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
档案馆馆长评先进材料
档案馆馆长评先进材料
他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县政府农业办公室工作,
1998年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XX年,39岁的他担任县档案馆馆长,从领导秘书到
档案馆馆长,从服务领导的核心机关到被外界普遍认为是无权无势的清水衙门,他
无怨无悔、刻苦钻研,用十一年的时间演绎了一名机关干部到专家型领导的华丽转
身,他就是河北省抚宁县档案馆馆长李利锋。
清贫单位不清闲
刚到档案馆工作时,有人对他说你年纪轻轻就到档案馆这样的养老单位工作,
啥时候才能养到老啊?也有人说你在档案馆能干出啥成绩来啊,赶紧找领导换个地
方吧!面对别人的劝说,李利锋只是淡淡的一笑,他觉得既然组织把自己安排到档
案馆馆长这个岗位,就不能辜负组织的希望和重托,并暗下决心要干出点名堂来。
可是要真正干好档案工作似乎并不容易,一些单位对档案工作认识不够,有的甚至
不配合。上任前两个月,李利锋亲自带领机关同志先后深入20余个单位走访调查、
接收档案,当年共接收档案9.3万卷,比1961年建馆以来总和还多。
随着工作的逐渐深入,李利锋发现有很多档案史料散落在民间,存在于荒山
野岭。为了把这些散落的档案收集起来,他带领机关同志,翻山越岭,实地考察,
拓印碑文,拍摄照片,采集口述档案,查找历史线索。有时为了征集一份史料,他
常常三番五次地到一些群众家中拜访,苦口婆心地做工作。通过征集民间史料,走
访当事人后代,李利锋编写出《明兵部尚书翟鹏史料汇编》、《清咸丰十年武状元马
鸿图家史》、《桃园经验始末》等。
尊重史实不唯书
抚宁县历史上有很多未解之谜,史料记载与民间传说大相径庭,为了弄清历
史真相,李利锋起早贪晚,翻阅档案,查找资料,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十点钟才回
家,先后破解天马山玄真观始建年代之谜、马家峪战斗之谜等抚宁县历史上的重要
谜团。在众多破解的谜团中,有一个让李利锋记忆尤为深刻也倍感自豪。有一次,
一位朋友向他了解清末周各庄血案情况,但是当时他也不了解具体案情,只知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