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广播电视史(3)
•
20年代中期电讯集团和广播集团的激烈争执导致人们 对行业巨头意欲垄断无线电和广播事业的警惕,在联邦 贸易委员会要进行《反垄断法》的案例听证的威胁下, 巨头们打成妥协,AT&T退出广播领域,RCA于1926年9月 组建了NBC(红网),27年1月NBC第二个网(蓝网)播 出,27年9月25日CBS广播网诞生,商业广播进入播放全 国性节目的新阶段。 国会发现《1912年无线电法案》并未规定商业部可 以管理广播,于是紧急立法,结果产生了适用期1年的 《1927年无线电法案》,建立了联邦无线电委员会 (FRC),1929年国会批准无线延期直到1934年的新法 案诞生。
• 商业模式的建立与政策制定:1919年美国无线电公司 (RCA)成立,起初RCA并不打算进入赔钱的广播节目 领域。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在纽约于1922年建 立的WEAF电台将广播视为另一种形式的公用电话, 率先就空中广播的时间收费,创造了广播广告经济的 新形式。 • 这一形式在第一届华盛顿无线电会议(1922)遭到 尖锐批评,AT&T谨慎地将广告限制在只提及商家名称 的非直接广告范围内,二届华盛顿无线电会议上商业 部长胡佛鼓励WEAF电台,胡佛采用三级分类的电台 体制,WEAF电台获得清晰频率,“播出特定兴趣节目” 的教育电台和其他非商业电台获得最低一级的地方频 率。
美国广播电视史
(体制与节目)
刘继忠
美国简史
•
1607年5月,104名英国人 乘船跨越大西洋来到现在 的美国弗吉尼亚州詹姆斯
敦这里,在此建立了英国
在北美的第一个殖民定居
点。2007年5月11日,该镇
举行了纪念北美首个英国 殖民定居点建立400周年的 活动。
图为仿造的当年船只 抵达当年的旧港。
• 最早的体现美国精神的历史文字
பைடு நூலகம்国商营广播电视体制的发展
• 商营广播体制的频道分配原则使工业界控制了广电传媒,很大 程度上,美国的商营体制由大卫· 萨尔诺夫和威廉· 佩林塑造的。 美国广播电视网的历史充满了这两位领导人统帅各自公司展开 竞争的故事。
(1891.2.27-1971.12.12)
(1901.9.28-1990.10.26)
•
• 《1927年无线电法案》是商业电台院外游说活动取 得的一个成功,商营电台担心由国会掌握批发执照 的标准会更多考虑公众的呼声,而不是行业的利益, 故希望成立一个独立的联邦管理机构。在国会游说 的同时,高等院校广播电台联合会(ACUBS)也游 说国会为公立大学保留一批频率,因国会担心此举 会为其它“特殊利益集团”纷纷提出类似要求而没 有成功,但责任FRC须在“公众利益、便利和必需” 基础上规范广播。1928年FRC发布“第40号总命令” 大规模分配广播频率,此举极大加强了商营广播网 的地位。
•
据此于耶稣纪元1620年11月11日,于英格兰、法兰西、爱 尔兰第十八世国王暨苏格兰第五十四世国王詹姆斯陛下在位 之年,我们在科德角签名如下……
• 五月花号的移民 上岸建设新世界
• 1733年形成现在美国东北的13个州(三种体制: 直属皇家殖民地、业主殖民地、自治殖民地) • 1756-1763年,与法国的七年战争,英国取得北 美的基本控制权。 • 1775-1783年, • 独立战争。 • 1776年7月4日, 《独立宣言》。 • 1789年3月4日, 通过美国宪法。 1791年通过宪法 1-10修正案(人权法案)。
• 8.不得索取过多的保释金,不得处以过重的罚金,或施加残酷的、 非常的刑罚。 (原文)
• 9.本宪法对某些权利的列举不得被解释为否定或轻视由人民保有 的其它权利。 (原文)
• 10.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分别由各州 或由人民保留。 (原文)
• 独立宣言摘录:
•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 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 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 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 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 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 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 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 者同意授予的。任何形式的 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 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 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 个新的政府。
•
大卫· 萨尔诺夫和佩里都是俄罗斯裔犹太人,萨氏是穷小子变富
翁的典型,佩里家境富裕,其父俄国富商。萨氏9岁来到美国,最
初为卖报孤儿,依靠勤奋成为电报行业的正式员工。泰坦尼克号事 件让萨氏一时成为新闻人物,马可尼公司将其提升为高级职员。 1916年建议公司研发“无线电音乐盒”,未被采纳。1921年被马 可尼公司委任为美国无线电公司总经理,通过播放拳击赛一下子销 售8000万美元的收音机。 • 1926年担任美国无线电公司总经理时缔造了NBC。40年成为推 动电视进入消费者市场的第一人。萨氏敢于在节目上花大钱。在广 播时代,他聘请了世界著名的指挥家托斯卡尼尼领衔NBC交响乐团, 使收音机成为地位尊贵的象征。二战期间,被艾森豪威尔将军聘为 通讯顾问。负责盟军在欧洲的广播,并领准将军衔,二战后萨氏成 为美国无线电工业的巨头,财富超亿美元,萨氏有世袭思想,安排 他的儿子接位,结果证明小萨不能胜任。
•
佩里是广电传媒无师自通的指挥家。他依靠父亲购买了频临倒
• 1620年“五月花号公约”奠定美国精神,即自治制度和法治 思想。美国的建立没有任何历史包袱。
• 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增强基督教信仰,为了提高我们国王 和国家的荣誉,我们漂洋过海,在弗吉尼亚北部开发第一个 殖民地。我们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 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实施、维护和发展, 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颁布的被认为是对这个殖民地全体人民 都最适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 都保证遵守和服从。
• 马克思:“在那里,不是表现为一个长达数百年的运动 的遗留下来的结果,而是表现为一个新的运动的起点。”
(《全集》46卷上册4页)
• 恩格斯:精力充沛的美国佬与毫无作为的墨西哥人比较。
(《全集》6卷326页)
“富饶的加利福尼亚从对它毫无作为的懒惰的墨西哥人手中摆 脱出来,这有什么害处呢?如果精力充沛的美国佬迅速开发那里 的金沙矿床,增加流通手段,在短时间内在太平洋沿岸最适宜的 地方集中稠密的人口,开展广泛的贸易,建立许多大城市,开辟 轮船交通,铺设从纽约到旧金山的铁路,第一次使太平洋真正接 触现代文明,在历史上第三次为世界贸易开辟新的方向,那有什 么不好呢?”
1930年代广播体制非商营改革的失败
• 非商业广播的统一战线中,中间力量是教育广播电台。在商业广 播大举扩张时,是独立于商营体系还是与商营电台合作是教育广播 两种不同方向的选择。 • 1930年ACUBS成立了全国广播教育委员会(NCER)并得到佩恩基 金5年期20万美元的研究资助,成为国会游说斗争中的中间力量, 它们主张建立一个分离的非商营广播体系。而卡内基金会支持的全 国教育广播资讯委员会(NACRE)而是在商营广播上播出教育节目。 RRC欣赏合作广播的信念,由于商营广播者的院外活动,NCER要求 为非商营广播至少保留15%频率的几项提案陆续流产。 • 在《1934年通讯法案》的制定过程中,由于NCER没有支持折中的 “瓦格纳—哈特菲尔德”提案(提案要求建立一个仅拥有全国四分 之一最好频率的非商营广播体系),导致在法律方面挑战商营广播 室的的结束。
美国商营广播体制的建立
• 美国早期广播是原本意义上的公共广播。19世纪末20世纪初, 1000多名业余爱好者、院校教育者在发展广播技术方面起到先锋作 用。频率的相互干扰导致1912年《无线电法》的颁发,该法规定的 内容限于无线电报务,责成美国商业部向申请者颁发无线电使用执 照。 • 1920年11月2日KDKA获得首个执照,其它电气公司跟进,到23年 70多家院校办的教育电台也获得执照,非商业电台还包括教会和政 府电台。 • 此时对广播的主要期望是文化,希望广播能促进相互了解和社 会交往,成为填平阶级鸿沟和消除文化机会差异的工具。400多家 电台,没有任何一家采用“出售时间”的商业资助形式,广播经费 的来源,人们建议从各州税收中支付,或由市政拨款建立公共资金。
• 马克斯· 韦伯(Max Weber)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
神》,三联书店1987年中文 版。
• 作者努力探求现代西方社会
促进物质社会发展的一种精 神因素。
• 小说《红字》(霍桑著,创 作于1851年,背景1650年)
• “一片墨黑的土地,一个血
红的A字。”
• 美国党派的发展变化:
• • • • • • • • • • 独立战争时期 独立派(爱国派)、忠君派(保皇派) 建国初期 联邦派、民主共和派 19世纪30-50年代 以后 共和党1828年 (媒介形象:大象) 民主党1854年 (媒介形象:公驴)
• 美国战后历任总统: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维尔、肯尼迪、约翰逊、
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
• 罗斯福的竞选胜利,当时 仰仗广播
罗斯福在进行着名的 炉边谈话
• 肯尼迪的竞选胜利,当时仰仗电视辩论
• 右下图:1960年肯尼迪和尼克松电视辩论
艾森豪威尔 杜鲁门
• 奥巴马的竞选胜利,现在仰仗新媒体
右图:美墨战争时期的美国总统泰勒
美国领土的扩张
美国地图
• 1861-1865年,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北方格兰特将军和南方李将军
• 1898年,发动美西战争,开始向世界扩张。
• 下图:被炸沉的“缅因号”美国军舰(哈瓦那港内)
• 分析:美国建国时的人口素质高,主要是劳动者,具
有开发意识、新教伦理精神。 • 同样是到美洲的欧洲移民,早期北美人与中南美人比较
上的运作的商营广播体制。当然各国广电体制都是由
历史形成并在实践中逐步发展的。
美国广播电视体制
• 前言 • 美国商营广播体制的建立 • 美国商营广播电视体制的发展 • 电视网的黄金时代 • 公共广播电视体系的建立 • 三大电视网黄金时代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