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调整优化全县种植业结构,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
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政协于六月十九日组织部
分常委、委员,在政协领导带领下,先后深入到东湾镇、五合乡、北
滩乡、三滩乡、刘川乡进行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
谈会等形式,就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
的思路,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种植业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甘肃省中东部,黄河上游,黄河流经11个乡镇、154
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辖18个乡
镇,175个行政村,总人口4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3万人。国
土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14.9万亩,其中水地50.05
万亩,人均水耕地1.18亩。目前,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8.9
万亩,其中小麦23.26万亩,水稻3.56万亩,玉米18.42万亩,糜
谷2.83万亩,其它谷物2.61万亩,夏收豆类7.74万亩,大豆0.72
万亩,棉花0.15万亩,油料4.21万亩,枸杞4.88万亩,籽瓜10.5
万亩,蔬菜25.8万亩(含洋芋),瓜类4.35万亩。
2015年粮食总产170477吨,均产220公斤/亩,蔬菜总产658925
吨,蔬菜产值80786.84万元。农业总产值171291.68万元,其中种
植业产值133533.49万元,占77.96%,农业增加值102051.23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509元。种植业仍是我县农民最基本的收入来源。
根据县情,积极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种植业效益,增加农民收
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现实选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近年来,全县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快两翻三提高”的总体
目标,极力推动“三大产业”、“六大基地”建设,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
略,以经济作物和蔬菜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效产业,种植名、特、
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全面推进农业结构
调整和优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业结构新思路、新格局,促进了农
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经作种植逐渐扩大。一是农作物种植
面积扩大。2015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4.69万亩,较2015年
增加16.38万亩,增幅18.55%,年均增加2.34万亩。其中:粮食播
种面积为77.46万亩,较2015年增加了10.48万亩,增幅15.61%;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1.29万亩,较2015年增加2.57万亩,增幅
29.47%;园林水果面积4.71万亩,较2015年增加1.48万亩,增幅
45.82%。二是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渐趋合理。2015年粮食、经
作(含蔬菜、水果、瓜类)、饲草面积比和夏秋作物比由2015年的
74.11:25.02:0.87和49.73:50.27调整为70.39:27.61:2.00
和26.16:73.84。粮食比重略有下降,经作、饲草比重增幅较快,
分别达到34.41%和178.48%,夏秋作物调整中,秋粮增幅较大,“压
夏扩秋”效果显著。三是经作内部结构变化大。通过经作结构的调整,
初步形成了蔬菜(含地膜早熟洋芋)、籽瓜、枸杞、瓜类等四大特色产
业格局。其中:蔬菜、籽瓜、枸杞、瓜类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
的比重由2015年的18.1:4.5:0.2:1.6提高到2015年的23.7:
7.2:4.4:3.9,增幅分别为31.25%、57.74%、1846.23%和140.48%。
调整力度最大的是蔬菜,2015年蔬菜面积较2015年增加了10.12
万亩,发展速度最快的是枸杞,增幅1846%。
(二)特色农业产业壮大,优势农产品向区域化经济发展。一是全
县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全县蔬菜(含洋芋、复种等)种植面
积达30.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达到5.18万亩,新发展蔬菜1.5万亩,
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9.13%,万亩以上的蔬菜种植乡镇达到7
个,形成了以东湾、三滩为主的万亩茄子生产基地,以北湾为主的5
千亩密刺黄瓜生产基地,以平堡为主的千亩反季节西甜瓜生产基地,
以刘川为主的千亩洋葱生产基地,以东湾、乌兰为主的万亩辣椒生产
基地,以及高扬程灌区10万亩早熟洋芋生产基地,乌兰河靖两千亩
绿头萝卜基地和永新千亩大蒜基地等一乡一品和数乡一品的瓜菜专
业化基地生产格局。二是实施和完成农业建设项目。2015年以来,
我县申报实施农业项目31个,项目总投资3718.66万元,其中:国
家投资2185.9万元,地方配套195.4万元,自筹1325.28万元。通
过项目带动,温室蔬菜种植、枸杞栽培、旱作农业等一系列优势高效
栽培模式得到快速发展。三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不断扩大农产品深
加工能力。已建成长河食品、神农米业、白塔精淀粉、三农源脱水蔬
菜、阳光蔬菜保鲜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9个,其中省市级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12家,从业人员2300多人,投资规模1.8亿元,完
成订单农业13.5万亩,带动农户4.45万户。目前枸杞、籽瓜深加工
生产线项目正在积极申请立项。四是不断加快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建
设进程,向标准化发展。已建成东湾大坝和刘川张滩两个无公害蔬菜
生产中心示范区和北湾、平堡、乌兰、糜滩、五合、北滩等10个示
范点。同时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突出抓好地方特色蔬菜产品的
绿色食品资格和品牌的申报认定。我县生产的茄子、辣椒、洋葱、青
刀豆、双孢菇等14种农产品先后获得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今
年我县又被农业部列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三)基地建设逐步加快,规模化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一是搞好30
万亩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建设。2015蔬菜面积达到31万亩,其中无
公害优质蔬菜生产面积达到28万亩。二是进行10万亩籽瓜基地建
设。示范推广籽瓜栽培10.5万亩,完成高湾无公害籽瓜产地认定工
作。三是狠抓5万亩枸杞基地建设。从宁夏农科院等地引进、繁育宁
杞1、2、3号等优良品种,在北滩、五合、东升、靖安等乡大面积
示范推广种植,全县枸杞栽培达到4.88万亩。四是高产高效模式化
栽培示范面积稳中有升。2015年达到13.56万亩,其中洋芋种植8.5
万亩。完成地膜覆盖14.28万亩,示范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1.013万亩,2015年达到6.1万亩。
三、种植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思路明晰,种植业结构逐步
优化,特色产业不断培育壮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一定的格局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