权利往往集中于几个合伙人手中,而事务所的发展往往与其决策者
的能力存在这息息相关的联系,作为会计执业人员,不一定拥有全
面、完善的管理能力,尤其是战略管理能力,决策者个人能力和自
身素质决定了事务所发展的方向,大多数决策者往往都只专注于眼
前的利益,忽略了长远的发展。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是促进企业
发展的重要因素,忽略了这一因素,企业往往得不到长远发展,企
业如此事务所也是如此。其次,相对大的上市公司而言,小型会计
师事务所的服务对象多为中小型企业,为了盲目追求扩大业务量,
很多事务所选择给同一企业同时提供审计、会计等服务,违背了审
计的独立性原则,在审计验资活动中,减少必要的审验程序,审计
报告流于形式。再次,很多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考核与激励机制
不健全,考核、激励、晋升运作不透明,员工的基本权益未能达到
很好的保护。
三、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策略
(一)拓展新兴业务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中小企业公司注册成立业务的全程服
务、市场需求调查、内部控制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新兴领域
鉴证业务,开发高端服务产品,为新兴的生物医药产业、文化产业
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专业的支持。降低运营成本,寻求核心业
务,做精、做细、做强原有领域的审计业务、涉税鉴证、资本验证
等服务。积极寻求跨地区的事务所挂靠、合作,将行业的业务区域
进行拓展,打破区域限制,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和更为广泛的信息
与资源。
(二)吸引培养人才
科学、有效、合理的评价所内执业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技能,在
此基础上,建立完善事务所入门注册会计师督导员制度、专业晋级
和合伙人晋升等一系列内部评价、考核制度。依托地区高校以及各
级协会,广泛吸纳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进入行业。建立专业人力资源
评价体系、分级体系、培训开发体系、考核晋升体系。制定阶梯式
人才培养计划,对所内执业注册会计师进行继续教育,从而保证执
业人员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事务所的专业化程度和综合服务能力的
提高。
(三)完善体制机制
完善事务所内部管理和治理。建立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加大执
业准则规则的执行力度以及扩大职业道德守则的影响范围。建立风
险等级控制和风险评估预警制度。建立科学、合理、透明的人事管
理制度;建立与业务质量控制和内部岗位责任相结合的制度,建立
公开透明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分配制度。
参考文献:
[1]李铁群.我国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理论与时间[j].注册
会计师,2007,(12).
[2]陈毓圭.拓展注册会计师新业务领域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战略[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