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5课 国共合作抗日课件

第15课 国共合作抗日课件

A.西安事变后 C.八一三事变后 B.七七事变后 D.南京大屠杀后
3.1938年初,日军分兵沿津浦路北上和由山东南侵,其目的是
D.剿灭八路军 A A.夺取战略要地徐州 B.进攻上海 C.占领南京 4.见下图中的人物,他领导国民党军队血战台儿庄, 歼敌1万多人,取得抗战开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 一次重大胜利,这位将领是 ( B ) A.林彪 C.张学良 B.李宗仁 D.彭德怀
A.显示中国人民强大的武装力量 B.阻止日军对正面战场的进攻 C.坚定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 D.破坏敌人的交通线
( D )
11.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 ( A ) ①沉重的打击了日寇 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③提高了共产 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④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中共群众路线决定 其作战路线是在敌后 发动群众,建立敌后 抗日根据地,开展游 击战争; 3、为支援国民党正面 战场的抗战。
敌后抗日根据地名称及创建者一览表
敌后抗日根据地名称
晋察冀
主 要
创 建 者
聂荣臻
晋冀鲁豫 晋绥 苏南
江北Leabharlann 刘伯承 邓小平徐向前
贺龙 关向应 陈毅
张云逸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人民抗日力量的壮大,使日本迅速将 主要兵力转移去对付共产党军队为主的敌后战场。他们对抗日根据 地进行“扫荡”,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还 在根据地的周围修筑碉堡和封锁沟、封锁墙,并以铁路为柱、公路 为链、碉堡为锁、分割封锁各抗日根据地的“囚笼政策”。
第15课 国共合作抗日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中共与国民党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国民党正面战场 几次著名的会战;记住台儿庄战役、百团大 战的时间、指挥和战果;理解国共两党第二 次合作形成的意义和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 意义。 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难点: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创建敌后抗日根 据地的原因
蒋 介 石 发 表 庐 山 讲 话
1937年八一三事变(第二次上海事变)的发生,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因而谈判 中表现出较多的合作愿望,被迫接受中共提出的条件。8月,国民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 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陕甘宁苏维埃政府改称陕甘宁边区政府。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 讯社正式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 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 形成。
晋八 冀路 鲁军 豫苦 抗练 日杀 根敌 据本 地领
邓小平
时任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中央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
1938年3月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伏击敌人后缴获的日寇汽车
晋绥抗日根据地革命纪念馆(山西省兴县蔡家崖村)
晋绥抗日根据地革命纪念馆,即原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 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1942年,晋绥军区司令部暨 120师师部移驻此院,同时成立了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从此,这 里成为当时晋绥抗日根据地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
凯 旋群 归众 来欢 的迎 八百 路团 军大 战战 士
百团大战胜利意义
百团大战从1940年8月20 日进行到12月5日,共进行大 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伪
军2.5万多人,摧毁了大量的
敌碉堡和据点,从而沉重地 打击了日寇,激发了全国人 民的抗战热情,提高了共产 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百团大战纪念碑 (山西省阳泉市狮脑山)
红军
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9月的一天,在陕西省三原县石桥镇的一个大坝上,一万多穿着灰军服、戴 着红星帽的工农红军,在这里召开整编誓师大会。会场上,每位官兵的手中都拿着一 套即将穿上的国民党军队的黄军服和即将戴上的缀有国民党党徽的黄军帽。你知道红 军脱帽换装的原因吗?你能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决策吗?你知道国共合作抗日局面 下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吗?
湘、赣、闽、粤、浙、鄂、豫、皖等南方八省边界的红军和 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 四军。由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国民党
如何合作?
共产党
温馨小提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他们各自的战场?
他们各自的抗战路线?
他们为抗战各自做出了哪些重大的贡献?
国民党正面战场四次大会战概况
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
1892.12.4~1986.10.7 曾用名刘伯坚 四川省(今重庆市)开县人
国共两党的重新合作,使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团结 的抗日局面,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重大意义。
新四军军长叶挺
1896.9.10~1946.4.8 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人
新四军副军长项英
1898~1941.3.14 湖北武昌人
A.李宗仁 B.佟麟阁 C.赵登禹 D.王铭章
C.百团大战
8.自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所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 ( B )
A.卢沟桥抗 B.台儿庄战役 D.淞沪会战
9.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的抗战路线是( A )
A.全面抗战路线 C.敌后抗战路线 B.片面抗战路线 D.正面抗战路线
10.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
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的胜 利说明了什么?
(1)中国人民有能力和勇气打败任何 外来侵略者 (2)在这场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反 侵略战争中,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 党都在为夺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自己 的 贡献。
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 国民党正面战场 • 路线:片面抗战路线 • 形式:大会战
• 典型:台儿庄战役
• 共产党敌后战场 • 路线:全面抗战路线 • 形式:敌后游击战
5.台儿庄战役属于下列国民党组织的哪一次会战 ( C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6.在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与日军进行了血战的主要地点有( B ) ①临沂 ②滕县 ③台儿庄 ④碾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7.在保卫滕县战斗中,牺牲的川军将领.一二二师师长是 (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1936年12月25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张学良和杨虎城合影
《亲历西安事变》书影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 族危急!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 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我们对卢沟桥事件的主张》
七七事变爆发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7月15日, 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付国民党中央, 并派周恩来与国民党谈判。
• 典型:百团大战
• 中华民族空前团结
课堂小结
国共两党 合作抗日的实现
1.中共为实现国共重新合作的不懈努力 2.主力红军和南方红军、游击队的改编
3.国共两党重新合作的重大意义
1.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四次大会战 2.徐州会战 3.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及其意义
台儿庄战役
1.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2.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重心
百团大战
3.百团大战的胜利
4.百团大战胜利的重大意义
牛刀小试
1.下图是某电视剧人民军队的臂章,请问该剧 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时期的中国历史 ( B )
A.北伐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D.红军长征时期
2.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国共两党实现重新合作,使中华民族出现了 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是在 ( C )
日军对北岳区进行“扫荡”并放火烧毁村庄
百团大战
指挥百团大战的彭德怀
1898.10.24~1974.11.29 湖南省湘潭县彭家围子
彭德怀在关家垴指挥战斗旧址(山西武乡县)
为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1940年8月至 1941年1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亲自指挥下,在华北地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以 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敌后战役。参加这次战役的八路军有105团约20万人,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称之为“百团大战”。
名 称
淞沪会战 忻口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日军 中国军队 30万 14万 24万 35万 70万 28万 60万 110万
1937年8月~11月 1937年9月~11月 1938年2月~5月 1938年6月~10月
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中的一场重大战役
台儿庄战役形势图
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
中国军队工兵在台儿庄以南运河上架桥渡河 李宗仁:1890.8.13~1969.1.30,字德邻,中国 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与白崇禧一起,为国 民党内“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 总统。 台儿庄是山东南部峄县的一个小镇,地处山东 和江苏交界处,是屏障徐州的战略要地,又是运 河的咽喉要道。3月24日,日军4万多人向台儿庄猛 攻。日军冲入庄内,中国守军与之展开激烈的巷 战。
台儿庄役战
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缴枪1万余支。这是自抗战开始 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所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它沉重打击了日寇 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但是,这一战役 的胜利没有能够扭转国民党正面战场被动的局面。
中共深入敌后创建抗日 革命根据地的原因?
1、日军节节进逼,广 大国土迅速沦陷;
八 路 军 臂 章
新 四 军 臂 章 八路军、新四军军服
八路军一一五师 师长林彪
1907.12.6~1971.9.13 原名林祚大 字阳春 号毓蓉 湖北黄冈县回龙山林家大湾人
八路军一二〇师 师长贺龙
1896.3.22~1969.6.9 原名贺文常 字云卿 湖南桑植县人 “两把菜刀闹革命”
八路军一二九师 师长刘伯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