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干燥机对比报告分析

干燥机对比报告分析

干燥机对比报告 一、干燥方式比较 目前国内干燥方式主要包括直接干燥和间接干燥,直接干燥包括烟气回转干燥、流化床干燥、带式干燥、SZ 振动混流干燥等,间接干燥包括蒸汽管回转干燥和管式蒸汽干燥等,根据本项目的特点,仅对采用蒸汽作为热源的蒸汽管回转干燥和管式蒸汽干燥的两种技术进行比较。 1.蒸汽管回转干燥技术 蒸汽管回转干燥技术是将若干根蒸汽管置入回转干燥机中取代烟气热源,利用蒸汽管进行间接传热干燥,与管式干燥机不同的是:蒸汽回转干燥蒸汽走管内煤走管外,管式干燥机是蒸汽走管外煤走管内。 蒸汽管回转干燥机由筒体(包括壳体、蒸汽管、蒸汽分配器及锤击器)、进出料螺旋(也可根据物料特点选择溜槽式进料)、进出料端密封、蒸汽分配系统、传动系统 (包括电机、减速机、齿轮、托轮及滚圈)及润滑系统组成。 蒸汽管回转干燥技术的特点如下: (1)机组处理能力大。 (2)机组密闭性好,可用于含己烷、甲醇、醋酸等有机挥发份物料的干燥。 (3)机组操作弹性大,干燥热源可以是蒸汽。褐煤、长烟煤和焦煤均能干燥,煤干燥粒径范围宽。 (4)运行稳定,可实现7200h的连续运转,可靠性高,维护费用少。 2.管式蒸汽干燥机技术 这种干燥机采用间接干燥原理, 煤在管内按要求的速度流动, 蒸汽通过管壁传热, 褐煤吸热达到干燥的目的。 管式干燥机主要由传动轴、端板管板、干燥管、驱动装置、控制装置等组成。 将碎煤(粒度≤6.3mm)均匀分布到旋转的滚筒内部的众多干燥管(Φ108mm)中。干燥管内设螺旋状叶片,煤通过重力和螺旋叶片导流作用在干燥管内运动。在滚筒内部干燥管周围通入0.5Pa(G) 165℃的过热蒸汽,通过间接热交换使干燥管内的原煤升温表面吸附水分受热蒸发,从而达到降低水分的目的。 蒸汽管干燥技术的特点如下: (1)设备结构简单,采用众多干燥管对煤进行分散,强化了干燥效果,大大的增加了干燥机的有效干燥面积。 (2)设备控制系统简单。主要通过检测干燥机出口的煤的水分,来确定干燥机进口原煤的给料量。进口原煤的给料量主要通过调整干燥机的旋转速度,以及调整进干燥机双轴给料机的进口开度来调整给料量。 (3)系统简单,控制方便、简单。 二、两种干燥机的综合对比:

1. 基本设计参数及系统配置 (方案比较范围为:自原煤进干燥机进口给料机起至干燥机出口干煤出料机止,) 蒸汽管回转干燥机 (煤走壳程) 蒸汽管式干燥机 (煤走管程)

干燥设备数量 (台套)

2套,正常2套全部运行。干燥机蒸发量按干燥机入口原料煤水分35%(wt),干后原料煤水分≤12%(wt)。 4套,正常3套运行一套备机。干燥机蒸发量按干燥机入口原料煤水分35%(wt),干后原料煤水分≤12%(wt)。

配套设备种类 此方案是闭路循环,为回收煤中蒸发水分设有凝结水回收装置,氮气耗量小。

没有凝结水回收装置,不凝气体直接对大气排放,氮气消耗量大,设有冷凝液回收装置。

干燥机进料粒度 75-80%10mm,最大颗粒不超过30mm ≤6mm 干燥介质 饱和蒸汽≥0.4MPa 过热蒸汽≥0.4MPa 干燥水分范围 35%±2%→12%±1% 最大水分按38%设计 35%±2%→12%±1%

单台能力 原煤t/h 120 45 干煤t/h 88.64 34.65

干燥总出水量t/h 39.2 39.2 2.设备结构、技术特点的比较 蒸汽管回转干燥机 蒸汽管式干燥机

干燥技术 对比项目

干燥技术 对比项目 安全性 1.干燥机压力控制。 2.惰性气体保护系统。 3.蒸气保护系统。 4.水喷淋系统。 5.可实现无氧操作。 6。控制露点,控制氧含量、惰性气体保护、CO在线分析仪、安全补氮。安全性高。 1.干燥机无法实现密闭无氧操作,但是用露点控制废气系统的氧含量不超标,惰性化使整个干燥过程安全、可靠。 2.设有CO在线分析仪,超标时,向系统补充氮气。 3.惰性气体保护系统。安全性一般。

干燥机设备尺寸 φ3800×28000 φ5000×8000 设备特点 设备能力及尺寸大,设备台数少。 设备尺寸及能力较小,需多台设备成系列布置。

堵煤及粘结 有原煤会粘结在换热管上, 碎煤中混有铁件等其他杂质则偶有堵煤现象发生可采用锤击防粘结及热处理技术来处理, 如碎煤中混有铁件等其他杂质则偶有堵煤现象发生,需要人工处理

装置布置及占地面积 可布置在室外, 占地面积 74x25=1850 m2 室内布置, 占地面积 30X60=1800m2

防爆等级 室外为非防爆区,电器元件防护等级为IP65,煤粉也有泄漏的可能

为粉尘防爆区,电器元件防护等级为IP65,防爆区域为22区(设备造价较IP65增加10%)

3.业绩比较

序号 蒸汽管回转干燥机 蒸汽管式干燥机 1 使用厂家: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褐煤气化装置 干燥物料:褐煤 规格:φ3800×28000 数量:2台 干燥水分范围:35%-12% 处理量:75t/h,最大100t/h 时间:2009年(2012年3月开车) 大唐国际大唐多伦年产46万吨煤基烯烃项目 干燥物料:褐煤 规格:φ5000×8000 数量:15台 干燥水分范围:29.4%-12% 处理量:55t/h 时间:2009年11月装置开车

2 使用厂家:国华南苏发电有限公 司(电厂、印度尼西亚) 干燥物料:褐煤 规格:φ4200×30000 数量:2台 干燥水分范围:62%-45% 处理量:95t/h 时间:2010年 3 使用厂家:宝山钢铁股份公司 干燥物料:焦煤 规格:φ4200×21000 数量:1台 干燥水分范围:11%-6.5% 处理量:350t/h 时间:2008年投用

4 使用厂家:山西太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干燥物料:焦煤 规格:φ4200×28000 数量:1台 干燥水分范围:11%-6.5% 处理量:450t/h 时间:2009年投用 5. 使用厂家:四川攀枝花钢铁股份公司 干燥物料:焦煤 规格:φ4200×21000 数量:1台 干燥水分范围:11%-6.5% 处理量:350t/h 时间:2009年投用 6 使用厂家:宝山钢铁股份公司 干燥物料:焦煤 规格:φ4200×21000 数量:1台 干燥水分范围:11%-6.5% 处理量:350t/h 时间:2012年投用 7 使用厂家:山西太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干燥物料:焦煤 规格:φ4200×21000 数量:1台 干燥水分范围:11%-6.5% 处理量:350t/h 时间:正在加工制造 4.投资估算 对比 项目 蒸汽管回转干燥机 蒸汽管式干燥机

资估干燥系统设备 5260.00万元 2100.00万元

输煤(输煤皮带、进煤仓及进料控制、干燥后煤输送设备)

800.00万元 6900.00万元

电气及 控制含仪表阀门 580.00万元 940.00万元

土建 750.00万元 2240.00万元 安装 480.00万元 1248.00万元 合计 7870.00万元 11628.00万元 5.总结

蒸汽管回转干燥机 蒸汽管式干燥机 业绩 1.煤干燥业绩较多,有同类似项目业绩,而且用于电厂及炼钢厂煤干燥的业绩运行时间已超过三年,并得到用户认可,宝钢、太钢均与其签订了 第二套煤干燥合同。 2.天华院是国家干燥技术和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煤干燥领域已形成诸多技术,密闭氮气循环干燥技术是其在化工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如将这些成熟技术在本项目中集成,可形成能够洁净回收水的密闭循环的煤干燥创新技术。 大唐国际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蒸汽管式褐煤干燥技术目前只有内蒙古大唐多伦煤化工一家业绩。

设备布置及占地面积

干燥机室外布置,处于非防爆区,室内为粉尘防爆区 占地面积74x25=1850 m2 干燥机室内布置,为粉尘防

爆区,占地面积30X60=1800m2

建设总投资 ~7870.00万元 ~11628.00万元 三、预干燥技术运行费用比较表 1.预干燥成本比较 干燥方案综合比较表 1 基本条件 1.1 输送物料: 褐煤 1.2 年处理量: 108 108 108 万吨

1.3 工厂年操作时间 7200 7200 7200 小时 1.4 小时处理量 150 150 150 t/h 1.5 每度工业电费 0.54 0.54 0.54 元/度

1.6 每吨原料煤成本 120 120 120 元/吨 1.7 每吨蒸汽成本 80 80 80 元/吨 1.8 每立方氮气成本 0.2 0.2 0.2 元/标方 1.9 水单价 3 3 3 元/吨 1.1 人员年成本 60000 60000 60000 元/人

2 干燥方式 管式干燥 蒸汽回转干燥(水不回收) 蒸汽回转干燥(水回收) 2.1 主产品 干燥后成品煤的量 110.08 110.08 110.08 t/h

2.2 副产品 回收水 0.00 0.00 35.6 t/h 2.3 消耗 电耗 12240000.00 10080000.00 13320000.00 度/年 蒸汽消耗 65.00 60.00 60.00 t/h 氮气消耗 12000.00 4000.00 1000.00 Nm3/h

2.4 定员 12. 12 12 人(四班三倒) 2.5 回收水销售费 0.00 0.00 -76.896 万/年 工人工资及附加 72.00 72.00 72.00 万/年

折旧费(平均按10年) 1000.00 900.00 1100.00 万/年

维修费 300.00 270.00 330.00 万/年 其他费 100.00 90.00 110.00 万/年 2.6 年生产成本 5050.76 3141.072 3461.284 万/年

2.7 单位成品煤生产成本 46.77 29.084 32.05 元/吨

相关主题