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质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1
培育壮苗 棉花应选用高产、抗病、优质、苗期长势旺、后期不
早衰的 中早熟杂交棉或抗虫棉品种,如标杂A1、中棉所45、豫杂
35

等。 苗床要选在棉田的田间、地头、无病、无碱、地势较高的地点。
每 667 m2 挖苗床长 11.6~14.9 m, 宽 1.5 m, 深 16.7 cm, 每个苗 床
施灰土粪 250~400 kg 、三元复合肥 1.0~1.5 kg, 与苗床土混合 均匀
后 , 踩实整平 , 灌足水播种。播种前种子连续晒 3~5 d, 以提 高种
子的发芽势和出苗率。干籽播种 , 种子 1 钵 1 粒 , 要求钵体
7.3

cm, 不能小于 6.7 cm, 为防苗期病害 ,
下种后用五氯硝基苯或 多菌
灵 10 g, 与少量细土混合后 ,均匀撒于床面 ,然后覆细土半寸 厚。在
管理上采取短苗床、高支架、多开口、只通风不揭膜的管 理方法,可以
有效地避免因揭盖不及时发生苗病或风烧苗。采取 只通风不揭膜的管
理方法 , 一般不发生虫害。 病害防治 , 在子叶期 和炼苗时 , 用多
菌灵 500 倍液叶面喷施各 1 次, 喷药时要等叶片露 水干后喷药。 苗
床杂草要及时拔除 , 防止杂草与棉苗争水、 争肥、 争空间。只通风
不揭膜 , 一般不需灌水 , 如苗床表面龟裂 , 棉苗红 茎超 60%,说明
已有旱相 , 要及时灌水。灌水要选晴天
8 : 00— 9 : 00进行,一次性灌透;灌水后,把放风口全部盖上,

天不再放风 , 以提高床温。 无土育苗使用无土基质 , 苗床用促根剂
灌根,移栽前浸根 ,苗床成苗率高 ,移栽带走根系多 , 生产管理简 化
,

减轻劳动强度 ,省工节本。
2
适时移栽
先覆膜后移栽 ,覆膜前应喷洒禾耐斯或都尔除草剂 , 盖膜时 注
意拉紧、压实、盖严,防止大风揭膜和杂草生长 , 充分发挥地膜 的增
温保墒作用。移栽的最佳时期为 5月上旬 ,抗虫棉移栽以 2 叶 1 心为
宜 , 杂交棉移栽以 3 叶 1 心为宜。三带安全“出嫁”, 即带肥、带
水、带药。在移栽前一天 , 每个苗床撒施尿素 0.25 kg, 随即灌水
,

待苗床土不粘手时 ,即可起苗移栽。移栽前 , 用氧化乐 果 800 倍液
与敌杀死 3 000 倍液混合喷洒 , 可有效防治苗期各种 病虫害。移栽
时顺犁沟撒施棉花专用肥 600~750 kg/hm2, 也可施 尿素150 kg/hm2、
钾肥225〜300 kg/hm2,栽苗时先把肥料与土混 合, 在移栽棉苗时 , 严
防钵体与肥料直接接触 , 以防肥料烧苗 [1-2] 。棉苗移栽时 , 要保
证移栽密度 , 抗虫棉品种为 4.2 万 〜4.5 万株/hm2,杂交棉品种3万
株/hm2左右,同时要提高移栽质量,促 苗早发。
3
田间管理
一般在 6 月底至 7 月初揭膜 , 揭膜时应拾净残膜 , 减少棉田白
色污染。揭膜后及时中耕培土。为促进棉花早发不早衰 , 科学追 肥的
原则是 :稳施蕾肥 , 重施花铃肥 ,补施盖顶肥 ,实现棉花多结 桃、结
大桃。麦收后结合灭茬浇水施提苗肥尿素 75〜120 kg/hm2。
7 月上旬施花铃肥尿素 300〜375 kg/hm2 或复混肥 450 kg/hm2 [3-
4] 。从 8月上旬至 8月底,搞好根外追肥 , 喷施磷酸二氢钾和 尿素,
用磷酸二氢钾750 g/hm2和尿素2.25 kg/hm2对水187.5 kg 喷洒,每
7d

喷1次,连喷3次。移栽前一定要灌足底墒水。麦棉 共生期根据苗情和
土壤墒情进行灌溉 , 灌水量不宜过大 , 浇麦洇 花。小麦收获后 , 必
须再浇 1 次透水 , 并及时中耕破板 , 促苗早发 快长,中后期如遇旱
情 , 应及时浇水。根据棉花生长发育特点 ,实 施看苗化调 , 分别于
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打顶后喷施缩节胺 3~4次, 每次用量折合缩节
胺有效成分分别为 :7.5~12.0 、 15.0~22.5 、30~45 g/hm2。
4
病虫害防治
育苗移栽 , 病虫害呈早发、 重发趋势 , 故要加强预测预报工作
推广综防统治。在药剂使用上 , 磷制剂、菊酯类与氨基甲酸酯类 农药
轮换交替使用 , 喷足药液 , 以达到节本增效目的。 地老虎的防 治指
标是被害株率达 5%,可用棉籽饼毒饵防治 , 即用 90%敌百虫
750

g/hm2, 加水 7.5 L 喷洒 37.5 kg/hm2 碾碎的炒香棉籽饼上 ,
搅拌均
匀,傍晚时顺棉行每2 m撒一小撮,诱杀幼虫。抗虫棉一般 不需防治
2 代棉铃虫。常规棉以保顶为主 , 对生长点的危害控制 在 3%
以内。
第 3、第 4 代棉铃虫以保蕾铃为主 , 对蕾铃的危害控 制在 10%以
内。 药剂防治应以对天敌较安全的选择性农药 Bt 、拉 维因、硫丹、
高效氯氰菊酯、三氟氰菊酯等为主喷雾防治。防治 2代棉铃虫药液量
不少于 450 kg/hm2。防治第3、第4代棉铃虫 的药液量不少于
750

kg/hm2。棉叶螨1年发生18~20代,从苗期 到吐絮期均造成危害 ,
可采
用虫螨克、三氯杀螨醇、螨园清等喷
雾进行化学防治。

5
适时摘花
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