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鸡肾功能与疾病

鸡肾功能与疾病


传染性法氏囊炎病鸡
法氏囊炎病粪---白色下痢
囊肿大 肾花斑
法氏囊出血 脓性分泌物
腺肌胃交界处出血带形成
胸肌表现条状、点状出血

法氏囊炎---肾肿大花斑状 法氏囊肿胀坏死
鸡肾常见病变与病因9
四.包涵体肝炎---贫血综合征.腺病毒感染.肿肝.
脂变.肝灰白色坏死灶.被膜下出血点. 肾肿 色 淡 散发点状出血;肾小管内有尿酸盐沉积;输尿 管变粗等.
鸡肾功能与疾病
(肾肿与用药)
山东省农干院
谷 风 柱 整理
2007年 2月28日
鸡肾功能与疾病讲授提纲
第一节 鸡的肾脏解剖与生理 第二节 鸡肾常见病变与病因 第三节 鸡肾肿后的处理与用药
育雏蛋鸡
生长肉仔鸡
技术人员在解剖病死鸡
第一节 鸡的肾脏解剖与生理1
泌尿系统的功能与全身状况密切相关; 与渗透压密切相关; 与心肺功能密切相关; 与内分泌密切相关; 与神经机能密切相关; 与全身各脏器密切相关; 与血流量密切相关; 临床检查时不宜截然分开.治疗更要切合实际
二.输尿管 输尿管始于肾前叶几支较宽的集合管,从 中叶起沿肾的腹侧面近内侧缘处向后行, 最后开口于泄殖腔,开口处在泄殖道的背 侧部的两侧。 输尿管的管壁较薄,常因管内含有尿酸盐 结晶而呈白色。 鸡无肾盂和膀胱。
鸡肾解剖与生理4
肾脏分为皮质和髓质,泌尿部位都在髓质内, 叫做“肾单位” 1.哺乳动物的尿液泌过途径: 肾单位→肾集合管→乳头管→肾小盏→二 个肾小盏→肾盂→肾窦→输尿管→膀胱 2.鸡无肾盂.肾窦和膀胱,输尿管直通泄殖腔 (泄殖腔分为三部:粪道 泄殖道 肛道)
肾解剖与生理2
一.肾脏
1.鸡的肾脏比例较大,长约7cm, 最大宽度约
2cm,位于脊椎两侧,在腰荐骨和髂骨内面的深 窝里,分为前.中.后三叶 2.肾颜色为暗褐色,幼雏为淡红色; 肾脏质软而脆; 3.每一肾叶部分的表面都铺满了约1-2mm直径 的小圆形突起,它们是到达肾表面的肾小叶。
鸡的肾脏解剖与生理3
肾型传支可引起肾脏肿胀呈苍白色. 肾小管充 满尿酸盐结晶.外形呈白色网状 俗称“花斑 肾” ;输尿管扩张 充满白色的尿酸盐;严重的 病例在心包和腹腔脏器表面均可见白色的尿酸 盐沉着;肠黏膜呈卡他性炎变化.全身皮肤和肌 肉发绀.肌肉失水. 组织学检查:肾小管扩张.内含尿酸盐结晶;上 皮细胞变性坏死 间质内有多量淋巴细胞.浆细 胞和巨嗜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到纤维组织增生.


肾肿与用药2
解肾肿的实质是消除肾间质的肿胀和消除肾 小管的堵塞 单纯因肾间质肿胀造成肾小管的挤压闭缩而 使氮素排泄障碍的,应先解肾肿 后再利尿;如 果不解肾肿而单纯使用利尿剂,此时因肾小 管不通可造成腹泻. 尿酸盐形成时肾间质 肾小管 输尿管均沉积 堵塞,此时应溶解肾结石,酸化尿液,保护肾功 能为主,同时配合多饮水.
肾肿与用药3---磺胺药的应用
磺胺类药种类较多,用药量相差很大, 从 0.025%--1.5%不等, 如:磺胺喹恶啉的混 饲浓度为 0.025%---0.05%,而磺胺咪的混 饲浓度为1%-1.5%.如用药不慎.一概而论. 盲目加量等则会发生中毒,应严格按说明添加. 1.一般用药5-7天---时间过长会造成死亡. 有实验证明:19周龄鸡群连喂0.05%磺胺喹 恶啉的饲料4周,尽管浓度正常但超时,其死亡率 达11%
肾传支---肾肿 肾出血
肾型传支---肾肿 苍白 摈榔状斑纹
肾型传支---肾脏 输尿管肿胀
肾型传支---尿酸盐沉积
肾传支--剪开输尿管 流出尿酸盐
鸡肾常见病变与病因8
三.传染性法氏囊炎
1.流行情况-- 2.临床症状-- 3.发生与发展---早期囊充血.水肿, 2-3天后囊为正 常的2-3倍,出血.黏液脓性分泌物.坏死, 感染5天后 囊开始缩小, 到第8天仅为原重量的1/3,久之囊内有 干酪样物 囊壁变薄. 4.剖检变化---肌肉出血.囊.肾脏.输尿管.肝脏.腺肌 胃交界处出血.扁桃体等 5.诊断与防治
肾传支常见症状5
第三阶段: 受感鸡群突然发病,并于 2-3天内逐渐加剧. 挤堆 厌食 排白 色粪便 粪便中几乎全是尿酸盐;减重 胸肌发暗 腿胫部干瘪 肛周羽毛沾满 水样白色粪便;死亡率约30% 死亡 高峰见于感染后的第10天至感染后 第21天可停止死亡;部分不死鸡逐渐 康复但增重缓慢
肾型传支的病理变化6
---主要为蛋白质代谢障碍.豆饼鱼粉肉骨粉动
痛风症---肾脏尿酸盐沉积
第三节 鸡肾肿后的处理与用药1
肾肿 肾出血 肾花斑 尿酸盐沉积发生后首先应 查明其原因,然后根据病因正确实施用药和治疗. 如肾肿是因病毒病而引起,应采用抗毒消炎解肾 肿的治疗原则 如肾肿是因细菌病而引起,应采用抗菌消炎解肾 肿的治疗原则 如肾肿是因饲料问题而引起,应立即停喂该饲料, 并对症治疗,保肝解毒解肾肿 如肾肿是因药物中毒而引起,应立即停药并对因 对症实施治疗,保肝解毒解肾肿
第二节 鸡肾常见病变与病因1
鸡肾脏病变多为出血 苍白 肿胀 肿瘤 花斑肾 尿酸盐沉积 和输尿管病变等. 临床多见于:
(1)病毒病---马立克.白血症.肾型传支.传染性法氏 囊炎.包涵体肝炎等 (2)败血型葡萄球菌. 念珠菌病. 波氏杆菌病. 滑液囊 霉形体病.疏螺旋体病.住白细胞虫病等 (3)中毒病---磺胺药中毒.小苏打中毒.喹乙醇中毒. 痢特灵中毒以及赭曲霉毒素中毒等 (4)代谢病---VA缺乏.硒缺乏.痛风症等。
哺乳动物的肾脏
鸡的正常肾脏
鸡肾解剖与生理5--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单位 (nephron) 是肾脏结构的最基本单 位,也是泌尿的最基本单位。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肾小管两部分(而肾小 管又包括近曲小管.髓襻.远曲小管三部分) 因此肾单位包括:肾小体.近曲小管.髓攀.远 曲小管等 肾单位与肾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机能。
作为鸡的促壮剂和夏季蛋壳的生成是常用的 中毒症状为饮水增加.腹泻.脱水.减重和腹水形成; 常见病变为内脏痛风.用2.49%的溶液给1周龄鸡 饮用可引发中毒并在第5天开始死亡;给2周龄鸡饮 0.6%的小苏打可中毒但无死亡;表明雏鸡敏感. 常用饮水浓度为2/万,拌料浓度为4/万,若超过1/ 千则有可能对机体产生危害. 一旦发生中毒现象立即给以充足饮水并在水中加入 1/千的食醋直至症状消失
十三.代谢病
1.维A缺乏症
进粘蛋白的合成.而粘蛋白是细胞间质的主要 成分,有粘合和保护细胞的作用,能维持一切 上皮组织的完整性.缺则上皮增生角化.因肾 小管上皮变性,滤过功能降低,致尿酸炎沉积 而排灰渣样便. 肾肝心脾均尿酸盐沉积
---维A能促进上皮细胞合成粘多糖,从而促
鸡肾病变与病因14
2.鸡痛风症
鸡肾常见病变与病因2
一.马立克氏病及淋巴白血病---肿瘤形成
1.马立克的分型--2.马立克的发生--3.白血病的分类--4.白血病的发生--5.临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防治措施---
马立克---肾肿大 浑浊 苍白退色
白血病---肾肿大 散在肿瘤白班
鸡肾常见病变与病因3
二.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炎肾病综合症
肾型传支的病变与治疗7
另:腺胃型传支—20-80天易感 腺胃高度肿胀 轻 微呼吸道症状 30%肾脏肿胀 尿酸盐沉积 预防措施: 注射油苗 饮速亿康 通风换气 保持良 好饲养环境(氨味大时可能腹泻) 常饮清洁水加盐糖 或多维糖 或电解 多维水 治疗措施: 可先用多维肾舒饮水.同时或稍后应用 速亿健(此时严禁大剂量 联合用药)
利尿方法: 抑制肾素、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这些都能 促进NaCl和水的排出,尿量增加。(提高血钠并排 钠.降低颅内压.确保饮水量)
鸡肾泌尿生理8—尿液形成
鸡的尿液是以尿酸盐的形式来排泄氮素, 含水量较少。由于鸡的肾小体不发达, 滤过面较小,尿氮素的生成量较少,排 出的尿在泄殖腔与粪便相混为青白相间 的粪便,同时还要进行水分的再吸收。 氮素的代谢障碍即蛋白质的代谢障碍时 会产生尿酸盐沉淀,是一种代谢病,称 为痛风症。
鸡肾常见病变与病因11
十二.中毒病
1.磺胺药中毒---肾肿大.花斑色.输尿管粗 大.尿酸盐沉积 磺胺类.氨基糖甙类.感冒通等在体内通过 肾脏排泄并对肾脏有潜在的损害中毒作用, 应用时间长 量过大则损伤肾. 尤其磺胺在碱性条件下溶解度大而在酸性 条件下易结晶晰出,造成尿酸盐沉积,影响 肾及输尿管的功能,造成排泄障碍.
五.住白细胞虫病---肾出血点及其他病变 六.雏鸡波氏杆菌---肾有出血点;皮下胶冻 样浸润.胃肠出血坏死 七.滑液囊霉形体病---肾肿大苍白;肝肿浅 绿色;脾肿;滑膜及腱炎;
鸡肾常见病变与病因10
八.成鸡慢性副伤寒---肾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九.葡萄球菌---分急性败血型.脐炎型.关节炎 型.眼型.其中败血型有输尿管尿酸盐沉积 十.鸡白喉---念珠菌病 多数病例肾苍白肿大 十一.鸡疏螺旋体病---肾肿大呈棕黄色; 肠 炎.肝脾肿大出血坏死

鸡肾泌尿生理9—尿液形成
饮水和氮素的排泄关系
已计算出一只成年鸡排尿酸需要200ml水才能排 1g氮素。 鸡胚要在一个不能与外界进行水分交换的密封的蛋 中发育,胚胎发育过程中所产生的氮素废物贮藏于 尿囊,尿酸及其盐类比尿素难溶于水,尿酸盐以结 晶的无水盐保存于尿囊中,而起运输作用的水得以 重新吸收,由于其溶解度低,尿酸盐对鸡胚不产生 毒害。这是系统进化的结果。
肾肿与用药4---磺胺药的应用
2.片剂应粉碎并拌匀;应同时服用小苏打 以碱化尿液防结晶尿和血尿发生,剂量 为磺胺的1-2倍; 3.用药期间可充足饮水和增加维生素的 含量; 4.发生中毒时应立即停药多饮水.或12%小苏打饮水.或加Vc葡萄糖等.中药 车前子熬水饮用利尿效果好.
肾肿与用药5---小苏打的应用
物内脏含核蛋白和嘌呤碱较高.核蛋白是动植物 细胞核的主要成分,是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的一 种结合蛋白.核蛋白水解时产生蛋白质及核酸, 而核酸--进一步分解形成单核苷酸—腺嘌呤核 苷—次黄嘌呤核苷—次黄嘌呤—黄嘌呤—尿酸 盐形式排出. ---如核蛋白和嘌呤碱类饲料过多或肾功能障碍, 则尿酸盐在各脏器和腹膜大面积沉积.晰出. 血循循环旺盛处沉积明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