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揭秘商业模式创新7路径从工信部获悉,各家转售企业目前已经完成了系统建设和对接工作,近期将陆续启动以友好用户体验为主的试商用,并计划于今年5月起正式商用。
工信部2013年底和2014年初分两批向19家民营企业发放了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批文。
此后,各转售企业加速推进业务规划、开发和布局等准备工作。
3月21日,爱施德率先完成系统建设以及与基础电信企业的对接工作,并实现首次虚拟运营商170号码通话。
据悉,“170”号段为虚拟运营商专属号段,“170”号段的11位手机号前四位来区分基础运营商,其中“1700”为中国电信的转售号码标识,“1705”为中国移动,“1709”为中国联通.移动转售业务商业模式多样化目前三大运营商给予移动转售企业的批发价格(语音和移动数据)是最终零售市场价格的60%-70%,仅仅依靠批发零售之间的差价,转售业务很难持续经营发展。
我们认为,所有转售业务的经营者将会把转售业务作为整合其他的经营资源的杠杆和筹码。
通过差异服务的方式来获得有黏着度的用户,并尽快扩大用户规模。
目前已经明确获得转售业务牌照的A股上市公司有:天音控股、爱施德、北纬通信、三五互联、苏宁云商.中信证券预计后期有较大可能获得牌照的有鹏博士、用友软件和朗玛信息.在港股获得转售牌照的有国美电器,在美股中预计世纪互联有较大可能获得移动转售业务牌照。
中信证券表示,移动转售业务企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7种:1)京东、万网(阿里巴巴)子公司,将转售业务与互联网电商业务相融合,引导消费者将移动转售业务号码作为高端电商用户的会员卡。
打通电商与移动消费的销售数据与消费积分。
6)以车联网、物联网应用为主,拓展机器通信市场(M2M)。
这部分应用对于流量带宽成本不敏感,给予移动转售业务公司较大的发展空间。
7)与互联网公司、手机电商公司合作,为特定的互联网应用,互联网手机打造转售套餐,并借助互联网公司、手机电商公司渠道捆绑销售。
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商业模式的三大经典案例(一)百丽鞋业,中国零售市值之王1.中国鞋业之王2.百丽怎样实现突破为什么百丽公司能够实现这样的突破?源自于它在零售终端实现了控盘。
中国品牌女鞋的71%来自于百货商场,而百丽通过四个自有品牌控制了百货商场这个零售终端。
在每一个百货商场,不同品牌专柜的背后,很多都是百丽公司。
很多的女性顾客讲:“我不喜欢百丽,我喜欢思加图。
”其实选来选去,选的还是百丽公司的产品。
百丽名字取自法语Belle(美人),上市行动代号为“Cinderella”(灰姑娘),它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企业跨越的憧憬之情跃然而现。
3.百丽商业模式的核心百丽公司不是靠某个单一的产品获得利润,它靠的是商业模式,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讲的,21世纪企业的竞争,不再是产品、价格与服务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百丽就是非常经典地体现了这样一个价值观念。
Æ牢牢地控制终端百丽的广告很少,不像奥康、红蜻蜓广告满天飞,但是这样的企业看似默默无闻,其实它却牢牢地控制了零售终端。
有的公司打广告、抓生产,其实是在造坦克、大炮,而百丽公司在造核武器,造原子弹,它默默无闻,但是却牢牢地控制了终端。
很多百货商场的女鞋专柜,少则三分之一,多则三分之二,通常一半都是归属百丽公司的。
它这样控制了终端,就牢牢地控制住客户,可以获得62%的毛利。
Æ做成内房地产企业为什么风险投资看见连锁就很关注,风险投资就叫风投,即看见好项目就疯。
能让风投疯的一种项目就是连锁。
连锁业的本质就是房地产。
当百丽把百货商场零售柜台牢牢占据之后,后来者就没机会了。
不仅鞋业领域的后来者没机会,任何其它领域的后来者都没机会。
当它有了房地产独特的稀缺性、控制力以后,它就有了定价权,所以它可以获得62%的毛利率,而且它可以10年甚至长期控制这个平台。
中国的房地产公司看着赚了钱,其实赚的还不算大钱,因为房地产公司很难上资本市场去发展。
为什么中国房地产公司很难上资本市场发展,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公司的商业模式是简单而粗暴的,中国的房地产公司的模式就是拿地、盖楼、卖楼、结束,每个项目重新来过一遍,这样的模式在资本市场是不受欢迎的。
反过来说,全世界超过40%的项目最终的利润来源恰恰又是房地产,或者说它的利润来源当中的一个核心的支撑点是来自于房地产。
百丽就是典型的例子,它是个内房地产企业。
麦当劳公司的利润来源主要也是房地产,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
这就是我们在设计未来商业模式的时候要思考的地方。
我们的商业模式里面有没有能够把房地产当做一个支撑点的要素,而连锁业的本质就是房地产,就是内房地产,所以它已经找到了这个支撑点,而我们其它的产业领域能不能也找到这样一个支撑点,这是百丽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发。
Æ通过资本运作扩大终端优势截止到2008年,百丽的销售额已经突破178个亿,它的净利润、规范化的净利润已经突破22个亿,也就是它的税后净利润率大概在12%左右这个水平。
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在过去的两年里面,依然每年保持高速发展,这就源自于它的并购战略,百丽在上市以后,3.8亿收购了斐乐,6亿收购了妙丽,16亿收购了江苏森达,15亿收购了香港上市公司美丽宝,而美丽宝本身具有多品牌的鞋业的零售权,这就进一步扩充了百丽的零售连锁能力。
所以这家公司依然还在快速地增长,虽然它已经是一个将近200亿的公司,这样的增长就源自于百丽公司牢牢地控制了百货商场。
4.百丽的非凡业绩(二)中国动向(Kappa),净利率40%的成长奇迹中国动向这个公司的名称,可能很多人都非常陌生,但是中国动向所拥有的品牌却是很多人非常熟悉的,比如Kappa背靠背这个品牌的发展就是一个奇迹。
1.成长奇迹中国动向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它是个意大利品牌。
当时李宁公司作为它的中国区的总代理,2008年中国动向的销售额是33亿人民币,它的规模不算特别大,李宁公司现在是67亿的销售规模,但中国动向公司的利润率极为惊人,毛利率是62%。
它的62%的毛利率和百丽公司截然不同,因为百丽公司是一个纵向一体化的企业,从生产环节到零售环节它都做,所以它的62%的毛利率里面包含生产环节的利润和零售环节的利润。
2.利润来源中国动向生产全部采用外包制,所以它的生产环节没有利润,同时它的零售环节也全部是外包的,它通过经销商去开展它的零售业务。
它的62%的利润源自于它的品牌和研发设计能力。
所以它的62%的毛利率比百丽公司含金量还要高。
这家公司的税后净利润率是40%,跟抢钱没什么区别,这个公司人数很少,在收购日本公司之前,中国公司只有五六百人,每年却能够创造13亿的净利润。
这些财务数据,都远远地超过了李宁公司。
3.“中国动向“公司的由来中国动向曾经是李宁公司投资的一个业务,但李宁公司后来把这块业务分拆出来,分拆的价格是1000万人民币,而这个公司在2008年在香港股票市值达到300亿,2004年、2005年才1000万人民币,短短的两三年就增长了3000倍。
Æ李宁公司剥离原因李宁公司之所以把这块业务以如此低的价格出手,这里面有多种原因,其中两个主要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当时中国动向Kappa的业务并没有看到非常巨大的起色,因为它跟其它的公司一样卖传统的运动服装,当时这个业务是亏损的。
第二个原因是Kappa的品牌所有权属于意大利,这对于上市公司来讲,是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Æ奶妈型业务的苦恼过去我一直在上市公司清华紫光工作,我们把这种业务称之为奶妈型的业务,奶妈型的业务风险比较大。
它的风险不在于启动的运转,而在于控制性,控制权拱手让给了品牌拥有者,这个孩子养得不好,大家没人说话,脏活累活都你干,孩子一旦养好,这闺女养得具有沉鱼落雁之美,儿子到哈佛大学读了法学,这时亲妈就出来了,说:“孩子养得这么好,真是感谢奶妈这么多年的含辛茹苦,但是对不起,孩子我得带走。
”奶妈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哭泣、伤心。
4.成立后的重大转变中国动向公司成立后做了两件事情,使得它从一个乌鸡变成了凤凰,鲤鱼跳进了龙门。
第一件事情是对产品做出重大改变。
Kappa作为一个意大利品牌,过去只有两条产品线,一条就是传统的运动装;另外一条就是今天的Kappa产品,叫运动时尚化产品,这种产品在非运动场合穿着的人和时间远远大于在运动场合穿的人和时间。
①独特的客户定位与价值诉求Kappa这个运动时尚产品的四个主题词是:运动、时尚、性感、品味。
这种定位很难把它跟传统的运动装联想在一起。
传统的运动装都是宽宽松松的,透气好就够了,没有什么款式,也不时尚,但是Kappa不一样,Kappa在中国新的定位就是运动服装时尚化。
它定位的人群是穿着Kappa运动装的人,是那些宣称要运动但却从不运动的人,是那些想有运动的感觉,但不想出汗的人。
为了实现这种变化,整个公司都从一个运动服装企业转到时尚品类文化,比方他们开会,不是在办公室开,而是到三里屯酒吧开会,这样才能让他们找到时尚的感觉。
②将赊销改为代销中国动向公司是通过经销商来进行销售的,所以当它把运动款改成时尚款以后,它的经销商都急了,都求他们不要这样改。
这时候中国动向就做了非常重大的一个决定,过去的运动服都是赊销,先拿过货,再收钱,如果卖不掉,责任是经销商。
Kappa新的时尚款服装改成了代销,它给他们供货,卖不掉把货退回,风险不由经销商来承担,全部是由中国动向来承担。
经过这种重大的决定,中国动向的产品开始卖火,今天满大街都是穿背靠背服装的人。
这就是运动产品的时尚化。
很多人穿着Kappa运动服在街上招摇过市,大家觉得很时尚,而如果见到别人穿着李宁运动服在大街上逛悠,大家会觉得好像有点土。
这就是它的独特性。
Æ融资Kappa做的第二件事情是非常有见地的,也是商业模式里讲的第五式的重点内容。
Kappa向摩根·士坦利融资了3800万美元,向意大利公司购买了Kappa中国品牌的永久使用权。
李宁公司曾经想获得永久使用权,但是Kappa不给。
后来因为金融危机后,Kappa公司的母公司缺钱,要卖掉一个子公司,开价8500万美元,而当时中国动向账上的现金是1000万人民币。
买还是不买?不买业务没得做;去买,兜里没钱。
最后中国动向公司向摩根·斯坦利融资3800万美元,其中的3500万美元给了意大利Kappa,用于收购Kappa品牌中国所有权和全球优先购买权!5.商业模式的关键:控制力中国动向融了这么多钱,自己兜里还没放热乎,98%的钱就去了别人那里,自己啥也没用上,这样的事情很多企业家就想不明白。
其实中国动向管理层非常专业、非常高明,它的股票值300亿元,在别人那里是个奶妈型业务,在它这里能值300亿,因为这是个好的商业模式。
跟它购买意大利品牌的中国永久使用权有着核心的关系,因为它这样就拥有了控制力,它的小命不再攥在别人手里了,而攥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