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1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获?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克11个两分硬币约重2克,也可以说Leabharlann 10001千克袋盐中千克1克=1000
教师教学反思
80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牢记掌握克与1千克之间的关系。.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施加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2达和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3积极的学习数学情感。
教学准备
500克袋装盐。多媒体课件、活动单、台秤、2分硬币、
教学内容
题。1~4103页的例1、例2和“做一做”,练习二十第教材第100~
一课时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单
教师教学策略
个性调整
【学习目标】.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1 1000克。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2.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活动方案】活动一:说一说1.要知道购买的食品和水果的轻重时,可以用什么方法?大家都见过些什么秤?(小组交流)2.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做了调查,100他们找到了什么?(出示课件:课本页主题图)全班交流汇报。3.活动二:快乐学习克有多重呢?1 1.猜一猜,分硬币)2(克的重量1感受掂一掂,2.小克的物品,生活中约重3.找一找:1组内说说你找到了什么?4.全班交流汇报。活动三:亲身体验1.掂一掂: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两包盐的质量,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1克和1说一说,你对2.千克的质量有什么感受。全班交流。3.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去了都会买些什么?我们要知道购买的食品或(出水果的轻重时,可以用什么方法?示活动一)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课件展示)。页主题图出示课件:课本100小结: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板书课题)齐读: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二、小组探究,学习体验出示活动二1. 1)1(出示课件101页例2.教学例1克有多重吗?①小朋友们知道放在手心有什么感觉?分硬币)2(克1②克,我们一起来找一③哪些物品约重1找,说说你找到了什么。101④课本“做一做”2 3.教学例①认识感知1千克克,两袋盐合起来多少克?一袋盐500 1000克)板书:克500+500=1000(②克与千克的关系我们用秤来称称看。(教师演示称量)大家仔细观察这台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千克作单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难点: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台秤、苹果。
教学内容
9和“做一做”,练习二十第题。教材第104页的例3
一课时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单
教师教学策略
个性调整
【学习目标】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1.牢记掌握克与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千克之间的关系。2.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施加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活动方案】活动一:我会填(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常用)作(称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常用)单位,表示,)作单位,“千克”可以用符号(可以用符号()表示。“克”2.填上合适的数或质量。)(一筐苹果重20)一个乒乓球约重(
一、复习导入(出示活动一)全班交流完成3二、教学例出示活动二1.个苹果,估计一下大201)王奶奶摘了(约重多少千克。齐读题目①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②
2)小组代表说说怎么估计的。(千克,在这些苹果个苹果重1(2)如果4重多少千克?千克,那么这些苹1)如果5个苹果重(3果重多少千克呢?①你有什么办法检验吗?②全班交流方法。(教师演示我们用秤来称称看结果怎样。称量)
81
一只鸭子约重2()5只鸭子大约重()活动二:我能行估计一下大约重1.20个苹果,王奶奶摘了多少千克?先想一想从题目中你获得①自由读题,了什么信息?再和小组组员交流。②全班汇报交流
【检测反馈】题。104页“做一做”及练习二十第9
(千克)÷4=5板书:20(千克)÷5=4 20③学生试称。【检测反馈】9题。104页“做一做”及练习二十第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内容
题。~14~页练习二十第58、10教材第106~108
一课时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单
教师教学策略
个性调整
【学习目标】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熟练掌握千克与克的进率并能灵活运用。2、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运用。【活动方案】活动一:填一填()克=1千克)千克(克3000==5千克()克)千克(克4000=活动二:我能行独立完成练习二十第5题、1.12题,86题、第题、第11题、第第小组订正。2.小组交流完成第107题、第14题、第题。全班交流汇报。3.
板书设计
解决实际问题5=4(千克)4=5÷(千克)20÷20
教师教学反思
82
《练习二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熟练掌握千克1与克的进率并能灵活运用。.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运用。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所学知识。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9
【检测反馈】“做一做”的第一题和第二题。课本1.103页31练习二十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2.小组订正,全班汇报交流)。题。(学生回家调查,填练习二十第3.4在书上)
)(数字1仔细观察,指针指到数字几?千克)那就是几千克?(就是1千克:1板书
同样的两袋盐,包装上用克作单位1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时是10001千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000克相等。)千克和克就满了1000为了方便人们约定:克用一个更大的单位千克来表示,1000千克。就是1 1千克=1000克。③指导读:活动三4.出示千克的质1克和谁来说一说,你对1量有什么感受?认识用千克做单位的几种“秤”(课5.件出示图片)。①大家见过吗?你在哪儿见过?给大家介绍一下。②会认读秤。【检测反馈】103页“做一做”)课本(1题2、3、)练习二十第(21题。)练习二十第(34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000克。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3.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000克。重点:建立克和千克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难点:估计物体的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