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满族文化馆区位: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展示形式:展览馆(家具馆、生活用品馆、服饰馆、兵器馆、清玉玺馆和清性文化馆等)、文化街区(纪念品、饮食区等)展示内容:历代皇帝简述,兵器,满族服饰,等历史分析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 2 0 0 0 多年前的肃慎人。
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辽、宋、元、明几个朝代则称“女真”。
1115年,由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国。
1583年,建州努尔哈赤叛乱,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并妄称金代后裔,建立了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
1635年10月13日,皇太极自称皇帝,改国号清,改族名为满洲。
1644年,清军入侵中国,逐步领有中国全境。
中华民国成立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满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猎、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
满族喜爱的娱乐活动还有跳马、跳骆驼及滑冰等。
18世纪中期,“八旗子弟”创作了一种新的鼓词,配合鼓板、三弦演唱,名为“清音子弟书”。
满语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
满文是16世纪末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的。
后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加“点”,称之为“有圈点的满文”或“新满文”;以前的被称为“无圈点的老满文”。
由于清代以来大量满族迁入中原地区和大量汉族移居山海关外,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交往密切,满族人民逐渐习用汉语文。
现在,只有黑龙江市爱珲镇和富裕县,还有少数老年人会说满语,其他地方绝大多数满族人民已通用汉语文。
宗教早期满族人信奉萨满教,后在努尔哈赤时期,为了拉拢蒙古势力,不少人改信仰佛教,顺治皇帝是虔诚的佛教徒,民间甚至有他舍位出家的传言。
雍正皇帝则对佛教亦深有研究,尤其是金刚经一书。
虽然萨满教依然存在,但今日大多数的满族人也无明确宗教倾向,部分人则信奉佛教(包括喇嘛教,即藏传佛教),基督教。
滿族名人古代清朝皇帝皇太極:清建立者,廟號清太宗。
愛新覺羅·福臨:清世祖順治皇帝。
愛新覺羅·玄燁:清聖祖康熙皇帝。
愛新覺羅·胤禛:清世宗雍正皇帝。
愛新覺羅·弘曆:清高宗乾隆皇帝。
愛新覺羅·顒琰:清仁宗嘉慶皇帝。
愛新覺羅·旻寧:清宣宗道光皇帝。
愛新覺羅·奕詝:清文宗咸豐皇帝。
愛新覺羅·載淳:清穆宗同治皇帝。
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
皇太后葉赫那拉杏貞:慈禧太后,咸豐帝妃,同治生母,光緒養母。
1861年至1908年間清朝實際統治者。
现代老舍、王朔、郎朗、佟大為、那英、胡軍、馬景濤、吳京服饰旗袍是满族的典型服饰也是现代流行服装之一。
旗袍是从满族古老的服装演变而来的。
旗袍,满语称“衣介”。
由于旗袍非常适合中国妇女的体形和贤淑的个性、民族的气质,后来这一源于满族的传统服装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苛葩,受到国内外妇女的青睐和赞赏。
旗头发冠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冠。
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
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
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
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
马蹄底鞋满族妇女的“旗鞋” 极富特色。
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史称“高底鞋”,或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
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
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
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
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
“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
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
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
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
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
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
现在都已不穿了。
民居满族的住房,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
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
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满族将西墙作为供奉祖先的神圣部位,不准在此挂衣物,张贴年画;西炕俗称“佛爷炕”,供有“祖宗板子”。
忌讳人们尤其是女人随便坐卧。
通常客人也不得在西炕休息,更不许将狗皮帽子或鞭子放在这里。
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不许从锅灶、火塘的三脚架上越过,不能用脚蹬踏或者随便坐在锅灶上或火塘边;不准在锅灶口或塘上烤脚、袜子、鞋靴;禁止将吃剩下的食物、骨头、鱼刺等扔进锅灶或火塘里。
日常食俗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
主食多是小米和高粱米、粳米、干饭,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粱米豆干饭。
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
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满族还有吃水饭的习惯,即在做好高粱米饭或玉米(米+查)子饭后用清水过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时捞出,盛入碗内,清凉可口。
这种吃法多在夏季。
饽饽是用黏高粱、黏玉米、黄米等磨成面制作的,有豆面饽饽、搓条饽饽、苏叶饽饽、菠萝叶饽饽、牛舌饽饽、年糕饽饽、水煮饽饽(汉语的饺子)等。
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
满族点心萨其玛也成为全国著名糕点。
较著名的还有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北京小吃墩饽饽,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饽饽,湖北荆州小吃猪油饽饽等。
民族食品①白肉血肠。
②火锅(满族传统风味菜肴)③酸汤子9辽宁岫岩满族的典型食品)④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
最早是清朝皇帝到东陵祭祀祖宗时做供品用的,因此也称为“祭饽饽”。
做供品时有果馅厚酥饽饽、鱼儿饽饽、匙子饽饽、菊花饽饽、糊面饽饽、炸高丽饽饽、江米糕、黄米糕、七星饼、鸡蛋糕、枸奶子糕、山葡萄糕、山梨面糕等几十种。
传入民间制成糕点后,大体上分为大小两种饽饽。
大饽饽每斤八块,俗称清东陵大八件;小饽饽每斤十六块,俗称清东陵小八件。
大小饽饽品种主要有太师饼,松饼,玫瑰饼,龙凤饼,山楂桃。
还有无馅的七星点子、八裂饼、核桃酥、到口酥等)传统节日春节:与汉族基本相同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
1635年夏历十月十三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 。
上元节:俗称“元宵节”。
同汉族一样。
走百病:一般在正月十六日。
当晚,妇女们走沙滚冰。
二月二: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
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
清明节:在坟上插“佛朵”。
根据满族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为表明后继有人,要在坟上插柳。
端午节:满族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其风俗与汉族相同。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
中秋节:供月腊八节: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
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
族源考青龙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东麓古长城北侧,隶属于秦皇岛市。
1987年5月10 日实行民族自治,建立青龙满族自治县,满族人口占65%。
全县总面积3510平方公里,总人口50.3万人,辖25个乡镇,396个行政村。
县域经济以矿产资源、林果资源、畜牧业资源、旅游资源、山野资源为主。
青龙满族自治县境内主要有两个旗:正蓝旗和正白旗。
正蓝旗多数为庄头家人及家丁。
主要为庄主经营庄田而来,分布在县东一带。
正白旗属于内务府鹰户、鹰手,主要是为皇宫内狩猎和跑马占圈来此定居的,居住在县城附近及县西一带。
少数还有镶黄旗、正黄旗等。
来的原由还有逃荒的、避难的及奖励功臣的等等。
相邻的县级政区有,北与凌源、建昌交界,西和宽城、迁西连接,南与迁安、卢龙相邻,东与绥中和秦皇岛市区直接相连。
县治所在地为青龙镇。
有青龙河、起河、沙河、星干河、都源河,其中青龙河由北至南纵贯全县,汇入滦河。
属暖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年均温8.9℃,年降水量741毫米。
矿产有金、铁、煤、石灰、大理石等,金产量居全国前列。
京建(昌)、秦青(龙)、平(泉)青(龙)大(青河)、青(龙)抚(宁)昌(黎)4条公路纵横通达。
现已开工建设的承德至秦皇岛的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风景区有祖山老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海拔1424米,以峰险石奇、花香草异、云海瀑布、原始森林等独特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一年四季景色皆宜。
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庆红、王兆国、曾培炎、王忠禹、田纪云、钱其琛、周铁农、朱光亚、著名诗人臧克家、作家峻青等曾盛临祖山并题词。
钱其琛副总理题词"祖山老岭,山清水秀,石奇林密,气清云飞",诗人峻青赞叹"劝君休夸五岳游,不登此山是虚生"它与山海关、北戴河构成秦皇岛“山—海—关”旅游金三角,)、都山(海拔1846米,犹如一座摩天屏风,高耸在青龙西北部。
清代曾有"都山高寒耸秀,俯视群峰,为群之镇。
山上多林木,山顶有白沙似雪,或云雪积其巅,迄夏不消,望如堆玉"和"祁连绝处总燕支,到此回看北斗低。
六月山头犹载雪,罡风吹落蓟门西"等记载。
)、青松岭度假村(1995年在此地建成青松岭旅游度假村,占地30平方公里。
村内设有宾馆服务区,休闲木屋区、野营帐篷区;野餐烧烤区、野生动物观赏园、经济作物园、射箭狩猎场、休闲垂钓区等多功能区。
1998年,被誉为“北国第一村”。
)。
名胜有清康熙皇帝命名为“都山积雪”、“影壁横峰”、“五指挺秀”、“大相飞泉”等口外八景。
古迹有辽代墓群和明长城。
青龙湖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凉水河银花金洞(石灰岩溶洞,洞中有洞处处藏情,黄金灿灿,别有动天,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石笋等十分丰富。
2002年7月开始开发建设,添补了我国北方地区缺少溶洞旅游项目的空白)。
冷口温泉(常年水温41滠适度,副含20多种矿物治,是保健理疗胜地)西北方向有海拔1858米的燕山山脉第二大高峰——都山,它犹如一座摩天屏风,耸立在县城西北部。
山上植被茂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山顶有白沙似雪,古称“都山积雪”,属清代“口外八景”之一。
河北青龙皇家狩猎场,规划占地107平方公里;龙潭大峡谷蜿蜒曲折百余里;古长城东南西环绕青龙;花厂峪抗日根据地可歌可泣的故事感人至深,有"铜墙铁壁花厂峪,固若金汤靴脚沟"之美称。
肖营子镇温丈子西沟有清代“口外八景”之一的“大象飞泉”。
此泉不仅夏景壮观,冬季更加迷人,游人至此无不拍手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