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机织学试卷参考答案 《织造原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每词3分,满分30分)(任选10词) 气圈:退绕时纱线一方面沿管纱轴向上升,同时又绕轴线作回转运动,从而在空间形成一个特殊的旋转曲面。 导纱距离:纱管顶端到导纱部件之间的距离。 浆纱覆盖系数 浆纱上浆率:上浆后经纱的干浆重对上浆前原经纱干重的百分比。 粘着剂:是一种具有粘着力的材料,它是构成浆液的主体材料。浆液的上浆性能主要由它决定。 PVA的醇解度:指制造PVA时聚醋酸乙烯中的醋酸根被羟基所取代的程度 经停片: 织造五大运动:开口、引纬、打纬、卷曲、送经。 经直线:综平时,过综丝眼,垂直于综框运动方向的直线 开口时间: 中央闭合梭口:每次开口,经纱均由综平位置出发,向上或向下运动形成梭口;闭口时,上下两层经纱都回到综平位置。 梭口挤压度 无梭引纬: 织物形成区:织口处纬纱间距尚未稳定的区域(纱线根数) 打纬区宽度: 织物下机缩率: 穿结经: 固定工艺参数: 可变(调)工艺参数: 织前准备: 二 问答题(每小题5分,满分70分)(任选14题) 1.络筒工序的目的及工艺要求是什么, 答:络筒的目的:改变卷装,增加纱线卷装的容纱量,提高后继工序的生产率(管纱络筒,绞纱络筒,松式络筒)。清除纱疵,检查纱线直径,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改善纱线品质。 络筒的任务:将原纱(管纱或绞纱)加工成筒子。原纱的卷装形式(管纱,绞纱,筒子纱) 2.气圈破裂器、气圈控制器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安装在纱道中形成气圈的部位,以改变气圈的形状,改善纱线张力波动。 作用原理:使运动中的纱线和它摩擦碰撞,原来将出现的单节气圈破裂成双节气圈,从而通过减小摩擦纱段的途径,避免管底退绕张力陡增的现象。 3.筒子卷绕的方式有哪几种、各种卷绕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4.整经工序的目的及工艺要求是什么, 目的:为构成织物所需的经纱片纱系统作准备。 工艺要求:1全片经纱张力和排列要均匀;2保持张力恒定,不损伤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3整经根数、整经长度、纱线配列要符合工艺要求;4接头符合规定标准。 5.影响整经张力的因素有哪些, (1)纱线退绕张力(导纱孔处): 纱线对筒子表面的粘附力;纱线在筒子表面滑移产生的摩擦力;退绕纱圈的运动惯性力、空气阻力;气圈引起的离心力; (2)张力装置产生的纱线张力 (3)空气阻力和导纱部件引起的纱线张力 空气阻力: F= cpv2DL F?L (纱线引出距离) F?v2 (整经速度的平方) 导纱部件: 6.上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浆纱的工艺要求是什么, 浆纱目的 :提高经纱在织机上的可织性;增强、保伸、耐磨和贴伏毛羽。 要求:1)浆纱具有良好的可织性; 2)粘着剂、助剂来源充足,成本低;3)易退浆,不污染环境;4)织轴卷绕质量良好。 7.上浆对浆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8.浆纱的烘燥方式主要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烘筒式、热风式。 9.为什么淀粉浆必须用高温上浆,淀粉在水中加热时,随着温度的变化,浆液的粘度有何变化, (1)膨胀:水温较低时(50?以下),淀粉粒子不溶于水,由于水的渗透压力作用,淀粉粒子只吸收少量水分,体积略有膨胀,浆液粘度仅略有增加。(2)糊化:温度升高,支链淀粉发生膨胀,部分直链淀 粉溶解于水,粘度上升。随着温度继续升高,粘度急剧上升,此时达到糊化温度。(3)完全糊化:温度继续上升,粘度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并趋向稳定。在高温和低速搅拌下,粘度稳定时间为3-6小时,浆液处于完全糊化状态,此时的温度称完全糊化温度。(4)凝冻阶段:浆液冷却时出现增稠及凝冻,表面出现结皮现象。 10.从梭口形状分析,影响经纱拉伸变形的因素是什么, 1)梭口高度的影响 2)梭口长度 3)后梁高低 11.常见的开口机构有哪几种, 1)凸轮开口机构 2)连杆开口机构 3多臂开口机构 4)提花开口机构 12.引纬的方式有哪几种, 1)梭子引纬:把纬纱放入梭子,梭子通过梭口,将纬纱引入2)无梭引纬:喷水、喷气、片梭、剑杆等 13.为什么要采用储纬装置,它们各适用于何种引纬方式, 原因:筒子的退绕半径会影响退绕张力。引纬过程是间歇性的,若纱线从筒子上间歇性退绕,会造成纬纱张力的波动,过大的纬纱张力峰值将产生纬纱断头和各种引纬疵点。从筒子退绕下来的纬纱首先被卷绕到储纬器上的储纱鼓(鼓轮)上;引纬时,纬纱再从储纬器上退绕下来,解决了连续退绕与间歇引纬之间的矛盾。鼓轮直径不变、表面光滑、纱圈排列整齐,因此纬纱在引纬过程中张力均匀。适用于无梭引纬。 14.喷气引纬有何特点,其品种适应性如何, 1喷气织机车速高(最高达1900转/分),入纬率高,适合面大量广的单色织物生产;2品种适应性已显著提高,可加工轻薄至重厚织物,色纬在2~8色。但特别适合细薄单色织物加工。3喷气引纬机构简单、零件轻巧、振动小,可采用非分离式筘座,日本多采用连杆式打纬机构,价格低,欧洲多采用共轭凸轮打纬机构;4喷气织机属消极引纬方式,气流对粗重结子线、花式纱等控制能力差,容易产生引纬疵点。5对梭口清晰度要求严格,在引纬通道上不允许有任何阻挡,否则会引起纬停关车,影响织机效率。6喷气织造高速度、高经纱张力特点(经纱高张力有利于梭口清晰),对原纱质量和前织准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5.剑杆引纬有何特点,其品种适应性如何, 1适合多色纬织造:一般可8色任意换纬,最多可达16色;且选纬对织机速度不产生影响 2剑头通用性强:能适应各种原料、粗细、截面形状的纬纱 3剑杆启动加速度低(仅为片梭的1/10-1/20):对细特、低强或弱捻纬纱的织造断头少 4剑头夹持纬纱(属积极引纬):强捻纬纱织造退捻少,织物纬缩疵点少 5刚性剑杆引纬不接触经纱:对经纱无磨损,适合玻璃、碳等高性能纤维织物加工 16.剑杆引纬有哪几种形式,它们各有何特点,常用的有哪几种, 单侧箭杆、双侧箭杆 叉入式引纬、夹持式引纬 刚性箭杆、绕性箭杆 (1)单侧剑杆:仅在织机一侧安装剑杆及传剑机构,纬纱筒子的位置:在剑杆侧:进剑时,携带纬纱穿过梭口,退剑时,空剑返回。在非剑杆侧:空剑伸入梭口,到达对侧握持纱线,退剑时引纬 (2)双侧剑杆:织机两侧都装有剑杆和相应的传剑机构。一侧称为送纬剑(纬纱筒子侧),另一侧称为接纬剑。引纬时,送纬剑携带纬纱,在梭口中央与接纬剑交接。特点:剑杆运动动程减小一半,引纬速度提高。纬纱在梭口内进行交接,交接可靠性受到一定影响 17.片梭引纬特点和品种适应性如何, 片梭属于积极引纬方式,对纬纱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在纬纱引入梭口之后,张力受到精确的调节,适于高档产品的加工 织机幅宽:190~540cm;入纬率:1200~2500米/分 纱线适应范围很广:各种纯纺、混纺短纤纱,长丝,玻纤长丝、金属丝以及各种花式纱线 但是,片梭在起动时加速度大(约为剑杆的10~20倍),对于弱捻纱、强度低的纬纱,容易断裂 选色数量:2~6色 18.无梭引纬的加固边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折入边、纱罗边、绳状边 (—) 折入边:用折边机构将上一个梭口外的纬纱头(10~15mm)折回到下一个梭口内。打纬时钢筘将新纬纱与纬纱头一同打向织口。在布边处形成类似有梭织机的光边。布边纬密是布身的2倍。问题:折入边厚实硬挺,对印染、整理有不良影响。措施:(1)部分折入:每隔一纬折入一次(2)减少边部经纱每筘齿穿入数(3)采用适当的边组织 (二)纱罗绞边:布边采用纱罗组织,即使用绞经和地经与纬纱交织。地经:在开口过程中不动或只作垂直升降运动。绞经:交替地从地经一侧移动到另一侧 (三)绳状边:用两根相互盘旋的锁边经纱夹住纬纱形成。锁边经纱的运动犹如搓捻绳子。 19.什么是经纱的上机张力,它对织物形成有何影响, 上机张力的定义:综平时经纱的静态张力 上机张力对经纬纱交织的影响: 1)上机张力大,打纬时经纱张力也大 形成的织物经纱屈曲少,纬纱屈曲多 交织过程中,经纬纱的相互作用加剧,打纬阻力增加 2)上机张力对打纬区宽度的影响 上机张力大,纬纱滑移速度快,打纬区宽度小 高密织物:上机张力大些,减少经纱与综眼摩擦造成的断头,同时有利于开清梭口和打紧纬纱 3)上机张力对织物平整度的影响 较大的上机张力,有助于织物光洁、平整 上机张力小时,织物手感粗糙 加大上机张力,可减少片纱张力不匀,使条影减少,织物匀整 4)上机张力大:下机织物的缩水率也大 5)上机张力增加:织物的经向断裂功有减小的趋势 20.说明后梁高度与织物形成的关系,试说明细平布、府绸、斜纹织物的后梁位置是如何考虑的, 后梁高:上层经纱张力减小,下层经纱张力增加 不等张力梭口,能消除经纱不均匀排列,避免布面上出现筘痕 不等张力梭口有利于打紧纬纱,减少钢筘回退时纬纱的反拨量,形成紧密厚实的织物 钢筘与织口处布面的夹角α< 90?有利于打紧纬纱 后梁高度的选择 (1)平纹织物:采用高后梁,可使织物外观平整、丰满 对细特高密度棉布,例如府绸,后梁高度可略低些,使上层经纱不致因张力过小而开口不清,下层经纱不致因张力过大而大量断头 对化纤混纺织物,因化纤纱易起毛造成开口不清,后梁高度可比纯棉的低些 (2)斜纹织物: 采用低后梁,可使织物条纹深、匀、直 单面斜纹,后梁可比双面斜纹高些,使正面斜纹纹路较深 紧密度较高的双面斜纹,后梁高些,有利于打紧纬纱 (3)缎纹和花纹织物: 采用低后梁,可使经纱断头率减小,花纹匀整 21.开口时间对织物形成有何影响,府绸和斜纹织物的开口时间如何配置, 开口时间早: 打纬时,梭口高度大,经纱张力大 打纬时,上下层经纱张力的差异大 打纬时,经纱包围角大,打纬阻力大 纬纱反拨量小,易织成紧密厚实的织物 闭口也早,纬纱被经纱夹住早,纬缩疵布少 开口时间的选择 平纹织物:早开口 斜纹和缎纹织物:一般经密大,采用迟开口,可减少打纬时的经纱张力,降低经纱断头少。另外,迟开口也有利于纹路清晰和花纹匀整 织物纬密大:在打紧纬纱条件下,采用迟开口,可防止钢筘对经纱摩擦过分而引起断头 22.对间歇卷取机构和连续卷取机构进行比较。 间歇式卷取机构的特点: 1打纬时不卷取,有利于打紧纬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