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社区矫正工作模式探讨)))以志愿者队伍建设为视角周九英*=内容提要>社区矫正以人性化的方式对待犯罪人员,这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表明了社会的宽容和整体进步。
广州市今年已在各个区全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各司法局均在努力摸索一种适合本区的矫正工作模式,主要有采用聘任合同制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形式以及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志愿者队伍的形式。
志愿者队伍建设是矫正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广州市开展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实际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社区矫正矫正志愿者问题对策社区矫正就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¹社区矫正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开展志愿者队伍的建设。
选择社区矫正志愿者,也是立足街道,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社区这个平台,物色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富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在社区内或所在单位具有较高威信,有一定文化,善于做他人的思想疏导工作,善于为他人排忧解难的人组建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
º社会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是世界各国的惯例,在世界其他推行社区矫正的国家,都非常重视社会力量的参与。
»本文试从广州市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模式中矫正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情况出发,探索如何更好*¹º»周九英)))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研究生。
郭建安、郑霞泽著:5社区矫正通论6,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张昱、费梅苹著:5社区矫正实务过程分析6,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9-260页。
丁寰羚、余建明、陈立峰著:5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6,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
地构建一支强大的矫正志愿者队伍,更好地辅助广州市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一、广州市社区矫正工作模式以及志愿者队伍建设概况(一)工作模式类型广州市2006年正式成为社区矫正试点,但仅在海珠区以及荔湾区共20个试点街司法所启动社区矫正工作。
今年社区矫正工作已在广州市各个区正式全面开展。
截至2009年9月底,广州市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565名,已解除矫正246名,重新犯罪率为0135%,社区矫正工作初现成效。
¹关于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模式,由各个区司法局结合实际情况自由展开。
目前广州市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模式的主要有两种:第一,采用聘任合同制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形式,例如黄埔区司法局;第二,主要通过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志愿者队伍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例如萝岗区司法局。
无论哪一种模式,都高度重视志愿者队伍的建设。
(二)以高校学生为主的志愿者队伍海珠区以及荔湾区司法局自启动矫正工作以来都注重培育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
海珠区试点街道分别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商学院、广东警官学院签订协议,由各高校选派优秀的社会工作系在校学生定期定点帮教海珠区试点街道的社区服刑人员,目前该社区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志愿者约300多名,学历均在本科以上,学者达20人。
º2008年荔湾区司法局已聘任110多名大学生为社区矫正服务志愿者。
萝岗区司法局则于2010年4月分别与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法律系签订了共建社会矫正志愿者实践基地协议书,组建了一支由专业指导老师带领的4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队伍。
»荔湾区更是在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的同时,组建起广州市第一支由律师志愿者组成的社区矫正队伍,并且制订了5荔湾区社区矫正律师志愿者工作制度6来规范工作。
在2007年4月,该区社区矫正办举行了聘任律师志愿者仪式,16位热第19辑法治论坛¹º»代丽:/广州召开全市社区矫正工作会议0,h tt p://www1guangz h ou1gov1cn/n ode_2190/nod e_2207/2009/10/16/12556751523135081s h t m,l最后访问于2010年5月9日。
李沃生、林春媚:/广州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主要经验0,载5法治论坛6第12辑,第4页。
/萝岗区:区司法局携手高校共建社区矫正志愿者实践基地0,http://www1gz1gov1cn/vfs/con-t en t/ne w con tent1js p?conten tId=756231,最后访问于2010年5月6日。
社区矫正专题周九英广州市社区矫正工作模式探讨心公益事业的律师正式成为社区矫正志愿者。
¹律师由于专业文化水平高,一方面可为社区工作人员提供法律事务上的指导;另一方面可以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法律援助,进行法律法规教育。
二、建设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的重大意义(一)社区参与性的特征决定了须发展志愿者队伍社区参与性是社区矫正的一个重要特征。
社区参与性实际上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
一方面,是指犯罪人的社区参与,即社区矫正的对象积极参与所在地社区中的活动;另一方面,是指广泛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社区矫正。
在社区矫正中,要充分利用社区的力量,包括聘请社区志愿者人员、准专业人员等开展社区矫正活动。
由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复杂性,因此需要调动社会各种资源、各方力量,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社区志愿者队伍作为社会中一支庞大的队伍,是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力量。
(二)解决人员、经费、知识匮乏困难的有效出路目前广州市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稀缺、经费不足、知识缺乏等困境,而志愿者的无偿服务性可以减少经费支出。
与专职人员相比,广州市志愿者队伍较强大,而且广州市高校聚集,大学生志愿者专业文化水平以及素质较高,加之律师、心理学者等志愿人员的加入,一方面,弥补了司法所工作人员知识的缺乏;另一方面,志愿者在提供大量人力资源的同时,更能发挥服务的人性化、个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
三、广州市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志愿者队伍结构相对狭窄广州市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主要以学生为多,律师以及心理专家人员较少,这对于未成年罪犯有较大的作用,但对成年人罪犯的帮助教育则不够。
目前,萝¹/16名律师志愿者荔湾受聘,将参与社区矫正工作0,h ttp://www1gz net1co m/ne w s/guangz hou/ qygz/200704/t20070413_1295471h t m,l最后访问于2010年5月8日。
岗区志愿者包括三支队伍:高校学生志愿者队伍、律师志愿者队伍、心理矫正专业志愿者队伍。
海珠区也充分发挥律师以及高校学生志愿者的作用。
荔湾区在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对象上比较广泛,2007年,荔湾区大学生志愿者由华南师范大学法学、政治行政学和心理学的28名大三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
¹由此可见,各个区司法局都注重发挥大学生志愿者、律师志愿者的重要作用,但是,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结构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复杂性相比,仍然相对狭窄,没有充分发挥社区其他人员的力量,例如退休干部、教师、矫正成功重新走上社会的矫正服刑人员等。
(二)志愿者服务时间较少根据5荔湾区社区矫正律师志愿者工作制度6的规定,荔湾区每位律师志愿者每月不少于2天到所联系的街矫正办开展工作;每周不少于2小时以电话、走访、座谈等形式向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法制教育。
º虽然在志愿者工作制度中规定了志愿者每次进行矫正服务的时间不少于半天,但是在访问社区矫正志愿者中发现,大学生志愿者与矫正服刑人员的服务时间大多在一个小时以内。
2007年度荔湾区大学生志愿者总服务次数为54次,平均每位志愿者的服务不到2次»。
萝岗区司法局规定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时间为每季度2次,因此每位志愿者每年服务次数共8次。
由此可见,社区志愿者服务的时间是比较少的,难以保证矫正工作的质量。
(三)志愿者综合素质不够高目前在广州市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中,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在矫正工作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受到年龄、专业、经验等多方面的制约,大学生志愿者这支队伍大多无法满足复杂的矫正对象的需求。
主要表现在:志愿者对社区矫正工作认识肤浅,不了解社区矫正的相关工作以及矫正对象;服务过程中交流话题缺乏针对性,大多仅是对生活、学习的泛泛而谈;志愿者缺乏沟通交流技巧;志愿者之间缺乏分工与协作;社会志愿者例如部分律师责任心不够强,随便因为个人工作原因借故不参加矫正服务。
第19辑法治论坛¹º»黄嘉伟:/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的实践与完善建议0,载5法治论坛6第12辑,第32页。
/16名律师志愿者荔湾受聘,将参与社区矫正工作0,h ttp://www1gz net1co m/ne w s/guangz hou/qygz/200704/t20070413_1295471h t m,l最后访问于2009年5月8日。
黄嘉伟:/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的实践与完善建议0,载5法治论坛6第12辑,第32页。
社区矫正专题周九英广州市社区矫正工作模式探讨(四)志愿者管理制度不完善海珠区以及荔湾区目前关于志愿者的管理规定相对较完善。
海珠区制定了5海珠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方案6以及5海珠区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管理规定6,对志愿者的招募条件、培训内容、奖惩措施作出了较详细的规定。
荔湾区则制定了5荔湾区社区矫正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制度(试行)6明确了志愿者的矫正任务以及职责。
广州其他区社区矫正工作尚在筹备或者初期阶段,这些区目前大多仅关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培训,而忽视了对志愿者的同步管理,大多仅在该区社区矫正工作试点方案中提及建立矫正志愿者队伍,对于如何管理并没有作出详细规定。
志愿者管理不到位表现在:第一,缺乏志愿者管理规定的规章制度;第二,志愿者招募条件和办法不够明确;第三,对志愿者的培训不够规范。
四、完善广州市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的对策(一)拓宽志愿者对象招募范围开展社区矫正试点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¹面对该项复杂的工作,在当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当更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各种资源的力量,建设一支多元化的志愿者队伍。
各个区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社区优势,发掘和整合本区可供利用的社会力量为矫正工作服务,提高矫正的社会化程度。
5海珠区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管理规定6第4条规定: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主要由工作(居住)在社区内、热心于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团体人员、社区服务人员、专家学者、离退休干部、教师、高校学生、社区服刑人员的近亲属和原工作单位人员组成。
由该规定可见,志愿者范围应当多样化,为今后即将开展矫正工作的其他区提供了借鉴。
笔者认为发展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可从以下方面努力:第一,扩宽大学生志愿者对象的范围,不仅要包括法学、心理学、行政学等专业的学生,还要考虑吸纳社会学、教育学、犯罪学等各个专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